杏仁在胃病中的应用
作者:孙锡高 编辑:李邦源 杏仁在胃病中的应用 杏仁众所周知可以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但在胃病临床上应用,尚不被人重视。现代中医名家章次公氏,对杏仁甚有独到见地。《章次公医案》中胃病案计83例,用杏仁者38例,占45.8%。血证有胃出血案4例,其中2例用之。章氏广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出血、慢性胃炎、胃神经痛、胃痉挛痛等。不论证属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湿、饮食积滞,只要病机相宜,配伍得当,用之其效皆验。 他认为:用杏仁“一以其能降胃气之逆;二以其油滑之性,能保护胃肠粘膜,弛缓痉挛,润肠通便”。“杏仁用量大,有润胃肠、消食、开滞气之功,能疏利开通,破壅降逆而缓胃痛”。章氏对杏仁的用量亦特殊,用量常在方中居群药之首,习以20—30g,甚则剂量更大。他认为:“服药后,若头晕如酩酊状者,多药物所致,即古籍所谓“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又“有头晕如酩酊状者,以不超过30g为是”。此皆临证真知灼见,经验之论。 笔者受其启迪,在临床实践中亦广而用之。现就杏仁在胃病临床上的应用体会摭拾一二,以飨同道。 一、孙某,男,25岁。年5月2日诊。 素有胃溃疡病史,数天前劳累过度,遂胃病发作,继则呕吐黑水,夹胃内容物。胃院胀痛,暖气泛酸,不甚拒按,大便潜血阳性,舌苔薄白,脉濡缓,拟方黄土汤加减: 伏龙肝60g(先煎代水),地榆、生地、黄芩各15g,旋覆花10g(包),锻瓦楞30g,三七粉3g(另吞)。 2剂药后,呕吐已止,但胃痛如故,原方加杏仁泥30g,以增润降护膜镇痛之功。 3剂药后,胃痛渐止。大便潜血仍阳性。前方已效,随证化裁,调治半月,潜血转阴,遂出院调养,计用杏仁g之多,嘱其平素注意护理,随访数年未发。 二、张某,女,35岁,年10月5日诊。 胃脘疼痛已五年余,时作时休痛无定时。经钡餐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近来受寒、胃痛又作,胸院痞满,痛不拒按,得暖较舒,时或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大便数日未行。舌苔白腻,脉濡。证属寒湿气滞中阻为患,治以温通中州。 拟方:高良姜、制香附、苍术、川朴、陈皮各10g,杏仁泥30g,炙甘草5g。 3剂药后,胃痛缓解,大便滑利,胸院痞阻渐瘥,以汤改丸徐图。高良姜、制香附、苍白术、积壳、九香虫、蒲公英根各g,杏仁g,以蜜为丸。调治数月,随访至今未发。 三、王某,男,31岁,年3月8日诊。 近数月来,胃院疼痛时作。平素性情暴躁,常致胃痛不已。经钡餐查无异常,迭进诸药,只缓一时之痛,受刺激后,旋复如故,昨天酒后,胃痛大作,痛引两胁,口干苦;大便难,舌红苔薄,脉弦,证属肝木克土,肝火灼胃。 拟方:白芍,杏仁各30g,旋覆花、郁金、甘草各10g,玄胡索、川楝子各12g,葛花15g。 1剂药尽,胃痛顿挫,再进2剂,痛止,后以丹栀逍遥散加杏仁调治半月。嘱其精神、饮食、生活注意调理,随访年余未作。 体会 杏仁是肺经的主药,不复赘述。现就胃病方面的药用体会讨论如下。杏仁苦辛微甘,性温,有小毒,(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油脂丰富。《本草纲目》“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胃主降,以和降为顺,杏仁能降胃气之逆。胃喜润恶燥,本品温润多脂,能保护胃肠粘膜,为章氏护膜法首选药之一。湿蕴中州,杏仁能助辛开苦降,三仁汤类即用之。饮食积滞,本品又具有消食导滞,疏利开通之作用。肺胃同病,杏仁可以宣肺通利,化痰畅中。治胃寒者,用温热燥药,杏仁油润可以柔之。制胃酸者用收酸之品,虑其涩肠之虞,其又可以润滑通肠。胃阴伤者,粘膜受损者,用其护之。又痢疾之患用之,可以疏利开达,破壅泄毒,润肠护膜。尤宜于痢之积滞而里急后重者。惟杏仁苦降油滑。凡中气虚陷,大便溏泄,无积滞者忌之。倘若过量中毒,张锡纯经验:“中杏仁毒者,用杏树根皮煎汤饮之立解。” 关于杏仁现代药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杏仁在胃病临床上的作用,确居一席之地。为医者不可不知,知肺者,而不知胃,弃良药于一端。惜哉! 摘自《北京中医杂志年第4期》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有道胃癌前期病变患者的日常护理及
- 下一篇文章: 张国荣生前最爱,真正的归园田居,看这家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