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中研附院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式开启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诸多反复发作的疾病,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可治疗腹痛腹泻、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免疫力低下等,并可预防感冒。 “三伏贴”适用病症一年中易反复发作和冬季加重的一些疾病,均可通过“三伏贴”疗法来调理、预防。 (一)肺系疾病: 1、过敏性鼻炎:以鼻子痒、眼睛痒(也可表现为耳、咽、上颚痒),鼻塞,阵发性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或稀薄粘液样鼻涕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暂时性嗅觉减退;合并鼻窦炎时还可有头晕、头痛等表现。 2、慢性咽炎:常以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声音嘶哑、晨起刷牙时有恶心干呕等为表现。病程慢长,易反复发作。 3、慢性支气管炎、咳喘。 4、体虚反复感冒: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在气温骤变、熬夜、压力大、劳累等情况下,常会发生感冒,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二)脾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肠炎;小儿厌食、积食、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三)月经不调:月经周期紊乱、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 (四)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五)阳虚性病证:平素畏寒怕冷、肾虚腰酸腰痛、水肿、尿频、不孕不育等。 在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传统理论指导下并结合“天灸疗法”,天津市中研附院多个科室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针对以上不同疾病,为广大患者朋友研制出多种不同类型的三伏贴。 针灸科三伏贴 贴敷处方: ①喘证:麻黄,延胡索,细辛等 ②痹证:延胡索,艾叶,细辛,干姜,千年健,天南星等 心病科三伏贴 1.适用人群: ①冠心病患者,平素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心慌、乏力、下肢浮肿或头晕头痛等; ②高血压患者,平素有或无头晕头沉等均可 2.组方: 心痛膏方,组成:高良姜、五灵脂、小茴香、细辛、冰片等,适合冠心病患者 3.贴敷部位: 心绞痛:心腧、膈腧、膻中等 耳鼻喉科三伏贴 1.贴敷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①患有耳鼻咽喉或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②对医用胶布过敏者不要使用贴敷,但可以内服; ③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不要使用(磁贴)贴敷,但可以内服 2.特色治疗方法:内外同治,既内服中药+穴位贴敷 ①口服 我们专为“冬病夏治”研制的“黄芪饮”(原名“预敏汤”)分别从初伏、中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或2次,连服5天。 ②穴位贴敷 与口服药同时,在背部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贴敷物自贴敷时算起,4小时后可自行取下,每一伏仅贴敷1次;中伏、末伏与初伏相同。 肺病科三伏贴 1.适应症: (是否属于适应症范围,请遵循治疗医生指导) ①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②腹泻、厌食、慢性腹痛、畏寒怕冷等消化系统疾病; ③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等; 斯属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疾病。 2.常见症见: 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妇科三伏贴 治疗内容: 1.调经止痛贴 药物组成:艾叶、小茴香、桂枝、桃仁、益母草、香附等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祛瘀止痛、养血调经;用于痛经,月经量少、后期,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寒凝腹痛者 穴位:关元、子宫(双侧)、三阴交(双侧)等 2.白斑贴 药物组成:地肤子、蝉蜕、防风、大黄、当归、川芎、冰片、炉甘石等 功效主治:补肾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外阴白斑、外阴炎、外阴湿疹等 穴位:神阙、子宫(双侧)、三阴交(双侧)等 3.消结贴 药物组成:夏枯草、土贝母、香附、三棱、莪术、青皮、橘叶等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消癥散结;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炎等 穴位:盆腔疾病选神阙子宫(双侧)、三阴交(双侧)等;乳腺疾病:膻中、乳根(双侧)、阿是穴等 4.补气养血贴 药物组成:党参、茯苓、川芎、白芍、熟地、生黄芪、肉桂、覆盆子等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补肾填精;用于气血虚弱导致的多种妇科疾病。如气血两虚证之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崩漏,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四肢不温,面色萎黄,怠倦食少,排卵障碍,卵巢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 穴位:三阴交、关元、神阙 儿科三伏贴 治疗内容: 1.呼吸贴: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哮喘、咽炎、鼻炎等 2.脾胃贴:脾胃不和、厌食、便秘、荨麻疹、湿疹、夜啼等 肾病2科三伏贴 1、适应症: 脾肾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亏虚等 2、常见症见 腰酸、腰痛、乏力、倦怠、多尿、尿频、尿急、尿痛、肢肿等 3、组方: 益气活血方,组方:当归、川穹、赤芍、生芪等 三伏贴适应人群一般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三伏贴禁忌人群①孕妇、3岁以下儿童、恶病质患者等慎用此法,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②各种急性传染病、皮肤病、严重糖尿病、严重冠心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禁止贴敷。 年三伏日期7.12—7.21头伏 7.22—7.31中伏 8.01—8.10闰伏 8.11—8.20末伏 药物贴敷后常见反应①贴药后,若出现痒、热、麻、针刺、疼痛等感觉,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均属药物吸收正常反应,可不做过多处理。 ②贴药后,若局部出现水泡,不必惊慌,可在家中以碘酒涂抹起泡处,医院内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③皮肤敏感者,若在贴敷后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明显等症状,则应及时取下药膏,勿搔抓,一般可自行痊愈。 贴敷期间注意事项①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发物。 ②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③减少剧烈活动,尽量减少出汗,慎房事,以免药物过早脱落影响疗效。 ④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用力搓,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即可。不要洗冷水澡、不要游泳。 ⑤遇特殊情况可向医生咨询。 推荐阅读 中研附院送药到家服务,省时省力,再也不用来回跑咯! 年世界献血者日:我能做什么?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 中研附院·医院长按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配伍用药总结得真好
- 下一篇文章: 食药处方胃痛可用膏方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