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大多以为冬病夏治就是贴“三伏贴”,其实它的内容很广泛,在家中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冬病夏食啦!饮食调整也可以对预防冬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夏治“只有一些虚寒类疾病才可进行冬病夏治。临床常见疾病有: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风湿类疾病。

3、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扁桃体炎等耳鼻喉科疾病。

4、冻疮等其它虚寒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的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都不适合。

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中医讲究不能单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通”,否则就会把一个人补出毛病来。

方法:推荐一个食疗方1——干姜(伏姜)红茶,就是先煮干姜,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

这个直接每天代茶饮就行了,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病症,把阳气通气来,可以帮助冬季少受风寒。盛夏通阳气,寒冬没毛病~

食疗方2:胡椒鸡汤

原料:公鸡1只、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葱适量。

做法:将公鸡切块,和调料一起放入罐内煮1小时左右。关火后放入食盐3克,空腹食用。

疗效:可治疗畏寒怕冷、虚羸少气,遇寒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适合冬天哮喘加重的人吃。这个没有特别的疗程要求,因为公鸡是特别提气的,所以一般每周吃2~3次即可。

食疗方3:麦冬薏米粥

原料:黄芪20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做法:加水毫升,将黄芪、麦冬、当归、薏苡仁煮熟,文火煮至毫升左右,去渣,加粳米煮成粥,温服之。

疗效: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心病缓解期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虚血淤”或“气阴两虚”。

故以黄芪、麦冬益气养阴,薏苡仁健脾化湿,当归养血活血,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吃一个夏天的话早上吃,冬天会更有底气,提不上气的感觉缓解很多很多很多,要坚持。

食疗方4:首乌百合粥

原料: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何首乌15克、百合12克、粳米60克。

做法:将何首乌和百合加水毫升左右,煮至约毫升,然后去渣。加粳米60克(糯米也可)煮成粥,待熟时加入人参粉、蛤蚧粉(冬虫草研粉2克也可)搅匀,趁温服用。

疗效:人参、蛤蚧益气补肾,何首乌、百合滋阴养肺,纳气定喘。凡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及哮喘,而表现为“阴阳俱虚”或“气阴两虚“者均可用之,久服还能延年益寿。

胃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食疗方5:二姜猪肚汤

原料:猪肚1副、干姜10克、良姜(又叫小良姜、高良姜)10克、草果3克、葱适量。

做法:将猪肚用醋浸泡3小时去腥,取出洗净切丝后,加入调料煮熟,加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疗效:可治疗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慢性泄泻,面黄体瘦乏力之症。

人工的甜的的东西,比如奶油、海产品、肥肉还有猪油尽量不吃,这些东西难以代谢,坚持一个夏天这样的饮食习惯,冬季的关节炎发病程度会有特别好的缓解,坚持三年,有望冬季不发病。

冬病夏治,一年一次,冬病夏治吃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