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从年5月8日起   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粘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包括急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手术后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电冰箱胃炎、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1、急性胃炎发病急骤,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3、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症状,个别伴有黏膜糜烂的患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临床上胃炎发作无外乎恶心,纳呆,上腹部疼痛,腹胀,反酸,烧心等等。大部分患者还是通常还是接受西医的治疗,因为能得一时之欢,吃的西药一般就是吗丁啉(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拉唑类药物,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理想。

二、胃炎的中医视角

但是要说中药治疗胃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还是非常突出的,根据四诊辩证寻其根本,再对症治疗,各个击破。

胃炎在中医方面归属胃痛,其定义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其中医病因为: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脾胃素虚;5.药物损害。

其中医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不荣亦痛。

临床灵活辩证,灵活择方,不以课本为标准,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灵活诊断治之。

  常用治胃的方子亦有很多,滋阴者玉女煎,降逆者橘皮竹茹汤,健脾利湿者参苓白术散,制酸止痛者乌贝散和连萸丸,行气止痛者良附丸,温胃补虚者附子理中丸,益胃生津者益胃汤,活血化瘀者丹参饮。

  常用治胃的中药有很多,我大致分了以下几类,方便记忆。

1.活血化瘀类:丹参,蒲黄,三七等。

2.行气止痛类:香附,五灵脂,元胡,木香,乌药等。

3.降逆止呕类:陈皮,竹茹,生姜,代赭石等。

4.滋阴养胃类:女贞子,菟丝子,生地,山萸肉等。

5.健脾利湿类:炒白术,苍术,茯苓,莲子,芡实等。

6.制酸止痛类:海螵蛸,白芷,浙贝母,蜂房等。

7.温胃补虚类:高良姜,附子,九香虫,赤石脂等。

8.益胃生津类:山药,麦冬,玉竹,北沙参等。

临床以中药治胃,治愈率基本可达到80%左右,胃病好治亦不好治,不好治也就是那百分之二十。好治是因为药物直接与胃接触,用药准确服药当日便可见效;不好治则是因为患者大都管不住口,改不了吃饭上的坏习惯。在吃上第一要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及辛辣,尤其是辣椒!

三、胃炎的中医实诊案例

欲以中药在治疗胃病方面取得极好的效果,一个用药准确,再一个便是药物之配伍,这两方面十分重要。

先举一例萎缩性胃炎病历,此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度萎缩性胃炎。

崔xx,男,54y

主诉:恶心,上腹部隐痛,脐周右侧有胀痛感。

PE:汗少,四肢怕冷,头部无不适,两胁无不适,胸闷,失眠,上腹部压痛明显,脐周压痛明显,小便可,大便不成型,时而便溏。舌红苔黄腻,舌质干。脉弦数。有抽烟史和饮酒史。

IMP:1.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胃火炽盛)

     2.肠粘连(气血亏虚)

R:陈皮20g竹茹20g蒲黄20g白芷20g海螵蛸20g浙贝母15g炒白术30g茯苓45g丹参45g黄芪45g苍术20g女贞子30g山萸肉15g柴胡15g甘草15g桔梗20g乌药10g芡实30g石膏20g

           x6付,水煎服,饭前半小时服用

按:陈皮,竹茹降逆理气清热;蒲黄养胃化瘀;白芷醒脾;海螵蛸,浙贝母中和胃酸;炒白术,茯苓,芡实健脾益气,且芡实涩肠止泻;丹参安神养血化瘀;黄芪补中益气;苍术燥湿行气;女贞子,山萸肉滋阴敛阴;柴胡疏肝解郁;桔梗引药上行;乌药引药下行,与桔梗搭配一上一下调畅气机;石膏清热除烦;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以上症状大都减轻,食欲大增,仍觉脐周有粘连感。

R:八月札20g黄芪60g丹参45g陈皮20g苏子20g海螵蛸30g浙贝母20g柴胡15g茯苓45g甘草15g神曲30g黄连15g肉桂8g

                 x6付,水煎服,饭前服用

按:八月札清胃热;黄芪与苏子搭配,将所补之气引而下行;丹参清热凉血;陈皮降逆理气;海螵蛸,浙贝母中和胃酸,清热止痛;柴胡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安神;神曲护胃助消化;黄连,肉桂交通心肾,引心火入命门;甘草调和诸药。

三诊:各个症状大大好转,今日甚是健忘。继而服药巩固。

R:八月札20g黄芪45g丹参45g陈皮20g苏子15g海螵蛸20g柴胡12g茯苓30g甘草15g鸡内金30g连翘15g龙胆草15g黄连18g吴茱萸3g远志10g蒲黄20g女贞子30g

               x7付,水煎服,饭前服用

按:八月札清火降逆;黄芪,苏子二者搭配补中气之不足,降气以通腑;丹参清热凉血,养血安神;海螵蛸制酸止痛;柴胡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安神;鸡内金护胃养胃;连翘,龙胆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黄连清火祛湿;吴茱萸降黄连之寒防止伤胃;蒲黄化瘀养胃;女贞子滋阴养胃;远志增志以治健忘;甘草调和诸药。

半月后其妻告知经检查后已痊愈。一月后再访因医嘱告知注意饮食,故未复发。

可见中药治疗胃炎之效果不虚,无论治标治本的效果皆在西药之上,且效果固定无其他副作用。此萎缩性胃炎已最严重之胃炎,下面介绍一下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此种胃炎基本就是最棘手的一类疾病,因为各类并发症齐聚,不得不教人标本兼之。

此萎缩性胃炎便属于不荣之列,当以补为主,兼之其他标证,亦当以微泻之药防止补而太过。

还有一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个女患者,病历如下:

刘xx,女,47y,因食少,纳呆,胀气来诊

PE:汗可,手脚怕冷,头胸无不适,上腹部压痛明显,吃饭少,不易消化,稍有反酸,胀气,舌淡苔薄白,脉滑弱。

IMP: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气虚)R:党参20g茯苓20g炒白术20g山药30g 陈皮20g竹茹20g白芷20g蒲黄20g木香15g乌药10g砂仁10g莱菔子20g 柴胡15g海螵蛸20g甘草15g

         x7付,水煎服,饭前,一天三次

本方服用三个疗程,现已基本痊愈,胀气消失,饭量增多。

据我个人研究治疗胃炎时需制酸护胃粘膜兼清热,像海螵蛸,浙贝母,蒲黄,蜂房等等皆需使用,胃粘膜十分重要。胃病久而伤阴,滋阴的同时更需敛阴,防止所补之阴刚补而散,且必须做到顾首顾尾。上述这一个患者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几乎占据了胃病所有的症状。

现在的胃炎检查无非一个是幽门螺旋杆菌超标,一个胃壁水肿充血,一个胃溃疡。此三者若归纳于中医之分型皆为火,且抽烟者亦多胃病,因尼古丁刺激胃而产生胃酸过多伤胃粘膜,胃酸亦是火,饮酒者多惹胃病,亦是因酒乃湿热之品,且伤胃粘膜。故余言胃病多为火,胃病皆从粘膜治。

综上所述可见中药以及中医诊断结合西医的仪器检测对治疗大多慢性疾病来说是事半功倍的,在西医检测的指引下可以使中药发挥完美的疗效。在此不否认西医的检测之功,但也不否认西药治病之弊。

脾胃五行为土,若此脏腑病,当考虑相克之脏,肝木,肾水。水与土,木与土虽然是相乘的关系,但是水亦养土,土亦养木,然水养木亦必经过土之手。且木可舒土亦可紧土,是调节脾胃之关键。滋阴便是助水养土,平木抑肝便是减少肝木过于吸收土之营养,舒土或者紧土太过。

当然临床上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该干嘛就干嘛,但明水,木,土之法,效果必增。

[欢迎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