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只有一个功效不用再背那么多了
导读: 中药是我们中医生手里的武器,如果我们对手里的武器不了解的情况下,敌人突然来犯我们就会应对不暇,错失最佳消灭敌人的时机。我们都知道中药难学,因为有的一味中药就有很多的功效,甚至一个方子里药味就有相同的功效,这让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一起了解一味药功效的本质,用阴阳理论认识中药,明确了方药的阴阳,也就明确了人体的阴阳。对中药的学习,无论是中医爱好者还是专业的中医师大概都有这样的同感,那就是,初学觉得很容易,越学却越糊涂! 众所周知,历代医家和各种本草著作,对中药性味的记录莫衷一是;对归经的认识,众说不一;对功效的总结,大相径庭;对临床应用的表述,数不胜数,却各不相同。 这里面的原因何在呢? 经过历史的发展,对中药的认识越来越偏离原始思维的方向,这是导致中药学习起来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原因,唯有将最原始的主线更好地传承,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古人云: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道理却一定是非常简单的,而要解决繁杂的问题,唯有向前梳理,才能从源头上找到原始路径,如此方可正本清源,纲举目张。 当我们将学习中药的目光回归到现存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时就会明白,古人对中药的认识,最早是以阴阳理论作为基本遵循,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的《伤寒杂病论》,同样是以阴阳理论作为方药应用的基本理论依据。 古人最早应用中药治病,是根据口耳相传的经验,更广泛、更高效地应用中药是从与哲学思想结合为起点开始的,而最早跟中医、中药结合起来的哲学思想就是阴阳理论。立足于阴阳理论的基础上,有利于我们将中医方药最原始、最宝贵的部分得以更好地传承。当今中医发展,非常有必要从阴阳理论的角度,从本草到经方、从病机到治疗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发掘。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仲景阴阳脉法》从诊断的角度,将病机和治法进行了阐释,《神农升降药法》将重点从方药的角度,立足阴阳理论进行深入阐释。 用阴阳理论来认识病机,用阴阳理论来落实诊断,这属于中医的理法;用阴阳理论认识中药,用阴阳理论来认识经方,这属于中医的方药,而将这四者贯穿起来,需要我们明确升降治法,升降治法成为我们用阴阳理论来认识中医、应用中医的一个关键点。也就是说,我们明确了方药的阴阳,也就明确了人体的阴阳。那么方药的阴阳是如何调整人体阴阳的呢?就是升降治法,因此,我将这本书命名为《神农升降药法》。 在阴阳理论下,具体到某一味中药,其治疗的症状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笼统无规律的。实际上,药物能治疗的症状并非真正的内在功效,只是药物功效的具体化,治症只是表象、结果,而非功效的本质。这一味中药之所以能够治疗这些症状,就是药物的气和味,药物通过气和味影响人体,才能够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药的功效并非抽象不可把握的,而是目可见、舌能尝的东西,都是非常客观的。 由于一味药、一张方的气和味都是客观的、稳定的,因此,返回源头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味中药只有一个功效,进而发现一张方也是仅有一个功效,这个功效就是通过升降阴阳来实现的。 本书本着回归中医原始思维的原则,天人相应,格物致知,探求古人对中药的本源认识,从而梳理中药的治症,帮助大家对中药形成感性而真实的认识,化繁为简,执简驭繁,使得中药的学习由反复的背诵变成生动的、真实的、具体的对大自然的感知。 落实中医的理法,在于诊断;把握方药的根本,在于中药。中医的诊断和中药贯穿了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基本元素,两者既是学习中医的关键点,更是学习中医的难点。本书从中药入手,并从本草到经方,从经方到中医的理法进行全面梳理贯通,目的是帮助大家提升精准、高效应用经方的临床能力。 陈建国 年5月1日 好消息!好消息!各位师友期待已久的《神农升降药法》即将在6-7月左右和大家见面。 《神农升降药法》一书对50味常用中药的功效、方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尽阐释,帮助大家在临床中从《神农本草经》到《伤寒杂病论》,如何融会贯通,以“阴阳盛衰病机”钤“方药升降治法”,执简驭繁。 欢迎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闻香识中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