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满后,我们发现最近全国多地也出现了“异常天气”,来的不是干燥的“热气”,而是连着几天的大雨,或者在高温后的几次降雨,把原本30+的高温直接降到十几度,于是在这样的“过山车”气温下,生病的人也变多了。

今夏的第一波湿气,竟然是“寒湿”?

内经里,关于辛丑年“三之气”的描述:

辛丑岁三之气(.5.21-7.21):天政所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於寒湿。民病身重。附肿。胸腹满。(太阴湿土司天,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

即是说,小满到应该夏意渐浓,但跟往年的暑热不同,今年因为三之气的太阴湿土加临,很容易形成大雨大风的强对流天气,暴雨多见,且雨后会带来明显降温,哪怕是在夏天最热的从小满到大暑这60天,我们会迎来一波寒湿之气。

是的,夏天「寒湿」,特别反常。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在这么热的天,一下雨就冷得想穿秋裤、晚上睡觉就得盖薄被的原因。

寒湿来得快,会抽筋、腹痛、拉肚子,然后就是上面说的身重浮肿、胸腹胀满。要是不及时把入侵的寒湿赶跑,等到它们躲到关节里住下来,最常见就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痛,甚至成为包括癌症在内许多慢性病的诱因。

那么,如何平安度过这寒湿暑热交杂的“三之气”?

一、把守住双脚这个“重要关口”

从外在来看,身体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缺口,寒湿最喜欢从这里入侵——双脚。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清冷寒湿的地气要中伤人体,必定从双脚开始。脚丫子最怕的就是寒湿,尤其今年夏天,平时暑热,腠理开泄,一旦雨天变凉,寒湿分分钟就长驱直入跑到你身体里作乱。

所以,不要贪凉,如果下雨天鞋子弄湿了,尽快擦干换袜子,最好当天能用热水泡个脚,把寒湿排一排。注意双脚的干燥保暖,久坐少运动的、体虚阳气弱的,都建议三之气这段时间,有空就拍打拍打腹股沟和腘窝,也就是大腿根部和膝盖背面。

二、护住你的心:养心安神

不急不躁,不生闷气,不熬夜,早睡也能养阴养神。

三、守住你的口:三不吃

少吃冷饮,凉菜,水果(生冷);少吃辛辣,动风,燥热的食物;少吃肥甘厚腻。不伤害脾胃,比吃什么都补!

四、多喝热的,多吃益气健脾的

天气越热,越要多喝热茶、热饮、热汤。

多吃一些益气健脾的食物,如藕、山药、土豆、白菜、金针菜、莴笋、海带、黄豆、豆腐、黑豆、赤小豆、腰果、花生、黑芝麻等。

针对三之气的太阴湿土司天,内经里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我们日常饮食调养,也可以善用苦甘搭配来调治湿土之气,但又考虑到兼有寒气影响,所以选择性温性热的食材为佳。

每天晨起一小碗双乌肽鸡元汤,融合了补肝益肾的乌鸡、补脾利水的乌鱼以及温中散寒的高良姜三种食材全营养,保留其食养作用的同时,大大升级了这碗“汤”的营养价值,其中富含小分子、易吸收的蛋白质也是营养学家认为的,“祛湿气”的关键营养(“湿气重”也是蛋白质不足的表现之一)。

因此,这一小碗鸡元汤,不失为应对“三之气”夏天的优秀食养品。

跟着四季节律、五运六气的规律来调整我们的养生方式和饮食营养的搭配,让自己离好体质近一点,让疾病离我们远一点。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