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5/8593378.html——五谷为养——西方谚语里有句话叫「Youarewhatyoueat」,这句话与几千年来中医对于饮食养生方面的理念不谋而合。每日的所食所饮,的确可以影响到人的身心状态。饮食调养的原则,相信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这一句吧。这是十分适应中国人的饮食法则。上古真人构建的饮食平衡,最最基本的环节就是对于各种谷物,或者主食类农作物的重视。现代汉语里,把满足人体每日生命活动基本需求和欲望那个动嘴巴的行为,称为「吃饭」。「饭」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字侧重于表示主食的意思,也就是以米、面或其他主食类作物为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为主。它们不仅能有效地让人产生饱腹感,更可以迅速地代谢为人体的功能物质,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中医认为,植物的种子、块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营养物质相对丰富,经过适当的烹饪方式,能够对人体起到补养作用。 那么,「五谷为养」究竟该怎么养呢? 中医理论里,有个原则叫做「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评判一种食物好不好,其实都是相对的。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的食物,那么「养」的作用就能最大程度地体现。 反之,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顺着这个思路,我将在下面的文字里针对常见的主食进行一些性味和适应情况的分析: 01 大米 性味:性凉、平,味甘、酸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益气,止烦,止渴,止泄,和胃气,长肌肉 之所以众多民族会把大米作为主食的首选,是因为大米总的来说性质相对平和。 大米作为主食天天食用,对于体质平和、消化代谢正常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且益于脾胃,滋补肺和大肠,使人肺气足、肺津生、皮毛润泽、大便通畅。 所以南方人的皮肤水润细腻,声音娇柔甜美,性格温婉,和以大米作为主食这个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关于大米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食疗本草》载:「若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 焖得干干硬硬的米饭,由于水分较少,因此在消化代谢的过程中,需要消费脾胃更多的阴液去参与处理过程。 时间久了,脾胃的阴液被耗伤,人的中焦就会呈现阳热偏亢的状态,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口唇干燥起皮。 如果本身消化排泄功能不够顺畅的话,干干硬硬的米饭更容易造成饮食积滞,还会使脾胃内生邪火,出现易饿、小便频多、口干舌燥等问题。这是「热中」的另一个体现。 ②若脾胃虚寒,光吃白米饭的话可能会使这个问题有所加重。 建议:此类人群在煮米饭的时候,可以在里面焖一些肉桂、荜茇、小茴香、高良姜之类的热性食材,除了增加风味以外,更是纠正食材的偏性,帮助身体能更好地消化利用。 ③大米分为籼米和粳米两种,其形状和效用是有差异的: 籼米的米粒细长,煮饭时粘性弱,膨胀性大,含糖量高,如泰国香米; 而粳米的米粒短厚,圆滚滚,煮饭时粘性强,蛋白质含量高,如东北大米。 若是想调养脾胃,或者起到清热除烦、益气生津的作用,应当选择粳米。 ④大米的升糖指数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02糙米糙米是稻谷脱壳后不加工或较少加工所获得的全谷粒米,由米糠、胚和胚乳三大部分组成。 与白米相比,糙米较高程度地实现了稻谷的全营养保留。 营养分析: 糙米是稻谷脱壳后仍保留了皮层和胚的米粒,与大米相比,不仅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还含有膳食纤维、谷维素、谷胱甘肽、γ-氨基丁酸、米糠多糖、二十八烷醇、肌醇等多种促进人体健康的功能因子。 糙米的膳食纤维含量是相应白米中含量的6倍多。膳食纤维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有突出作用,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减胀气,改善便秘。 稻米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除了B族维生素,糙米中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A以及功能性成分维生素E。B族维生素可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参与能量代谢,增进免疫系统功能。 糙米中的脂肪含量为是白米的2.55倍,主要包括米糠油和米胚油两种,这两种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达到了75%以上,米糠油不仅脂肪酸构成比例完整,还含有谷维素、角鲨烯、磷脂、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矿物质中磷、钙、镁、钾在糙米中所占的数量较大。 糙米中含有丰富的功能性成分,如γ-氨基丁酸(GABA)、谷维素、肌醇、谷胱甘肽、二十八烷醇、米糠多糖等,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作用,而白米中很少含有或不含这些功能性成分。 糙米中的谷胱甘肽作为多种酶的辅酶或辅基,能保护细胞内的巯基酶不被氧化,是细胞抗损伤及代谢调节的关键物质之一;具有解毒、防止溶血、保护肝脏、改善皮肤光泽的功效。 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作为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调节血压与心率、调节情绪、预防老年痴呆、、保肝护肾、调节激素分泌等生理功能。 糙米中的米糠多糖是一种含有木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脂肪、生育酚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杂聚多糖,具有降血脂、调节免疫力、抗辐射和降血糖等生理功能。 糙米中的二十八烷醇是一种简单饱和直链脂肪醇,主要以蜡酯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米糠蜡是其较理想的来源,具有增进耐力、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降糖降脂、调节心血管功能、抗炎抗肿瘤等生理功能。 03糯米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入脾、肺经 功效:补脾益肺,益气止泻,坚大便而缩小便,收自汗 糯米富含蛋白质,因此黏性更强。比起普通的大米来说,口感也更好一些。 用糯米做成的粽子、糍粑、打糕、八宝饭等等,恐怕没有什么人能拒绝的吧。 樱桃好吃树难栽,糯米美味难消化。 历代医家都认为糯米是「黏滞之性」,老是吃糯米或者糯米制品,会助湿生痰,发风动气,损伤脾胃,脾虚病人和小朋友不食为佳。 糖尿病患者忌食。 04小米性味:性温,味甘、微咸归经:入脾、胃、肾经功效: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小米耐寒、耐贫瘠,得足了天地之气,生命力非常顽强。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所以中医将小米作为补养脾胃的食疗首选,尤其适合大病初愈或脾胃虚弱没有胃口的人食用。听长辈讲,以前妇女新生了宝宝之后奶水不足,就喂小米粥的米汤和米油,一样能把宝宝养得身强体壮。关于小米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当年新米热性强、能量足,滋补效果较好,陈年小米较差。 但陈年小米适合营养过剩、或者消化吸收功能特别弱的人群食用。 ②清汤寡水、水多米少的稀饭,中医认为它能健脾、祛湿、利尿,对于水肿、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比较适合。 但糖尿病或常遗尿、尿频、小便清长的人群,首先不应把粥熬得太稀,以防尿液增多、流失精气,其次可以在小米粥里加一些补肾益肾的食材,如芡实、莲子肉、核桃仁、松子等。 ③熬得黏黏糊糊、见不到米汤的小米稠粥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如果脾胃非常敏感,过酸、过辣、过甜的食物都会让胃不舒服,或者对冷热变化不耐受,就可以按照小米和大米2:1的比例做成稠粥当主食吃,益气养阴,脾胃自得强健。 05小麦小麦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入心、脾、肝、肾经 功效:养心除烦,健脾益肾,疏肝理气,除热止渴 五谷之中,小麦的热性最强,里面蕴藏的能量也最高。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大多是膀大腰圆,身强体壮,声音洪亮,性格豪爽。 小麦在被加工变成面粉的一般过程中,由于脱种皮、分离胚芽工序,导致最后得到的产物性质有所变化。 虽然小麦面粉有补益的功效,但也要分体质情况来食用。 关于小麦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饮食须知》载:「面性壅热,小动风气,发丹石毒。多食长宿癖,加客气。」 因此实热亢盛或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宜多吃面食,特别是烤馍、烙饼、炒面、烤馕这样的东西。 ②对于身体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少吃死面的食物为佳,尽量选择发酵比较完全的饼、馒头、面包,或者汤汤水水的面条,细嚼慢咽,以免造成积滞。 ④糖尿病患者不必完全对小麦以及小麦面粉忌口,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搭配杂粮,如玉米面、鹰嘴豆粉等。 06燕麦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入脾、肝、心经 功效:和肝胃、止虚汗、补脾益气 燕麦是近三十年来被推崇的一种健康食品,对于从前习惯于大米白面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能平衡饮食结构的优质粮食作物。 燕麦性质平和,适用的人群比较广,但是在临床上也会有人反映吃了燕麦或者燕麦片之后会腹胀、腹泻。 原因在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并且有滑肠的作用。 因此对于脾胃虚弱、经常性腹泻的人群,燕麦配酸奶是非常不推崇的食用方式。 看似健康高大上,实则对脾胃伤害深深。 建议:此类人群在吃的时候,多煮一会、甚至可以加一些肉桂粉、砂仁之类的佐料,或者以烘焙的方式进行食用,给身体少一点负担,才能更好地被身体接受并利用。 07玉米性味:性平、微温,味甘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效:调中和胃,利尿排石 关于玉米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玉米属于粗粮的一种,富含纤维,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吃了可能会造成腹泻,甚至完谷不化、整粒玉米拉出来,因此在食用务必注意是消化系统的感受。 ②《药性切用》中载:「(玉米)风干磨粉,以充但久食则助湿损胃……鲜者,助湿生虫,尤不宜多食。」 玉米粒磨成的面粉,同样是一种难消化的食物,总是以此为主食的话会使体内湿气暗生,波及脾胃。而鲜玉米粒同样有助生湿气的嫌疑。 该如何消除这种潜在的影响呢? 建议:如果需要时常食用的话,就按照最老土的做法,连皮带须一起煮或蒸。 因为玉米皮和须子都有利水湿的功效,正负相抵,顾虑可消。 ③有个小方子,如果尿路结石、淋漓不尽、排尿疼痛、波及小腹的话,可以用玉米叶子适量煮水代茶饮。 08红薯性味:性温、平,味甘 归经:入脾、肾经 功效: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关于番薯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纲目拾遗》载:「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如果平时有肚子憋闷、胀气或者是食积不化的问题,食用番薯会导致气机不畅,憋、胀的感觉会加重。 ②《随息居饮食谱》载:「凡时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如果是碰上拉肚子,或者本身有水肿的情况,番薯同样不适合食用。 ③白皮白肉的番薯,中医认为能够入肺经,补肺虚,如果有久咳久喘的问题,可以将它作为主食的一种选择食用。 比如和糙米一起蒸饭或熬粥,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④广东地区有个传统的甜品,是把生姜和番薯煮在一起。其实这个方子在古代的食药著作中早有记载。 《纲目拾遗》载「(番薯)煮时加生姜一片」,《随息局饮食谱》中称其功效为「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09南瓜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补中益气、润肺化痰、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关于南瓜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1、南瓜在中医饮食禁忌中被视为发物,若有外伤或体表长疮长痘等情况,应禁食之。 2、《药性切用》载:「多食,滞气损人」;《本草纲目》载:「多食发脚气、黄疸」。 若为气滞湿阻的体质,比如平时老感觉胸腹闷胀、喜欢打嗝、放屁多、脚丫子起皮流清水,还舌体胖大有齿痕的话,不宜食用南瓜。 3、糖尿病患者,可以将南瓜作为主食的一个选择。 由于糖尿病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脾胃的损伤,且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对脾胃的消耗也比较大,因此选择南瓜适当食用是比较合适的。 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毕竟「吃」这件事,每天都会发生,在满足人体生命活动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能让食物中蕴藏的能量、信息与身体发生关联。有人能从中受益,通过食物的力量让自己的生命结构无限趋近于四平八稳的状态;也有人在这件事上栽了大跟头,让食物的偏性、特性助纣为虐。愿大家能吃得明白,吃得安心,真正从食物中获得力量,达到「养」的结果。/// 最后!!! 重磅推出!!! 《糙米端午礼盒》 扫除道传习中心与我自然农场共同推出 ~赶快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浏览礼盒详情和购买吧! 扫除道,让世界更美好! ///——END——///报名参加体验扫除道课程,添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8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说药牛耳枫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
- 下一篇文章: 化湿和胃的好中药,厨房里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