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肿瘤的ldquo药对rdqu
在应用中草药治疗肿瘤时,1、由于病情复杂单味药的作用有限,往往不能全面顾及复杂多变的病情;2、单味药的力量有限,对于病势沉重者,其力量往往无济于事;3、药物往往具有毒、副作用,有时单位药不安全,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等等,因此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得经验有选择地将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既可全面照顾病情;有可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临床用药更有效、更安全;另外药物的配伍,还可能产生与原药不同的新作用。这种两种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或产生新作用的经验组合配伍,统称为“药对”或称为“对药”。下面分别介绍临床治疗肿瘤的几种“药对”: (一)、清热解毒药对 1、白英+白花蛇舌草 二者配伍应用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消肿通淋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等癌瘤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着。对癌症表现水湿潴留,出现胸水、腹水、便溏者疗效佳。 2、陆英+白英 二药配伍应用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祛瘀、驱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大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及肾癌属然毒瘀阻、水湿内停者。对癌性胸水、腹水者疗效尤佳。 3、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二药配伍应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湿消肿;用于湿热瘀阻经络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咽喉红肿疼痛等有良效,另外二者配伍具有抗肿瘤、抑制癌细胞增生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肾癌等癌瘤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对癌性胸、腹水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4、半边莲+七叶一枝花 二者配伍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治疗多种癌症,尤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以及肾癌等属于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对癌性胸、腹水者疗效尤佳。 5、鱼腥草+夏枯草 二者相伍为用,共奏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化痰散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6、石见穿+半枝莲 二者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消肿化痰之效,临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如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7、半边莲+龙葵 二者配伍应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水消肿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以及肾癌、白血病等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对癌性胸腹水疗效尤佳。 8、苦参+土茯苓 二者合用,可增强清热解毒除湿之功,常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症见湿热下注、小便热涩刺痛者。 9、老鹳草+络石藤 二者配伍,相互为用,辛开苦降不仅发挥了抗肿瘤的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驱风通络止痛的效果,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及癌性疼痛。 10、半枝莲+七叶一枝花 二者配伍辛开苦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利水、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之功,临床多用于多种肿瘤,如脑肿瘤、肺癌、肝癌、膀胱癌、白血病、淋巴癌属热毒瘀结等。现代抗癌制剂“莲花片”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而成的。 11、漏芦+地龙 二者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通脉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癌瘤属热毒瘀血雍结着。 12、冬凌草+威灵仙 二者配伍共奏行瘀降气、软坚散结、活血消肿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属痰瘀热毒互结者。 13、射干+七叶一枝花 二者配伍可共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消肿止痛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鼻咽癌、喉癌等。 14、半枝莲+白芥子 二者配伍寒温并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用于痰湿毒瘀痹阻所致的多种肿瘤。 15、石见穿+壁虎 二者配伍,共奏祛瘀解毒散结、消肿化痰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皮肤癌、直肠癌、胰腺癌等属痰瘀互结者。 16、山慈菇+白花蛇舌草 二者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肝癌属痰瘀互结者。 (二)、健脾渗湿药对 1、茯苓+猪苓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利水健脾抗肿瘤之力增强,为治消化系统肿瘤要药,临床上可以辨症运用。现代研究认为茯苓、猪苓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重吸收故可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2、薏苡仁+茯苓 二者配伍共奏健脾渗湿、利水排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 图片 3、猪苓+半枝莲 二者配伍应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活血利湿消肿;另外二者配伍具有抗肿瘤、抑制癌细胞增生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肾癌等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对癌性胸腹水尤佳。 4、薏苡仁+乌梅 二者配伍相互为用,而发挥散结消瘤之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包块、胃肠道肿瘤等 (三)、化痰软坚散结药对 1、守宫+白花蛇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祛风定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肝癌、白血病属风热毒结者,具有一定疗效,另外,对于缓解各种肿瘤引起的疼痛有良效。现代抗癌制剂“金龙胶囊”就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2、山慈菇+鸦胆子 二者配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宫颈癌、五官科肿瘤等属热毒雍结者。现代抗癌制剂“慈丹胶囊”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而成的。 3、山慈菇+莪术 二者配伍辛开苦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癌、胃癌、食道癌、子宫颈癌、皮肤癌、骨肉瘤等属气血凝热毒瘀滞者。现代抗癌制剂“慈丹胶囊”、“莲花片”均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4、生牡蛎+夏枯草 二者配伍共奏平肝潜阳、化痰软坚散结之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腺肿瘤、肝癌等肿瘤属肝郁、痰火郁结着。现代抗癌制剂“乳康片”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而成。 5、漏芦+山慈菇 二者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消痈散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白血病、舌癌等属热毒壅结者。现代抗癌制剂“乳核散结片”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6、急性子+威灵仙 二者配伍共奏行瘀降气、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属痰瘀互结者。 7、鳖甲+穿山甲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鳖甲对人型肝癌、胃癌细胞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对肝癌、胃癌、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活性。此外,本品还能增加血浆蛋白,能促进造血,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可消除肿块。穿山甲具有抗白血病的作用,并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二者配伍,临床常在辩证的基础上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肝癌、胰腺癌、胃癌、白血病等,并对恶性肿瘤的恶液质有一定改善作用。 二者配伍,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临床可用于睾丸肿瘤、乳腺肿瘤及腹内包块等。 9、蜈蚣+白芥子二者同用功擅搜风涤痰,对疑难痼疾、癥瘕积块有一定疗效。适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症见腹部癥瘕积块,痛有定处,日久不愈,正气损伤,气血凝集,血凝为瘀,气滞湿不化痰,痰瘀互结,形成癥瘕积块,用此“药对”甚为合拍。 10、大黄+土虫(蛰虫、地鳖虫) 二者配伍,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大黄蛰虫丸”。二者为伍,取其“通以去闭,虫以动其瘀”之义,常制成蜜丸药应用,是取“峻药缓攻”之义。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宫颈癌等,而症见腹部有积块,舌紫暗或有瘀斑点,脉细涩者。 11、穿山甲+皂角刺 二者配伍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乳腺癌、宫颈癌、肠癌鼻咽癌等属痰凝瘀滞者。 (四)、理血药对 1、三棱+莪术 二者配伍应用,气血双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化积消块。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癌、骨肉瘤、胃癌、食道癌、宫颈癌、皮肤癌等属气血凝滞者。 2、白花蛇舌草+小蓟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图片 3、三七+莪术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行气破血祛瘀、消积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膀胱癌、宫颈癌、肝癌、胃癌等属气滞血瘀者。并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4、土元(土鳖虫)+僵蚕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破血逐瘀、化痰散结之功,临床常用治疗脑肿瘤、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喉癌、恶性淋巴瘤等属痰热互结者。另外,土元+僵蚕和全蝎+蜈蚣(攻毒散结)两“药对”组合用于治疗癌性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5、女贞子+旱莲草 二者均入肝、肾两经,为平补肝肾之品,养阴而不腻滞,相须为用,互相促进,补肝肾,清虚热,凉血止血之力增强。临床常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症属阴虚内热、迫血妄行所致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等出血见症;或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症。 (五)、扶正祛邪药对 1、白芍+炙甘草 二者同用,适用于拘急性疼痛。症见脘腹部拘急疼痛,得甘则止;或肢体拘急性疼痛,按之则舒。伴有精神萎靡,舌红少苔,脉小弦等。气血不足,营卫周流不及,脉络失养,所致“不荣则痛”之证甚为合拍。临床上此“药对”常与虫类药配伍,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2、白术+枳实 二者同用功擅消痞除胀利湿,症见脘痞腹胀,食后更甚,饥时尤重,胃纳不佳,嗳气则舒,大便不畅,体倦少言,舌质淡红,苔薄,脉虚弦等。临床上常用于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映应。 3、山萸肉+白芍 二者配伍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从而对肝癌、食道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得治疗作用。 图片 4、三七+灵芝 二者配伍共奏补气和血、活血消肿、散结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属气虚血瘀或正虚邪实者。现代抗癌制剂“参灵片”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5、百合+鱼腥草 二者相伍为用,共奏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排脓消痈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胃癌、白血病、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症属阴虚热毒郁结者。 (六)、理气止痛药对 1、元胡+徐长卿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2、白屈菜+徐长卿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肺癌、鼻咽癌、皮肤癌等属热毒瘀阻者。并常用于治疗肿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确有良效。 3、旋复花+代赭石 二者配伍,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重镇降逆止呕、化痰消痞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梗阻、幽门不全梗阻等病症。 4、金铃子+延胡索 二者配伍,一寒一温,寒温并用;一泄气分之郁,一行血分之滞,气血并行,为行气活血止痛的常用药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肢体及内脏疼痛。 5、高良姜+香附 二者配伍,一散寒凝,一行气滞,温中散寒,行气疏肝止痛。为理气散寒止痛常用的“药对”,临床上多用治疗肿瘤引起的肢体及内脏疼痛症属肝郁气滞寒凝者。 6、乌头+全蝎 二者合用有较强的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癌性疼痛用之颇宜。此二药为均为有毒之品,而各人的耐受量各有差异,故临症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剂量,可以从小剂量开始,较为安全。 (七)、结束语: 深入研究治疗肿瘤“药对”配伍用药经验,可提高疗效,扩大药物应用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对开展中药复方研究,解析中药方剂主体结构,掌握遣药组方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1.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反。 6.法不外仲景,理不外内经。 7.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8.阳正在内阳之守也,阳正在外阳之使也。 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渴喜饮冷,腹外无热,渴喜饮热,腹外无寒。 11.阳络伤则,阳络伤则便血。 12.五净之伤,穷必及肾。 13.上燥乱气,外燥删液,下燥乱血。 14.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5.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畅通而愈。 16.人身无倒上之痰,全国无逆流之水,故不乱痰而乱气。 17.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气病血不病。 18.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血病气不病。 19.夜则发烧,夜则恬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0.夜则恶寒,夜则恬静,是阳血自旺于阳分也。 21.夜则恬静,夜则发烧、焦躁,是阳气下陷于阳外也。名曰:热入血室。 22.夜则恬静,夜则恶寒,是阳气上溢于阳外也。 23.夜则发烧、焦躁,夜则发烧、焦躁,是沉阳无阳,急泄其阳峻补其阳。 24.夜则恶寒、夜则焦躁,饮食不入,名曰:交织者死。 25.大凡气喷鼻者,皆晦气于气虚证;味辛者,多晦气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26.乱火切不成久任寒凉之品,轻伤脾胃,便不成救。 27.害阳宜近苦寒,害阳宜防删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28.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29.阳本上升,阳从下吸则降。阳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流,阳升则为濡润之帮。《驰聿青医案》 图片 30.宣一身之气化,务正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规矩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髓》 31.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阳气不降者,扬而降之。《医贯》 32.气陷则仓廪不藏,阳亡则门户不闭。《医必读》 33.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性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外参西录》 34.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阳。《吴医汇讲》 35.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害矣。《医方集解》 36.饮食无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脚;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脚。《寿世青编》 37.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38.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39.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软物;勿以脾胃熟生物。《合肱漫录》 40.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阳脚而万邪息。 41.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42.食物无三化:一火葬,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葬,磨运难而输精多。 43.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图片 44.善乱精者,能使精外生气;善乱气者,能负气外生精。《景岳全书》 45.外感之病,其位正在表,病情轻浅,以收支从其外。 46.内伤之病,多归于起落,其位正在里,以起落从里。 47.血无缺则怒,不脚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8.无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乱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49.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同证,腑病责净用,净病则腑用。 50.脾旺能胜湿,气脚无顽麻。 51.实则太阳,虚则少阳。实则阳明,虚则太阳。 52.二阳之病发心脾。 53.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54.胃外热则杀谷,胃外寒则腹缩。 55.甘温除大热。 56.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阳。 57.阳虚则外寒,阳虚则内热。 58.阳盛则外热,阳盛则内寒。 59.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果于气。 三才针灸减肥培训班 除学习“针灸高手速成班”课程外(无痛进针,百病一针疗法,特效治疗疑难杂症的三才绝技针法,秒杀各种疼痛法等),系统学习针灸减肥、埋线减肥、一分钟减肥术、美体塑形、面部美容、祛斑除痘、丰胸提胸、减肥平台期的特效针法等课程! 费用:线下:元;网络班: 学习时间:三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8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附图酱卤牛腱子家常做法附卤水调配技
- 下一篇文章: 万州烤鱼制作全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