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华夏,万古如长夜!

——《世界是红的》

有一次,我们到农村亲戚家,经过凤凰山路时看到亲戚在公路两旁挖东西,就把车子停下来跟他打招呼,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挖南姜(即高良姜)。原来这些南姜是他几年前就种下的,种这些南姜平时都不必去浇水,让它自然生长。他今天有空,就带着锄头来挖一些回家作煮汤配料。看到我们来访十分高兴,就要我们带一些回家,说这些种的时间长,土生土长没有加什么肥料农药的。我们拿回家煮东西作配料,确实感觉味道更胜一层。

有位朋友在归湖开农家庄——科美生态园,我们有一次去生态园游玩,他母亲看到我们这些城市来的朋友,就自己到山坡上挖了很多南姜送给我们。说这些南姜他们种了几年,它们自由生长,并吸收了天地自然精华,不仅口感好,还能健康养生。

这两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让我对南姜(高良姜)有了更深的认识,南姜是亦药亦能养生的食材,它可以作为食物来食用,又是一种难得的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药物,在这里也详细为大家说说其作用,以及我们潮州如何把它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一、南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南姜又称大高良姜、暹罗姜,性味辛,热。归脾、胃经。味辛,性温。具强烈辛辣气味。能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南姜功效和作用表现在:

1、调节胃功能。其水煎剂能强烈抑制胃肠推进运动,但又可促进胃排空。高良姜、吴茱萸1:1混合液有抗大鼠应激性溃疡,抑制胃运动,降低胃张力,减少收缩幅度,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

2、调节肠功能。其水煎剂有兴奋肠管的作用,能对抗阿托品、肾上腺素引起的肠活动,其作用为通过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而兴奋肠管。高良姜又含抑制组胺所致肠收缩的物质,能使兔肠张力和收缩幅度明显抑制,表现有类似阿托品样的作用。

3、抗胃溃疡。其水提物能明显对抗水浸应激性溃疡,可预防致坏死物质所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损伤。

4、促进胃液分泌。其浸出液灌胃有刺激胃酸排出量增加的作用,在灌注后3小时内,总酸排出量为对照组的3倍,同时,动物呕吐增多,胃液中黏液增多。

5,有抗衰老的作用。经常吃南姜的人,可以有效抗氧化,让人看起来更加年轻。同时,还能起到抗癌的作用,平时在菜里放一些南姜,可以将体内的癌细胞杀死,预防癌症。

二、南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效果?

毫不起眼的南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效果呢?原来经研究发现,南姜根茎含有芦苇姜素(Galangin)、山柰素(Kaempferide)、擗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和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南姜的辛辣成分为芦苇姜酚(Galango1)。

三、南姜古籍记载。

良姜市场上销售分为大良姜和小良姜,南姜又称大高良姜,中药书上记载的一般指小良姜。

1、《本草求原》记载:高良姜治脚气欲吐,目卒赤,头痛,风冷痹痛。

2、《本草拾遗》记载:高良姜下气,益声。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

3、《本草图经》记载:高良姜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4、《别录》记载:高良姜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5、《百一选方》逡巡散记载:高良姜治风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颊肿痛:良姜一块(约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为末。以手指点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臾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

6、《本草正义》记载:高良姜大辛大温,洁古谓辛热纯阳,故专主中宫真寒重症。

7、《续本事方》记载:高良姜治诸寒疟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为末。每服三钱,雄猪胆一个,水一盏,温和胆汁调下。

8、《本草求真》记载:高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若伤暑泄泻,实热腹痛切忌。此虽与干姜性同,但干姜经炮经制,则能以去内寒,此则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

9、《百一选方》记载:高良姜治心脾痛: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调下。

10、《广东中药》记载:高良姜治寒疝湿痹。

11、《滇南本草》记载:高良姜治胃气疼,肚腹疼痛。

12、《千金方》高良姜汤记载:高良姜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服,若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

四、南姜茶止腹痛。

南姜也可以用来煮茶,取南姜片20克洗干净与水2千克一同置入锅中,先以大火煮滚后改转小火熬煮45分钟,将南姜片过滤,依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亦可不加糖),放凉后即可饮用。有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症状的朋友,可以做成南姜茶,暖暖的一杯南姜茶喝下去,可以起到温脾胃、驱寒气的作用。

五、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症。

据《本草纲目》记载,南姜以三年姜为上品。中医药典《医宗金鉴』更表示,南姜针对鼻子过敏、鼻窦炎、过敏性体质有改善的良方。另外,它还具有治疗腹胀、食物中毒、花斑癣及由各种细菌产生的皮肤病等功效。

六、南姜被人们广泛使用。

古埃及时代,南姜被用作为烟熏材料。中古世纪时在欧洲,被做为药材与辛香料使用。直至今日,南姜仅馀潮汕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仍在使用,其他各地已经极少得见。

良姜在南亚、东南亚人们使用较多,高良姜粉是印度人必备的烹饪香料之一,在西式料理中与圆葱、辣椒、柠檬等搭配,加入鱼、贝类海鲜中(如制作金枪鱼沙拉)祛除食物腥味。其是熬制泰式冬阴功汤的必备调味料。高良姜的根茎除去根须和磷片后可以入药,性温味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散寒等功效,用含有高良姜粉的盐水漱口,还可治疗牙龈肿痛。

七、我们潮州人把南姜用得淋漓尽致!

在我小的时候,当时物质十分紧张,我们每餐并不象现在这样大鱼大肉,很多时候都是用杂菜来送白粥,而这些杂菜很多是离不开南姜的,我从奶奶口中听得最多的就是南姜或者南姜麸(末),因为这些是做橄榄糁的最好食材。可以说,我们潮州人把南姜用得淋漓尽致,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潮州人每年“增”橄榄糁。

南姜麸就是南姜末,但质地坚韧,纤维木质化明显,食用时往往要用石臼加盐锤成细末,这就是南姜麸了。南姜麸可以晒成干品使用,但即锤鲜食的味道才浓郁。将南姜麸与青橄榄一起在石臼捣破腌制,称为橄榄糁。

我奶奶每年都要买很多橄榄,用石臼把南姜“增”(锤)成南姜麸,有时几乎满满一石臼的南姜麸,再加些盐,加入橄榄捣破腌制,就成了橄榄糁,并装在一个大缸里。橄榄糁可即食也可久放,有时橄榄糁没有办法一年吃完,放久了的橄榄糁变成老橄榄糁,它的味道更好。可作为煮鱼的辅料,对去除淡水鱼的土腥味尤其明显。

(二)潮式卤味关键是南姜。

良姜主要用于烧、卤、煨等菜肴,在中餐里应用不多,唯独粤菜系中的潮汕地区最常用,在粤菜的行话中甚至称其为“潮汕姜”,可见是潮汕的代表食材之一了。潮式卤味素以味浓香软著称,关键是卤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良姜,因此良姜也是潮式卤水中定味的法宝,这是与其他地区卤水的重要区别。

(三)牛腩汤和潮州牛杂粿条离不开南姜。

南姜又被称为潮州姜,是一种混合型的辛香料,除了强烈的姜味,还具有肉桂、丁香和胡椒的香味特征。有了南姜之后煮牛肉实在是太简单了,只需将牛腩、牛筋过水,然后与南姜一起慢火炖煮至烂就行了。上桌前将南姜弃去,加生抽和少量味精调味,也可加点白萝卜块,就是一锅香味十足的牛腩汤了。

街头的一碗牛杂粿条也会洒上一缕南姜末调味,这些被人们热捧的潮州牛杂粿条之所以出名,与其在碗中加入大量南姜末也不无关系。

(四)“三渗酱”等酱料与南姜麸。

潮州独有的酱料“三渗酱”就是由南姜麸、梅羔酱和白醋三者渗合而成的,味道非常特别,集酸甜苦辣咸五味于一身,三渗酱旧时常用于蘸生鱼片。

其次,南姜粉是“五香粉”的原料之一。将南姜麸加白醋和白糖,称为南姜醋,是潮菜常见的酱料,多用于牛羊等膻臊味较浓的肉食。

八、南姜食用注意事项。

多吃南姜对身体有好处,不过,南姜是辛辣的食物,在食用时还是必须注意适度。《云南中药志》记载:胃热者忌服高良姜。《本草经疏》记载: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痛,法咸忌之。所以不爱吃辣的人,或者不经常吃辣的人,要少吃,或者避免直接嚼碎吃,以免因为过度刺激对肠胃造成影响。而阴虚有热者忌服高良姜。

(声明:以上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工作室删除。)

亦药亦养的食材(2):咖喱饭不仅美味,而且健康!

亦药亦养的食材(3):能温胃的“小茴香”。

亦药亦养的食材(4):大学生珍爱的鸡肉豆腐枸杞汤。

潮州小食隐藏养生密码(21):怀念大年三十晚煎炸“油堆”的氛围。

谁是替罪羊(5):糖类是糖尿病的“毒药”吗?

谁是替罪羊(3):痛风的罪魁祸首不是你体内的“尿酸”!。

生命的智慧(6):为什么“青霉素”没有被我国医生发现?

腹部自有乾坤(13):请你使用简单的腹部按摩自我治疗。(很实用的)

陈伟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pz/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