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张治疗脾胃病的ldquo常用效方
01 瓜蒌薤白半夏合二陈汤 瓜蒌薤白半夏合二陈汤,药用瓜蒌(习惯用瓜蒌皮仁)、薤白、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具通阳宣气、和中降逆功效。如挟有风寒则加苏叶、防风;挟暑则加香薷、藿香;挟湿则加青木香、佩兰、厚朴;挟有燥火则加焦山栀、淡竹茹;兼湿困气滞则合平胃散;若兼有胃热则加蒲公英、胡黄连;若兼有胃寒则加桂枝、吴茱萸;若挟食滞则合保和丸。02 五花芍草汤 据叶天士轻剂调拨气机经验,选用玫瑰花、佛手花、绿梅花、白扁豆花、厚朴花、白芍、炙甘草组成。以五花清轻宣化,调和脏腑,升清化浊。其中玫瑰花解郁疏肝,佛手花芳香行气,绿梅花平肝和胃,白扁豆花益气健脾,厚朴花苦温燥湿,合芍药、甘草柔肝和中,缓急止痛。全方具疏肝理气,芳香醒胃功能。适用于阴虚气弱,运化失司之证。03 丹参良附小金瓜散 由丹参饮、良附丸及小金瓜散加味而成。药用丹参、檀香、砂仁、高良姜、香附、小青皮、瓜蒌皮仁、鸡内金、乌药、制半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消滞的功用。适用于气滞脘痛。若腹胀者,加厚朴、地枯萝;便秘者,加火麻仁(阳虚寒体加半硫丸),脘痛阵发或痉挛者,加九香虫、八月扎;脘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泛酸多者,可酌加海螵蛸、浙贝母;气滞血瘀而有少量出血者,可加蒲黄、五灵脂、侧柏炭、山茶花、玫瑰花以消瘀止血止痛。04 乌梅安胃丸合良附丸蜜剂 取乌梅安胃丸30克,良附丸15克,捣碎;加入白蜜60克,用滚开水泡后热服。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气滞脘胁剧痛不止者。05 蒲乳清胃汤 药用蒲公英、羊乳参、无花果、玄参、白芍、炙甘草、生地、陈皮、竹茹、黄芩组成。具有清胃润燥,和中止痛的功效。兼燥热便秘者,加大黄或更衣丸;若肝郁化热,口苦烦躁者,加丹皮、决明子、钩藤或胡黄连、龙胆草;若胃热而兼有呕血者,或黑便干燥,可先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清热降下、凉血止血。 06 加减乌梅安胃汤 本方从《伤寒论》方化裁而来。由乌梅、桂枝、川椒、干姜、黄连、木瓜、生白芍、陈皮、炙甘草、吴茱萸、生麦芽组成。为酸苦甘辛,刚柔寒温并用的平治之剂,具有理肝醒胃,和中降逆的功效。适用于萎缩性胃酸缺乏者。07 吴萸理中汤 吴萸理中汤为《伤寒论》理中汤、吴茱萸汤合方。药用吴茱萸、党参、白术、炙甘草、红枣、生姜(或干姜)。具有温补中气,升提陷阳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而偏于中寒的患者。升葛补中合清震汤 升葛补中合清震汤,由升麻、葛根、白芍、炙甘草、党参、苍术、茯苓、柴胡、黄芪、荷叶组成,具有补气举陷,和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而以中虚为主者。建理汤 本方为黄芪建中、当归建中、附子理中之合方再加甘松、天仙藤而成。具有温中止痛,补气益血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之脘腹痛。若出血断续不止可用琥珀粉、参三七粉、饴糖、白蜜,开水冲服,扶元止血,消瘀止痛。 若出血量多,肢冷,汗出,舌淡,脉迟者,可用参附汤(别直参、参三七粉、淡附子)或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淡附子、炮姜炭、炙甘草)加黑锡丹,以回阳救逆、固脱止血。10 加减沙参麦冬汤 方由增液汤、沙参麦冬汤、芍药甘草汤、橘皮竹茹汤化裁而成。药用玄参、麦冬、生地、北沙参、无花果、白扁豆、炙甘草、白芍、陈皮、竹茹。具有养阴润燥,和中降逆的功效。适用于久病有虚热者。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 本方由《金匮》麦门冬汤、大半夏汤、大黄甘草汤变通化裁而成。药用麦冬、半夏、北沙参、生姜、炙甘草、白茅根、红枣、白蜜、生大黄、参三七粉组成。具有降逆止呕,通下逐瘀之功效。12 加味旋覆代赭石汤 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红枣、蒲黄、五灵脂、蜣螂虫、杜红花组成。具有和中降逆,祛瘀消癥的功效。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养生内容,如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往期回顾 《每日识一味中药——黑豆》 《小儿脾胃不和?推荐2款儿童养胃健脾粥给您》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普惠堂 服务号(预约服务)订阅号(科普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10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几道水果食疗方,清热润肺,缓解燥热咳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