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干姜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260203038414659&wfr=spider&for=pc 干姜 干姜的模样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冬季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切厚片或块,生用或炒炭用。 干姜的功用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1.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感寒腹痛”,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伤寒论》);亦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治寒邪直中脏腑所致腹痛《外台秘要》;治胃寒呕吐,常配高良姜,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者,可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治中寒水泻,可单用为末服,亦可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 2.亡阳证,肢冷脉微 本品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伤寒论》)。正如《本草求真》所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3.寒饮喘咳 本品辛热,入肺经,善于温肺散寒化饮。治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煎服,3~10g。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生姜干姜炮姜 ·生姜:解表药,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南星毒等功效。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干姜:温里药,性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是将生姜(一般选老姜)晒干或烘干而成,其温热之性仅亚于附子。 ·炮姜:由干姜经过炮制而来,其性味、功效与干姜同,但辛燥之性减弱,温里的作用变得缓和而持久,并且可温经止血、止痛,也可用于妇产科。干姜除制成炮姜外,还可制成姜炭,具有温经止血功能,多用于虚寒性出血。 古籍摘要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本经》 “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别录》 “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日华子本草》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刘振启,刘杰.中药“干姜”的传说与鉴别[J].首都医药,,20(07):52. [4]佳益申.生姜、干姜和炮姜的应用区别[J].农村新技术,(12):62. “针灸知名专家白鹏教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10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跟中医名家刘渡学习治疗胃痛病十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