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指导慢性胃炎的调养
山东大医院中医科张锡凤主任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了更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茶饮调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治疗症状轻微的慢性胃炎,也有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现介绍几种慢性胃炎的茶饮调养方及制作、服用方法,可供慢性胃炎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生姜红糖饮 鲜生姜5片,红糖适量。 将生姜洗净切片,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10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匀,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温中和胃,散寒止痛。 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之人。因中焦脾胃阳气不足或冷饮内伤,阴寒郁结所致的胃脘部疼痛不适。同时,该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在冬季受寒后饮用,除可温中散寒外,并可散全身寒气,预防感冒。 脾胃虚弱患者可长期饮用,每日2~3次,餐后服下,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受寒者应在受寒后尽快服用,频频进服,待症状缓解后停服。 糖尿病患者忌服。 暖胃茶 生姜5片,高良姜5克,紫苏叶3克。 将生姜洗净切片,与高良姜、紫苏叶同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5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温中散寒,降逆和胃。 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之人。用于外寒寒饮所致的胃寒不适,嗳气、呃逆。 服法同生姜红糖茶。 饮用过程中出现口干舌红、口腔溃疡、咽干燥痛及大便秘结者停服。 陈皮山楂茶 陈皮5克,生山楂5克。 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理气和胃,消食导滞。 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于饮食不节后引发的胃脘部胀闷不适,不思饮食,食少早饱。尤其适用于进食大量肉食后引发的消化不良,有去油腻、开胃的效果。此茶长期服用兼可降血脂。 代茶饮用,每日2~3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慎用。 玫瑰佛手茶 玫瑰花3克,佛手5克。 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肝胃不和之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嗳气少食。可用于情绪变化所致的胃脘胀闷不适,嗳气打嗝及喜叹息,可顺气疏肝。 代茶饮用,每日2~3次。不拘时温服。 佛手茶 鲜佛手20克,或干品佛手10克。 将佛手切丝或制成粗末,以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待温后即可饮用。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用于肝胃不和证。适用于肝胃失和所致的胃脘胀痛及胃肠神经官能症。 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健胃茶 黄芪6克,大乌梅1枚,炙甘草3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盛有约毫升水的锅中煮沸约5分钟,放凉后代茶饮用。或将所有药味以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适用于脾胃虚弱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此类患者常伴有饮食量少,手足不温,神疲易倦等。 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高血压患者忌服,忌用铁锅煎煮。 红枣洋参饮 西洋参3克,红枣2枚。 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健脾益气,养阴清热。 适用于胃阴不足证。用于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部隐痛,胃内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干,神疲乏力。 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每日可将泡饮后的西洋参片及红枣嚼服。 麦冬二参茶 枸杞、麦冬、太子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青果、生甘草各6克。 以上七味共研粗末置杯中,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养阴益胃。 适用于胃阴不足证。胃脘部隐隐不适,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可用于胃酸分泌减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理。 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舌苔厚浊偏腻的患者忌服。 山东大医院中医科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大原因带你解读为何肚子总是发胀
- 下一篇文章: 岭南方之香口百惠茶疗方治疗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