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公添顺“武德将军”

元大德年间,有一位鄂西施州安抚使覃友仁,出兵抚澧,大德四年(年),在今石门北乡开金鸡关,立台宜寨。他的孙子覃添顺。自幼聪颖过人,身长一丈二尺,英俊魁梧,声如雷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年轻时,便行侠仗义,被众人推举为台宜寨主。后来,红巾军起义,他积极响应,集练义勇十余万众,战守腹地,杀鞑子,倡民权。朱元璋建立南京顺天府政权后,他挥师勤王,策应朱元璋大军,在汉阳、岳州、武昌等处与陈友谅军奋勇拼杀,建立勋功。洪武二年三月,添顺被朱元璋颁布诰命,封为武德将军,允置天平千户所,授守御正千户之职,军政一体,世守边关。洪武五年,朱元璋再颁圣旨,谓天平千户所之“天”与“天子”的“天”相忌讳,故瑜旨改“天”为“添”。

添顺受封之后,废台宜寨,大兴土木,在现在的所街留驾坪,东临渫水,后枕后宜,新建千户所城堡。占地百十余亩,城墙高二十丈,周围三百八十丈。所建署衙威严,城内设大堂、二堂、迎宾馆、东西议事厅、承贞百柱楼、思荣牌坊、奉天祠、鼓乐楼、讲艺楼、乐训楼、接官厅、演武厅,左右前后中内军营房,十分豪华。城堡头门上方高悬魏国公徐达题写的“公侯干城”斗字金匾。旁出金牌对联:一泓渫水绕门澜甲兵尽洗,万叠云山坚保障蛮豹率从。可见当时之壮吞河山的雄伟气势。

后来,翻阅石门县第一部清.同治《石门县志》,发现有这样的记载:“添平千户所,在北乡万山之中,为湘鄂西边军政所在地。覃氏世居其地,历时年,辖疆域平方公里,统二关十隘(即今之湖南石门县新关、湖北五峰县渔洋关及鹞儿、龙溪、长梯、磨岗、遥望、石磊、忠靖、渔洋、走避、细沙等十隘)。明初,覃添顺会同唐、郑、陈众姓,召集义勇,楚除保聚。效用于徐丞相部下。洪武二年()奏准覃添顺授添平所千户之职,诰命武德将军,统土军十万余众,隘官百户十员。兵不仿农,农不废兵,自备衣粮军械,把守中建、中峒、散毛、蜡惹、大旺、木栅、金峒、唐岩、卯洞、漫水、容美、桑植等十八蛮要地,为荆澧松宜之要冲,石慈桑永之藩篱。”康熙《九溪卫志》也作了详尽记载:“其本地方,东抵澧州界,南抵九溪、慈利县界,西抵各土司界,北抵渔洋关、长阳、松滋县界,四至周围千数百里,此形势之大略也(本志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初,诸司改土归流,卫所俱裁。添平所于十二年()献土,被湖南、湖北各县分割解体。恩于所、隘官世袭,改千户为千总,百户为百总,考试纳粮在石门,承袭事宜由澧州。

据《覃氏族谱》记载,添顺将军一生戊守边关,首识真主,不待诰命,执土归附,择君而仕;荣膺诰篆,奄有兹土,设立所隘,控御五溪之蛮,抚馁部伍,授百户旗役,以辑边土;奉命征讨,屡著奇勋,洪武辛亥克覃垕、田大;壬午克上下酉州、招谕铁门关答谷聚种;遣子文孙,克笃父志,洪武甲子平容美叛夷唐大孙,庚午克叛逆宣慰夏得忠。一生境土安然,夷俗少变,逮续诰命;请吏于朝,载赐圭爵,荣其子孙,光照史册,

明弘治皇帝首辅大臣、礼部尚书兼文焉阁大学士李东阳,亲笔动手为添顺将军撰写了长篇墓志铭,对其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赞其为:“天挺豪杰,忠孝大伦,乃文乃武,世德流芳,永保厥绪。”

数百年来,添顺将军在石门、慈利、桑植、永顺、鹤峰、五峰、荆州、澧州、松滋、长阳一带久负盛名,万人仰慕。先辈们说:将军死后化而为神,“毕兹卡”人都尊称他为“七里公王”,视为湘鄂土家人的共同领袖。长期以来,凡是有土家人的地方都建有七里公王庙,供添顺将军神像。其墓地,每到过年过节,络绎不绝的毕兹卡人前往祭祀拜谒,不论男女老幼,抬着全猪全羊,成群结队,跋山涉水,前来瞻仰。其热闹景象,可以想见。人们缅怀祖先功德,发思古之幽情,念民族之团结,想国家之兴盛,伴随鼓乐,唱起饱含浓郁民族民情的土家山歌,跳起毕兹卡人的传统舞蹈。山歌水笑,使寂静的陵园,顿生无限情趣。

流传着一段离奇的传说

关于添顺将军死后丧葬流传着一段离奇的传说。安葬将军的这座山离添平千户所府衙有十多华里远,隔山隔水,交通不便,且当时山上森林茂密,罕无人迹。要将其葬于此处,路之遥山之险可想而知。老辈们说:将军逝世后,其易氏夫人吩咐家人遍寻各地有名的阴阳先生选择风水宝地。最后请来了蜀中极为著名的苟兆阳先生。这苟先生穷毕生之精力研究八卦地理,神目如电,上穷碧落,下尽黄泉,所察之地,山川形胜,子孙福禄不可限量。苟先生一连十数日踏遍了将军所辖域地的千百数里山川,最后终于发现了这片山地。他在山中转来转去,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他终于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将军安息此处必给覃氏土家人送来绵延不绝的香火,代代相传的富贵福禄。忧的是,此地属上天青龙盘踞之所,一旦自己点了真穴,龙庭震怒,必遭雷劈之祸,性命攸关。是夜,苟先生辗转难眠,思虑如不将这一神灵之地荐给将军作长眠之所,不仅有愧于将军家人的恩德,更有愧于将军之亡灵。于是,他唤醒自己的徒儿,悄悄嘱咐道:“明天我要把查到的风水宝地推荐给将军的家人,只是点了真穴,我将遭天打雷劈。要保住性命,只有逃到铜锅寨神庙里的大铜钟下才能躲此劫难。从墓地到铜锅寨神庙有二十里地,为赢得时间,我不便明告他们真相。你要记住,我放长衫的地方就是真穴,等我到庙之后方可告之他们。”最后他还告诉徒儿,添顺已为神,下葬之时须有头顶铁锅之人、鲤鱼上树之举方为大吉大利。不料隔墙有耳,苟先生一番密嘱早已被将军属下的探子偷听,即时上报易夫人。夫人惊喜之余,即刻暗地里吩咐办理。

第二天,苟先生带着将军家人踏山看地,转了一圈后,突然埋怨天气太热,脱下长衫,丢于地上,借口脱身离去。添顺家人见先生长衫落地,知已点真穴,即刻传令出殡。这时,晴空突变,乌云翻滚,狂飚忽来,天地一片昏暗。住在山下不远的百姓见这千年荒野突然来了无数官兵,忙忙碌碌,十分惊奇,都走出家门想看个究竟。这时风雨大作,一个在铁匠铺里打造了一口新锅正往家赶的中年人赶紧将锅顶在头上,一个刚从渫水河打鱼上岸想看热闹的小伙子急忙把鱼篓挂在树丫上避雨。见有头顶铁锅之人,鲤鱼上树之举,探子急刻报给山上主葬之人。易夫人见果有奇事,甚感惊讶,急令下葬。棺柩刚入墓坑,天空一道闪电,一声惊雷,山崩地裂。可怜逃到半路的苟先生顷刻毙命。

至今在添顺墓前方不远处立有一块“苟兆阳先生之墓”的麻条石小墓碑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

添顺公祖墓

覃家衙门添平土司衙门

所街衙门建于所街乡留驾坪村。朱元璋建国,覃添顺归明,洪武元年(公元年)受封颁给印颗,设置添平所。大堂为砖木结构,中为木柱,周砌砖墙,柱粗2.17米,尚有一分凿直穿小方孔。全部屋顶,以方砖铺面,后再瓦覆,脊顶用空心塑花窑砖压脊,再盖半圆扣今隼塑花砖,工艺精巧,设计完善,前塑如刻花条石,故民传:“所街衙门,麻条压脊,鲁班每百年下凡整修一次。”

“添平所”土司衙门,通称所街衙门,民谓覃家衙门,建于所街乡留驾坪村。朱元璋建国,覃添顺归明,洪武元年(公元年)受封颁给印颗,设置添平所。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载:“添平,古三苗地,汉曰天台,唐曰五溪,宋曰龙阳,元曰天平,明洪武时改‘天’为‘添’,建所署守御边陲。明兴,有覃添顺内附,受封武德将军,添平千户所土官正千户,调征有功,朝迁旌赏,开设守衙所,隘,恩予世袭。大约覃氏自添顺以前世膺武职,代有多功。至添顺而益显,为添平始建之祖,故今谈者独举添顺云。其属地有土官千户三员,汉官居千户二员,十隘土官户十员,汉官百户一员,镇抚一员,吏目一员,通把五员”。一应杂徭免征,以资无俸无粮之官军,自备器械,把平守施州、施南、中建、上峒、中峒、下峒、东乡、散毛、蜡惹、蜡壁、大王、木栅、金峒、唐崖、卯峒、漫水、容美、桑植十八峒,控制诸苗关,为荆、澧、松、宜之要冲,石慈、九、永之藩蓠。添平原隶属常德卫,洪武二十二年(公元年)置九溪,永定二卫,添平所改隶九溪卫。

添平所,建筑宏伟,原所署在磨岗隘南邓坪富台堡。因覃添顺宗富台,堡为覃筑,故名。后从今所街瓦店头,寨坪、新关、夏家峪,后迁今所街留驾坪。台宜后枕,渫水前带,上为苗蛮之咽喉,下为岳澧之屏障。元末,置土司守御,土城周三百八十杖,高六尺,土门一座,明授千户,领两关十隘,清雍正八年(公元)年诸司土归流。千户改成千总,百户改称把总。所署有大堂五间、二堂三间,前设仪门、头门,有石柱永贞楼。明正德九年(公元年),华阳王为堂题匾曰“光裕”,并撰序文,书《画堂春》词以赠,词为:“风清细柳令飞霜,干戈洗净边疆,华堂新蒰焕文章,山水争光,画栋晓凝甘露,珠帘绿映垂杨,光裕格后和庆长,忠义流芳。”题对楹联:“统十隘七里军民,大公无我;司九夷八蛮之锁钥,与国同休。”横额为“天下为公”。全署另有奉先祠、文会堂、讲艺楼、守训楼、听事厅、监狱所、思荣牌坊、月墀、内五营舍、接官厅、鼓乐楼、甬墙、东西辕门、演武厅、外五营舍。清末时仍存大堂。

大堂为砖木结构,中为木柱,周砌砖墙,柱粗2.17米,尚有一分凿直穿小方孔。全部屋顶,以方砖铺面,后再瓦覆,脊顶用空心塑花窑砖压脊,再盖半圆扣今隼塑花砖,工艺精巧,设计完善,前塑如刻花条石,故民传:“所街衙门,麻条压脊,鲁班每百年下凡整修一次。”由此民间传说可见工艺水平。

所街衙门,是土家族与汉族兄弟建立统一明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标志。石门原为少数民族丛居地带,近百年来,长期共存,风俗习惯,逐步合一,思想文化互相影响,民族隔阂不断消除。石门境里覃、陈、郑、唐、向、田、万、刘、赵、张、贾、胡、蹇、庹、谭、彭、黄等明前定居的各姓均为土家族,而这些土家族意识已很淡薄。解放时,添平所大堂仍完好无损,土改时被分给两家无房农民,70年代初,古建尚在,后两住户另修新房,将所署拆除。至年冬全部拆完,故址只剩门顶石一方,上刻“天下为公”四字,走笔苍劲,亦为可贵文物。

威震湘鄂西武陵山

添平千户所二关十隘

霸权一时,威震湘鄂西武陵山地区的添平千户所管辖的疆域辽阔。唐宋时期,添平覃氏先世主要驻防川鄂的瞿塘、施州、忠建等地带;元朝初、中时期,添平祖先覃友仁通过追寇征剿,从忠建不断东移,重点驻防在今长阳、宜都等地;元末明初时起,添平千户所先世覃友仁、覃绪祖的辖地重点移驻石门西北部。初驻金鸡关,即今维新镇覃家山;再移富石堡台,即今磨市镇邓坪村;后移添平所,即今所街乡留架坪。成为湘鄂边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塞,领地达多平方公里。康熙《九溪卫志》载:“其本所地方,东抵澧州界,南抵九溪、慈利县界,西抵各土司界,北抵渔洋关、长阳、松滋县界。四至周围千有数百余里,此形势之大略也。

把守施州(驻地今湖北恩施市)、施南(驻地今湖北宣恩县城珠山镇)、中(应为“忠”)建(驻地今湖北宣恩李家河)、中峒(驻地今湖北来风沙道沟)、上峒(驻地今湖南桑植利福塔)、下峒(驻地今湖南桑植洪家关西)、蜡惹(驻地今湖南永顺王村)、蜡壁(驻地今湖北来凤旧司)、大旺(驻地今湖北来凤大河坝南)、木栅(为误记,即木册长官司,驻地今湖北宣恩板栗园)、金峒(驻地今湖北咸丰黄金洞)、唐崖(驻地今湖北咸丰尖山北)、卯峒(驻地今湖南桑植温塘茅岗)、漫水(驻地今湖北来凤漫水乡)、容美(驻地今湖北鹤峰县城容美镇)、桑植(驻地今桑植县城澧阳镇)等十八峒,控制诸苗关,为荆、澧、松、宜之要冲,石、慈、九、永之籓篱”。

添平所管辖区域的机构建制主要为“两关十隘”。清《嘉庆澧志举要》载:“守御添平千户所,辖二关,曰新关、渔洋关。隘十:曰鹞儿隘、龙溪隘、长梯隘、磨岗隘、遥望隘、石磊隘、忠靖隘、渔洋隘、走避隘、细沙隘。”

二关

新关:位于湘西北澧水和渫水交汇处,距今石门县城7公里,是城区通往石门西北腹地及湖北鹤峰的咽喉之地。辖今湖南石门县新关镇、皂市镇。由覃、陈、唐三姓百户驻军把守。一队在新关申坪(即今县城岩门口渫水“将军渡”西岸申坪村),二队在新关东溪峪、西溪峪,三队在新关覃家台。

渔洋关:位于湖北古长阳之南境的渔洋河北,现五峰县东部渔洋河中游上端的河谷中。“相传以盛产鱼、羊得名”。古遗址当在今渔洋关镇以南的城墙口村。据《长阳县志》载:宋代设“鱼羊寨”在其关南城墙口村一带。元时设关,置巡检,以备土司。因紧靠渔洋河,故名渔洋关。由覃氏家族的覃志兴把守。

罗坪乡长梯隘村百户寨

十隘

1、鹞儿隘:东抵磨家山、南抵铁炉坪、西抵剩头、北抵梅山。即今辖的原安溪乡、泥沙镇、桑植白石乡。正百户唐武。

2、忠靖隘:东抵黄石江、南抵乒乓崖、西抵容美司、北抵石梁司。即今辖的原太平街乡。正百户陈祥。

、磨岗隘:东抵细沙隘、南抵走避隘、西抵龙溪隘、北抵渔洋隘。即今辖的原磨岗隘镇。正百户唐宗源。

4、渔洋隘:东抵石磊隘、南抵水晶司、西抵山羊隘、北抵长阳界。即今辖的原南坪河乡、五峰县渔洋关西南部。正百户邓天礼。

5、龙溪隘:东抵走避隘、南抵慈利界、西抵永顺界、北抵麻寮所。即今辖的原商溪乡西北部、九伙坪乡。正百户郑礼英。

6、遥望隘:东抵澧州界、南抵细沙隘、西抵渔洋隘、北抵落村。即今辖的原瓜子峪乡、燕子山乡、新铺乡部分。正百户曾伏孙。

7、石磊隘:东抵遥望隘、南抵走避隘、西抵细沙隘、北抵茶溪。即今辖的原阳泉乡、袁公渡乡。正百户宋天荣。

8、走壁隘:东抵新关、南抵慈利县界、西抵龙溪隘、北抵石磊隘。即今辖的原商溪乡官桥、望羊桥乡、白云桥乡。正百户王添宝。上述两地领辖部分在慈利县。古有“坐镇石门,控制慈利之说”。

9、长梯隘:东抵磨岗隘、南抵桑植界、西抵铁炉坪、北抵五峰。即今辖的原原罗坪乡、安溪乡部分、中岭乡、南镇、桑植白石乡。正百户覃拳。

10、细沙隘:东抵八峰山、南抵遥望隘、西抵麻寮所、北抵独杉树。即今辖的原渡水乡、维新场镇。正百户伍祖珠。

官茶园“添平千户所”私家茶园

官茶园原为石门土司“添平千户所”私家茶园,故名“官茶园”。据考证,覃氏先祖覃友仁率兵追寇至石门金鸡山,遂为添平之祖。传至覃天顺,值元未天下大乱,民无所主,众推顺公为太宜寨主,招集义兵,战守腹地,平定判夷。期间,在渫水源头的龙门出水附近,建了大片的茶园,初为士兵练兵时解渴和取茶叶汁消炎解毒之用。后因茶叶口味醇厚、鲜爽,清香怡人,土兵喝后神清气爽,士气大振,连打胜仗,被土司定为私家茶园。明太祖定鼎后,顺公纳土称臣,又因纳粮贡茶助剿有功,洪武元年(年),封顺公为“正千户武德将军”,统辖十隘七里,子孙世袭其职。清雍正十三年(年),添平千户所笫十八任土司覃庆永自愿改土归流,缴出方印、兵器、户册、田地,奉贡“官茶”,被朝廷认为通达时务,获赏晹“世赐千总”职,至清亡袭止。

添平千户所改土归流后,官茶园从私家茶园逐步走出大山。为解决山民肩挑背负运茶之苦,同治十二年(年),当地贤达李朝玺、张修才等领头捐款,凿通了龙门出水经金家河、江坪河至宜沙河(今壶瓶山镇)的水路,修通了官茶园经凉伞寨、操军坝至湘鄂边界南北镇的骡马路。这两条路为石门县境内最早的茶马古道。茶叶和农产品开始在这些古道路上流通,成为大山深处山民的谋生之路。为表彰李朝玺等人捐款凿通水陆道路之功,两湘道台黄伯厚专程前往巡察。当地乡坤为其奉上热气腾腾的“官茶”,顿时满屋弥香,让旅途劳顿的黄道台神清气爽。品尝、夸赞之余,将“官茶”取名为“贡清山茶",令乡坤将此地今后所产茶叶一律上贡给朝廷官员品用,“官茶园”由此而名芳十隘七里。

官茶园位于神秘的北纬0度,石门县西北部大山区壶瓶山镇天坪村境内,属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与壶瓶山镇鼓锣坪、水田、李坪和南北镇的金家河等村接界,面积多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人口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山峦起伏,翠峰叠嶂,佳木葱茏,云海缥缈,土壤呈弱酸性,含硒丰富,远离工业污染,水质纯净清澈,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优质茶叶生长的最佳环境。

官茶园距渫水源头的龙门出水景区1公里、距南北镇25公里、距壶瓶山镇60公里,境内重峦迭峰,悬崖处处,群山巍峨,怪石嶙峋,溪河交错,沟谷幽深,老茶树如翡翠妆点,云雾绕似白练横空,集险、峻、奇、秀于一体,山、水、洞、云于一身,步步有景,处处有画,茶香四溢。天平头、尤眼子、斗撮囗、唐明塔、老官铺、滴水洞、望日台、衙基天梯、玉兔下金河等荟萃成千山起伏,群峰攒动的惊世美景。“贡清山茶”在这个云梦如烟的深闺茶乡里隐藏着,虽千年传承,但园外之世界却少有人知哓。

覃氏水源木本《光裕堂》

“荆南多将族,尚论其盛,未有若覃氏者也”。这是明代澧州华阳王寓金池明正德丁卯(年)为添平千户所《覃氏辕门世勋图》所作序言的开篇。由此可见,覃氏是添平所的强宗大姓之一。明嘉靖四十八年编纂完成的添平所《光裕堂·覃氏族谱》较明确地记载了添平千户所历代主要覃氏职官人物。台湾湖南石门县覃氏宗贤覃正義所辑《中国覃氏历代名贤传》也对部分人物作了记载。笔者经反复比对,查询资料,去伪存真,录其2位简介传略如下:

一世覃汝先:生宋哲宗元符戊寅年(年)。祖贯陕西汉中府南郑县潼关卫铁炉巷。唐时天宝年间安禄山乱,明皇西狩,先祖覃如夏率义兵北上勤王,自汉中斜谷护驾至蜀。上嘉其忠义,敕封其总管之职,赠光禄大夫、左仆射。往镇施州,徙居瞿塘(原四川夔州)。历五季,世乱兵燹,前代失传,莫知所考。汝先生而颖异,倜傥有智略。宋高宗绍兴中(-年),杨幺踞洞庭为乱,诸洞蛮时时窥发。汝先承制分征,剿抚幷施,诸蛮畏附,论功授武毅大夫,续镇施州,时代承袭。聘娶向氏,生长子伯坚、次子伯圭,皆能克绍其裘,屡建殊勋。卒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年),享寿89岁,葬施州柳城,名曰大官坟山。

始祖覃汝先

二世覃伯圭:生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年)乙丑,娶王氏,生长子仕魁、次(子)仕杰。少年老成,体格魁梧,勇武有谋。因兄伯坚为施州行军总管,故协力镇守施州中建等处,剿抚各峒叛夷,授骑都尉。宋绍兴三十一年(年),奉檄率兵南下,助吴允文抗金,大破金兵于采石(即今安徽省当涂县)。师还,仍守施州忠建。卒宋嘉定十年(年)丁丑,享寿7岁。圤葬施州柳城。

伯祖覃伯坚:生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壬子(年)。宋宁宗庆元三年丁巳(年),因征蜀将吴曦乱有功,封施州“行军总管”,镇守苗蛮,固守边围,厥功甚伟。聘娶唐氏,贤惠贞敏,佐夫至甚,封太君焉。卒宋嘉定十五年丁丑(年),享寿75岁,圤葬施州柳城。坚公后裔分居施州、施南、东乡、散毛、唐崖、金峒、蜡壁。后派分居长阳、巴东、建始、石壁、招来、盐井、麻阳、筸子哨等处。

三世覃仕魁:生宋宁宗庆元五年(年)已未。娶唐氏,生长子友仁、次子友義。年甫弱冠,即袭父职。宋理宗嘉熙三年(年),因随大军征伐有功,右丞相史嵩督视西京,举魁授“元帅”职。居忠建(即今湖北宣恩县李家河镇等处)。宋睿宗祥兴年间(年),宋室沦亡,峒夷叛乱,因疾遣子友仁统兵追寇,由中建、中峒至麻寮平服叛夷。适宋亡,友仁迎魁公同居红土,后又拓土至长阳定居。卒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年)庚寅,享年92岁。夫妇俱葬长阳(今五峰县)红土九岭头覃大坪,地名青天楼、百叶岭、箬叶冲。的蹇家园。

四世覃友仁:系安抚使司。生宋理宗淳佑元年(年)辛丑,娶唐氏,生长子绪祖、次子福祖。生而颖异,有大志。元世祖至元年间,以其所居红土地狭,物产不丰,不足以安众,意欲远图。乃祷神卜居。夜梦关圣语曰:“鸡鸣犬吠,尓之居也”。时值,受湖北枝江官塘平土司唐承基请求,追寇东去三百余里,巡游至唐侧溪,此夜果闻金鸡之声,遂移住此地,以地名金鸡山,后改覃家山,即今金鸡观。是为添坪之基祖也。卒元仁宗延佑三年(年)丙辰,享寿76岁。圤葬覃家山之阳。

覃友义:仕魁次子,先守忠建,后随父居长阳红土,系麻寮百户。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年)壬午,奉檄率兵远征岭南广西诸夷。昱年春西南十二部夷降,友義即留驻柳州镇抚。元季兵乱,复以山川阻隔,不克瑞返原藉,隧落藉是域,成为广西柳州覃氏之祖。妣向氏,,后有绵祖、绍祖、继祖。其后裔在广西亦多,未叙。

五世覃绪祖:生元世祖至元三十九年(年)壬辰,封骑尉。娶陈氏,生长子添顺、次子添明、三子添廷、四子添启。时元世祖以澧州初下,民怀反侧,从廉希宪之与,以张雄飞出为澧州安抚使,绪祖乃投诚缴印,仍准袭本职,颁给印凭,管印守边。旧谱载,绪祖封骑尉,称绪祖克绍先绪,禁伏凶类,保安善人,民争附之。乃离金鸡寨,迁邓家坪富石堡台建衙署以扩其局焉。享年5岁,卒元至正五年(年)。

绪祖弟覃福祖:字三贵。生元成宗乙未年(年),既长成,助兄守富石堡。时茅岗宣蔚都元帅府吴氏镇抚不力,峒民作乱,福祖领兵剿抚,乱平,福祖留任茅岗隘长。生子添佑,分居茅冈(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温塘)长官司。

六世覃添顺:字子敬,一字元甫,号富台,元朝文宗天历二年(年)九月二十一日生于富石堡台。清《同治.石门县志》载:“覃添顺,添平所土官正千户,受赏,封武德将军,旧志作覃顺。”添顺生来孔武高大,称“智勇双全,娴习韬略,方面隆隼,身长九尺”。胡元末年,中原鼎沸,甲午、丙申、辛丑之间,徐寿辉蓖变,后陈友谅辈纷扰于汉阳、岳州、武昌等处。湖广各属大乱,澧州民无所主。众以公英勇仁義,推为台宜寨主,招集义兵,战守腹内地方,杀败叛夷,抚辑逃亡,安民落业。吴元甲辰春,伪汉陈氏犹据武昌号召。添顺识天命在明,自赴明太祖丞相魏国公徐达驾前归附。后徐公来澧安抚,添顺遂将所部义勇,开造军册,至澧呈报。洪武二年(年),举充添平台宜隘千户所正千户,十二月钦准前职。二年六月,投流官诰命封添顺为武德将军,世袭勿替。

诰封敕命如下:

敕曰:设官分职,用防关隘之卫;助国安边,实谨兵戎之寄。况澧阳当溪峒之要忂,为湘潭之藩屏,必资果彀,以辖军戎。咨尔覃添顺,资禀端方,智勇惠勤,素练兵机,久识地利,既率众以坚守,复助粮以佐军。宣此功能,允宜擢用。尔其永御诸夷,益精武事,毋忘朕训,以建奇功可矣!

武德将军正千户覃添顺准此

敕命

洪武二年三月十八日给之宝

接受诰封后,添顺又将部下头目唐宗源、覃拳、陈祥奏授世袭土官百户,又奏授唐勝孙为镇抚,统率义兵,把守关隘。洪武三年(年),平章侯杨璟率兵由松滋至澧阳安抚,驻石门三江口。添顺奏边境宁静,蒙叙功,钦赏缎绢表裹四疋,宝钞四千锭。五年,江夏侯周德兴调添顺带兵夹攻覃垕、田大于永定百丈峡。六年,魏国公徐达调添顺征上下酉州。十一年,又征上下铅厂、天火岭、铁门关,招抚答谷聚种张鸭儿等。俱安民乐业,钦赏缎绢二疋,宝钞二千锭。

洪武二十四年(年),添顺走完戎马一生的旅程,殁于添平所任所,葬所街麻涝口官坟山。扦作丁山癸向。此地来脉甚远,随龙小水绕青龙,大朝九曲入明堂。覃氏族富贵功名至今俞旺者,皆此地方之力也。土人见其死后化为虎神,以“七里”为“大虎神”,感公功德,恭奉为“七里公王”。慈利、永顺、常德、桃源各地及添平旧有管辖境内,遍立祀庙,并在每年九月二十一日各地父老乡亲举行庙会,相邀祭拜,经久勿衰。

唐氏夫人墓

易氏夫人墓

原夫人唐氏:名淑贵。生大元至顺二年(11年)正月初七日亥时。系磨岗隘唐瑞齐之女,受诰封太宜人。生子文孙。卒至正十四年。葬地名水寨口,扦作子山壬向。

次夫人孟氏:生卒无考。生子贤孙,随子彬孙。

季夫人易氏:名淑珍,民间称“搭奶夫人”。系常德府易江坪千总之女。生元宁宗至顺丁丑年(12年)五月十五日子时。娴韬略,善剑术。因武功高强,洪武四年(年)随夫添顺征覃垕于永定索溪峪百丈峡,擒斩贼首田大有功,敕封“一品助国夫人”。生子玉孙。卒明永乐丁亥年十月十二日申时,葬邓坪富石堡台后,酉山卯向。

覃添明:字达,绪祖次子,添顺弟。生元文宗至顺二年(11年)。年少从戎,血战汗马,勋业彪炳。初追随伪汉陈友谅,以功升万户侯。归明后,授荆州枝江百户职事。后因缘襄藩之变,调征有功,迁升陕西潼关卫正千户职事。明洪武中,复调征四川黄坪平寇,亲冒矢石,奋勇当先,与贼激战,斩贼数十人,力尽而殉。事闻于朝,上嘉其忠,以功赐茔。葬湖北松滋大潭坪。后裔皆落藉此地,建宗祠堂“兴隆祠”。

覃添廷:绪祖三子,添顺弟,据清松滋同治五年族谱记载,

廷公出生于天历八年乙亥,明痒生,享年九十岁,葬于子良水田岗云马岭,夫人刘妣葬于松滋黄林桥。

覃添佑:字荣。福祖独子,添顺叔弟。妣向氏,生子文聪。次妣莫氏,生子文堇(即覃垕)。添佑早岁随征陈友谅及招抚铁门关降汉王陈理(友谅子)有功。明洪武四年辛亥(年),适茅岗洞蛮作乱,荣率兵往征,招抚其酋长,屡著奇功,授茅岗安抚使,封开国镇夷将军,令世守其地。是为茅岗土司之祖。子文聪袭职,慈利土酋向天王煽惑诸洞蛮时出攻略,文聪独守臣节,保境安民,朝廷嘉赏,封怀远将军。卒洪武三十年(年)丁丑季冬戌寅,葬温塘扦作。

覃权:权公,又名拳甫,汝先公伯坚支系,元末由四川迁石门北乡衙基坪,明洪武2年()与都总管覃添顺公随丞相徐达讨贼有功授长梯隘掌印正百户。诰封武德将军自此设立长梯隘。生三子,秀芳袭父职,秀林居梧子垭,秀清居薛家台。清光绪元年(5)、年、年与添顺公裔合修族谱。

拳甫公墓

覃添秀:添顺兄弟,旧谱称远祖琮公,原籍陕西汉中府西川县人,元明宗间任湖广常德府武陵县知县。子添秀,明洪武间自常德迁居石门。四世义政、义敏,义政四子:纪、纲、绅、瑺,称四大房;义敏一子:奎,居易家渡,称老二房。清嘉庆19年()一修族谱,光绪8年()二修,年三修。年光裕堂、九如堂及拳甫裔合修族谱。

七世覃文孙:字焕章,生元至正十二年(15年)壬辰四月初二日。娶王宜人,生长子绳武、次子纲武、三子纶武。侍妾刘氏,生子继武、维武、绎武。洪武十三年,文孙备降香五十斤,骢骝马二疋入贡请袭,十七年五月受流官诰命,袭任武德将军添平千户所流官正千户,历任末期,边境信服,远近归之。洪武十八年,调征容美等峒,获苗唐大孙等解官。二十二年,安福所千户夏德忠诱九溪蛮洞长向思允等为寇,劫掠石慈仓库。文孙奉调统兵截击安福叛贼夏得忠,获功报解,蒙赏缎娟花银,始设石门将军渡哨所(即今石门新关镇岩门口将军渡)。二十三年,再奉东川侯胡海檄,追击夏德忠,攻天火岭、石硝、柿溪、恶者等峒,又攻贺石关,屯驻永顺。朝廷始设永定、九溪二卫,拨本所属九溪卫。八月复攻桑木关、桑植等峒,擒获苗蛮百名,招抚溃散人户徐九长等八十九户、男妇二百八十九名,蒙赏。二十四年调征洪江、贡水十四寨等处苗贼。三十二年,复征酉州、贺石关、恶者等峒。五月班师回所。自后,各洞蛮荡平,边境宁息者百余年。卒永乐元年(年)十月初二日亥时。享寿52岁。葬磨岗隘邓坪,酉山卯向。妣王氏(名妙惠)系常德卫玉带河王指挥长女,生元至正十年(年)十月初六日,卒永乐二十二年(年)七月二十一日,享寿七十五岁,葬南坪头子山午向。

八世覃绳武:字象贤,生明洪武二年(年)四月十一日,娶朱宜人,生长子昊、次子旻。次妣胡氏,生子景。季妣包氏,生子二,长子鼎、次子贵。明永乐二年袭职。四月,有司将隘粮拨运远仓,各隘丁民远纳奔走,深苦不便。七年六月,纯武具情申呈户、兵二部,两科查看,蒙议题奏,奉旨批:土军路远,恐失边防职责,只着近处交纳。钦遵胡字二百五号勘合,差百户孙义赏旨赴布政司,又奏免武当山例派夫银七百四十九两。寿49岁,卒永乐十六年(年)四月十三日。葬王家湾申山寅向。年49岁。

九世覃昊:字守清,生洪武二十年(年)八月十三日。娶唐氏,封宜人。生长子禹玄、次子禹良。妾生禹高,季妾生禹善。昊于永乐十七年4月袭职。本所旧署先由富石堡台迁移瓦店头(一名瓦箭楼),昊袭职后即迁居留驾坪台宜寨东。留驾坪衙署地前山有铜锅寨文峰笔架印形为之朝拱,当门渫水大河环绕如带,靠后座山开账座列宛若帷幕,玉屏台宜寨近在署西,登高瞭望,可战可守,形势之佳西北为最。此昊之功也。享寿62岁,卒正统十四年(年)。

十世覃禹玄:字从正,生永乐十七年(年)正月初七日,娶苏氏,生长子毅恭、次子毅宽。庶妾赵氏,生毅敏。季妾罗氏,生毅信、毅惠。于正统年间袭任,享寿42岁,卒天顺四年(1年)十月初七日。祖母苏氏,系九溪卫左所苏百户女。

十一世覃毅恭:生明景泰元年庚午八月二十四日。妣王宜人,系常德王指挥女,生子善政。此妣王氏,生子善畿。明天顺六年袭职。成化十二年(年),毅恭查所属人民田产多被山洪冲淤,不能耕种,。特将各隘水冲沙淤不堪耕种田土具奏皇上,奉上旨免除无征粮米二千三百五十二石,受土民爱戴。卒成化丁未四月二十六日。年8岁。

十二世覃善政:生明成化十二年(年)丙申,明弘治元年袭职。妣唐宜人,系鹞儿隘百户唐志泰公之女,生女二,无嗣。善政英年早亡,无它事业。卒弘治十三年,年24岁。妣时22岁,青年守志,孀居6年,远近莫不敬服,寿85岁。因无嗣,由其叔覃毅宽袭职。

覃毅宽:字德容,号竹斋,生明景泰甲戌年三月十五日。禹玄次子。娶陈氏,生子二,善教、善良。弘治十四年(1年)因侄善政无嗣替职任事。生平性好文学,敦礼贤士,接纳名流。结拜华容司马刘东山,与荆州乡贤于侍郎关系极好,义结金兰之交,拜访京师翰林李东阳为顺祖撰墓志铭,并修谱牒,编集家训。正德丁卯年,蒙华阳王亲笔赐《辕门世勋图序》。遗嘱修建祠堂,崇祀先祖,齐家共识,教训子孙,敦睦九族。卒正德四年三月十三日,享年55岁。

覃善教:字崇本,号松轩,生明宪宗成化十八年(年)闰八月十八日。娶史氏,名妙玉,系慈利县令史成善之女。生长子世奇、次子世美、三子世臣。明正德三年袭职。正德五年湖广岁饥,盗起沔阳,出没洞庭,间图岳州,陷临湘。正德十四年,广西湖广连省皆乱,善教奉军门调征广西荔浦、大藤峡,大胜贵州系茅镇、荆襄水莲峒等处苗贼,班师受赏。正德甲戌年(年),新建添平所永贞百柱楼,澧州华阳王赐“光裕堂”匾额并《画堂春》词等行贺。后石门县令马逄伯赠《覃氏祠堂记》并对联与夫,各府县官及乡绅俱赠诗章。又立恩荣牌坊。正德丙子年(年)奉工部于待郎坐委采运,行奖二次。丁丑年(年)慈利训道刘环赠《辕门世勳序》。戊寅年(年)遣子世奇考入卫庠。善教因不屑土俗,以崇文教,於明嘉靖二年(年)致政。壬辰年(年)受诰封武德将军。善教性格恬静寡欲,生平崇孝慕文,亲士尚义,周恤贫困,风声广播内地,土俗为之大变。享寿62岁,卒明嘉靖二十二年(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葬顺公茔前右畔。妣史氏,封宜人,追赠考妣。生成化十五年(年)闰十月初十日,享寿八十一岁,卒嘉靖三十八年(年)四月二十一日,葬与夫同茔。

十三世覃世奇:自璿之,别号龙池。生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年)闰七月二十四日。娶董氏,生长子继勋、次子继芳、三子继礼。次妣陈氏,生子继思。明嘉靖三年癸未(年)袭职。其为人也,忠耿好贤,忘势乐道,善于书法,熟于吟咏,处弟侄如宾客,待族人以义恩,合属畏威,怀德亲友,推诚布忠。嘉靖年间,有司编加隘丁差徭,世奇令伍祖成奏准行兵部职方司郎中列淑相,抄呈署印。左待郎李鼎议奏,看得土军伍祖成奏请查,洪武永乐弘治等年节,经优免今,该县将各军与民一例编差,又那加异县差役有违旧制,致使土人连年奏扰。各军既不开粮守卸边地,听调实为朝廷重务,所编差徭相应分豁,永为遵守,奉布政司开载会册。戊子年(8年)世奇奉委抚勘容美、桑植夷情,回所奉工部待郎王委,采大木,工完受奖两次。又奉分巡道副使杨行边通判王,奖励一次。於丙申年,华容宪副孙石矶赠《龙池山居序》巴陵四部、尚书颜梅田题《龙池十景诗》。已亥年,蒲圻翰林廖洞野赠《覃氏世纪序》。二十一年(年)代征北乡土粮完,石门县委主薄张子成亲奖一次。二十二年(年)巴陵临湘,借拨驴马江济水夫。是年,将隘粮加编本所申详巡抚御史张,批行布按二司转行守巡二道,仰岳州府韩查看,呈详两院批布政司驳行,本府提吊文卷六宗到司,准本司咨。奉抚院车批,据本司呈为议。赋役规制以一体统事,仰布政司龚综理详报缴,又奉巡按桂批,一省而府异其制,一府而县异其行,有辄难於均平者,相沿之旧也。所议酌地理而听其量,增查舡料而求其未流,又不可不熟思而审处之也。右豁精明,亦必能了此典是以转行官粮缴此。仰府照依旧例,豁免隘丁土粮,不派事属停妥,乃仰布政司开载会册,优免项下,永为遵照。本年八月,奉巡抚都御史调征麻阳、镇筸,御苗贼,同保靖宣慰彭庆本受赏,花银四十两,缎绢四疋。丙午年(6年),创修所志,又为次子继芳创居后溪坪,三子继礼创居谢家山应峒垭,四子继思创居后溪石龙桥。丁未年(7年),知岳州府官,赠所志序。上又调征镇竿,因足疾遣子代征,亦有功焉。已酉年(9年),公患足疾,申详袭替。於二十九年(年)庚戌,奉工部侍郎潘坐委采运,工完,行府奖励一次。是年,因麻寮所唐占役隘军木所细沙隘伍告,争覃家山金鸡寨祖茔山场,词内干公,通族奏告断业归行。后申勾慈利夹石口金子溪李荣爵,断人归伍。乙卯年(年),巴陵进士罗野庭赠世奇《五十致仕序》。庚申年(年)七月二十四日,六襄巴陵进士李禹畴赠世奇寿章,兄后塘讳征,亲为祝贺。隆庆戊辰年(年)以征麻阳有功,加升指挥佥事。庚辰(年)七月,八襄江西吉水进士曾健齐乾享任合肥休宁二县事,赠世奇八十诗书于任,遣舍曾喜到所行贺。享寿八十七岁。卒万历十五年(年)十二月初七日,葬鄂竹溪祖母茔前,作乾山癸向。妣董氏系董指挥之女,生于弘治十八年(5年)二月二十四日,享年四十二岁。卒嘉靖二十六年(7年)正月初一日。葬地夫妇同茔。

十四世覃继勋:字懋忠,别号商溪。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年)三月初八日。为人忠义智勇,沉着机警,且明韬略,多奇谋,先后多次剿抚湖北金峒、容美、贵州黑峒等处叛夷,勋业彪炳。娶孙氏,系孙指挥之女,无派。次娶陈氏,系忠靖隘族之女,无派。继娶黎氏,系华容庠生黎循和之女,生长子宗藩、次宗盛、三宗厦、四宗发、五宗正。继勋勤学,考入卫庠,为人豁达有为,善为说词,雅嗜文学,敬礼贤士,志向远大,不安小成,怀出谷迁乔之意。同宗子侄,有操觚搦管者,深为造就。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7年),继勋代父领兵往征镇竿,亲临阵,擒获首贼吴老寅。蒙监军副使高批,看得该营原设防守,今贼大伙来冲,且能破敌,众功亦可加。又蒙监军佥事张批,看得该营独能当强寇,守御之功可加。二道行委武昌督饷,同知曾亲行奖励。又奉军门都御史姜批,原设防守,今出兵每有擒斩,勤劳可加。仰武昌府同知曾才奖赐花银四两,红绢二疋。二十七年,回所班师而归,石门知县罗文尹令吏督夫远迎,赠有全师,捷驾軕逾扁,随奉记功。御史贾批,督兵严明,目兵信服,协心防守,效劳颇多,仰澧州知州曾子钦,动支花银六两,行奖一次。镇竿凯旋,河布阳武迪功郎孙翱,赠有《南征凯旋序》。明嘉靖二十八年,继勋承袭,抵省相会罗野亭、李禹畴,会试司道抵京,缘镇竿功,授指挥佥事。浙江姚翰林讳正蒙(号目门),赠《(覃氏)家训序》。罗李贰春元,赠《都门忆别》诗。锦衣卫指挥张兰州,赠图册。吏科都给事谢太东、山西司主事、松滋谢谦亭名佑武、选司主事李石龙(名应嗣)、澧州知州郑南江、石门知县罗念山、慈利知县李义泉,题赠《金门大路册》。继勋二十九年袭职到任后,嘉靖三十年,容美土官统兵由野牛关至石门对河邓家桥,杀虏麻寮所之靖安隘百户向威家口,回经本所。继勋督家兵分哨,截掌首犯施罗俾尧惹罗俾,拔一萨可一等一五名,取出被虏男女二十一口,差舍把解赴,防守巡三道。蒙会呈两院批云院,覃继勋立心忠赤,少年有谋,乃能掌凶犯,首遏厉阶,诚边防之保障,守御之出色者也。仰道巡府奖励一次。又奉巡抚都御史冯批(立忠)文,褒美以为将来之劝。又奉巡按御史朱批,谋忠可嘉,动支本院赃罚银八两,行文奖励。仰岳州府行澧州奖。又参戒石门哨官云任,夷兵之出入,全无关防,忽掳掠之重,情通无申究。仰府行县戒飭輥輯訛。嘉靖三十一年(年)继勋条陈边弊,查禁流移,编设隘都,方总盘诘往来,以靖地方。奉巡抚都御史屠批,据议俱以明,当足见留心职业,深可嘉尚。仰本官益厉初心,以为诸司官属之倡缴此。又奉巡抚胡批,严禁各省流民之拨置,尤为拔本塞源之要术,若能着实举行,必然地方有益。仰澧州动支花银奖励。嘉靖三十二年(年),河南阳武孙翱袁赠本所(添平所)志序。三十五年,浙江嘉和县翰林张文宪,赠《(覃氏)家训序》。三十六年,奏委运采大木,工完,蒙总督湖广川贵大木工部侍郎冯批,勇而不苛,恪知守法,仰九溪卫奖励。又奉总督大木工部侍郎都御史刘批,职本尽戒,世有裨於中土,身先采办,卒具乐於勤劳,得文武相同之用,而险阻不辞,华夷一体之忠,而木政有望,仰岳州府奖励。又奉工部督木郎中张批,承採二年木亦动运,仰澧州行奖一次。又奉都御史司单批院,立志有同士之才,镇远有张贤之德行,九溪卫奖。又奉分守上荆南道参政徐批院,持身有谦让之道,御众有果敢之才,行慈利罗知县奖。嘉靖四十四年(年),浙江慈溪陆翰林赠《(覃氏)家训序》。明隆庆二年(年)因加隘丁差徭,具本奏行巡抚刘巡按雷分守。明道冯三年,亲赴荆州投见院道,面陈节年加差额奉优免。缘由拾月内,守道巡历九永,公於永定参见,次日委勘永保杀占不齐列、车小红等地方事情,十二月回报本道,蒙道发牌并赐密帖应付到所取。继勋带舍把十名,星夜前赴荆州,议征金峒军情。二十六日,继勋投见院道,随班参竭於荆州,遣叔覃世泰与张兴贤,预至於施州驻探,蒙院道厚禀,加恩优待。次年(年)正月初一日,继勋面辞院道,同本卫指挥陈善(号怀峰)、带把役覃兴道、覃兴孝、覃兴情、覃廷兰等至施州,随见沈参将(字礼),乃武昌卫指挥使也。密遣道清直入金峒,传谕覃壁,取出施州卫指挥使陶汝情、浦唐驿承娄朝阳,计擒刘凤成,左钦五譬谕,斩献王表、向应华首级,解报军门。蒙监军守道冯巡守张批,示勤有功,给银牌一面,大红缎二疋。差澧州千户金凤鸣至新司营,蒙二道牌,差把役,族於是乎睦也,宗於定乎敬也。继勋祖於是带后虽盛,莫传文溪商溪,有盛而弗传者乎。先代历世之绪,近率以作范忠以干职。卒未记,无考。

后来,添平千户所覃氏编纂三修、四修、五修《光裕堂.覃氏族谱》,进一步记载了覃氏后裔世袭数代人物的情况:

十五世覃宗藩:字某。生于明—,明万历十六年(年)袭前职。万历二十四年(年),石门县令冯汝器与宗藩公有隙。适指挥王嘉秩奉管县哨,对冯奴颜卑膝,百计奉迎。冯感其情,欲去此益彼,夺添平所印予王。冯随假公济私,以纵军抗粮,例应革职等情,朦禀上宪。王指挥乘机篡夺所印,插手十隘。添平所属下人心不服,各行呈告。宗藩随差细沙隘百户伍岳孙、堂兄宗凯、族兄宗皋进京具奏。奉谕旨批:土官世辖土军,此我祖宗“以夷治夷”之深意也。今一旦改推选之制,夺土印而与汉官,彼上下素不相习,其肯帖然听命乎?地方官不识大体,轻变祖宗成法,生事起衅,渐不可长。如果所奏事实,应严行查勘,即与分豁,以安边境,以杜隐忧。圣旨一下,吏部、兵部转发湖广抚按衙门,遂将添平所印归还土官,并另文查究县令。宗藩年二十五岁卒。无嗣,胞弟宗盛替袭。

十六世覃光国:字晋明,宗盛长子,生明万历己亥年(年)。明天启元年(年)袭职。宗盛,字楚新,万历三十年(年)袭职,光国袭职,莅任有常,不失缓带轻裘之度;修文不窘,确有游刃有余之才。当明朝运告终,清朝定鼎之始,光国收七里既散之人心而紹事见休,得以保全名爵,不坠先绪。卒明万历丁巳年(年)。

十七世覃祚昌:字大宗,生明天启甲子年(年)九月二十一日巳时。清顺治四年(年)袭祖父职,康熙十年颁给印信号纸。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踞广西自立,兵至澧州,招祚昌及所隘官军赴澧协逼缴印。顺治十八年,清兵克服澧城,仍颁给印信号纸管军守边。公文事固优,武备更精,善使双刀,征四川毛龙寨小里寇,擒斩贼首二级,蒙嘉赏。又征江西吉安,跨千里马,躍壕沟,所向无敌,凯旋。三日夜即到本所。可谓勇矣!卒清康熙壬申年(2年),葬金鸡观友仁墓茔。

十八世覃家彦:字硕公,号次圣,生清顺治甲申年(年)二月三十日五时。妣唐氏,生子三,声振、声钲、声衍。次妣梁氏,生子声铨。康熙二十二年((年))癸酉任事,遭叛军姚天祥煽惑,濮军结社,要盟经讼累年,至子声振继职,亲面抚按,呈叛军情由,请吏协捕而濮军远逃,近戚百不得一,其案始息。康熙三十年(1年),公奉上行取,开呈宗图册,历述先世自汉唐以来官职承袭事实,迄今后人得知先世阅历者,赖家彦此册之存世也。卒康熙丙子年(6年),葬所街麻涝口添顺祖茔旁。

十九世覃声振:字定侯,号云卫。生清康熙己酉年(年)把月初一日己时。妣陈氏,生子庆永。次妣向氏,生子庆良。康熙三十八年(9年)袭职。声振以一人而统承累世之衣冠,朝夕乾惕以冲龄而顶受叛逆之构讼,日夜焦劳。迨讼息未己,而容美出贼,复有民散边危之状。厥后,容美安插远方而声振后仍袭职,不废其守城之功,亦足以多矣。卒康熙乙未年(5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辰时,葬黑岩峪绪祖茔左。

二十世覃庆永:字栋梁,别名真一,生清康熙丁丑年(7年)十月初九日。妣唐氏,生子三,远绍、远惠、远兴。康熙丙申年(6年)袭职,是添平千户所最后一代正千户土官。当时,雍正帝强力推行全国各土司“改土归流”,雍正七年(年),庆永率属下所隘正副官将,印信十余颗,并诰敕部属照牌等件,并将所隘自明初以来累世守御边境及奉调征寇各功绩薄辑録成册,缴呈军门,禀请辞职。蒙旨谕:敕尓覃庆永,尔本系添平所首领正千户,恳请辞职,准将因缺(原职)裁汰,改土归流。但念尓祖辈曾经汗(随)征效力,屡建功勋,不忍令其废置。况世守臣节,特着(赏给)千总职衔。准尔子孙永远承袭。今土民既已归化,其纳粮应考当与齐民(注:汉民)无异。若有年力精壮,情愿随营差操者,准其食俸效用;德才俱优长者,着该管大臣保提,照武(职)例升转。钦此,故敕。添平所正千总(覃庆永)准此。雍正十三年(年)十月初一日,给之宝。卒乾隆丙戌年(年)八月二十八日申时。

改土归流后,添平所世袭“正千总”职衔人物(世序照续))有:

二十一世覃远惠:字官人,生清雍正己酉年(年)十月初十日子时。商溪官庄坪生人。妣唐氏,生子七,长潮、长泽、长治、长润、长浩、长沛、长溢。清乾隆十九年(4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卒嘉庆乙丑年(年)九月初五日申时。

二十二世覃长泽:自君懋,生清乾隆甲戌年(4年)二月二十一日寅时。妣唐氏,生子五,文韬、文清、文烈、文俊、文桀。清乾隆四十八年(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卒未记。

二十三世覃文韬:字宗六,生清乾隆甲午年(年)正月初十日子时。妣郑氏,生女二。清嘉庆十三年(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卒清道光乙未年(年)十二月十二日。

二十四世覃章瑞:字兆丰,长泽第三子文烈长子。生清嘉庆己巳年(年)七月二十二日午时。妣廖氏,生子遵泰。清道光十八年(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卒光绪戌寅年(8年)正月初十日巳时。

二十五世覃遵泰:字阳平。生清道光甲午年(年)十月二十四日巳时。妣熊氏,次妣蔡氏,季妣朱氏,均无子,立遵禹二子正寅为嗣。清咸丰十一年(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

二十六世覃正寅:字庚再,号亮初。生清同治乙丑年(年)二月二十八日丙时。妣林氏,生子道四。光绪二十一年(5年)承袭添平所正千总。

至清宣统三年(1年)清历讫,添平所职官世袭终止。

添平所土官正千户世袭情况是:覃添顺--覃文孙--覃绳武--覃昊--覃禹元--覃毅恭--覃善政--覃毅宽--覃善教--覃世奇--覃继勋--覃宗藩--覃光国--覃祚昌--覃家彦--覃声振--覃庆永--覃远惠--覃长泽--覃文韬--覃章瑞--覃遵泰--覃正寅--清历讫,共计2代,年。

融州堂族训

石门覃氏五祖

派序对照及新派衔接表

天顺公后裔:(添)《光裕堂》

孙;武日禹(彦)毅善;世继宗光祚;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道;事业佐明堂;

(以下新派)

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拳甫公后裔:(拳)

秀;显洪宝世正;日双嘉云翊;永远绍先绪;盛朝多明士;兴业佐明堂;

(以下新派)

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添廷公后裔:(添)

德;忠禹思景文;安通善学上;大登庆远长;文章遵正道;事业佐明堂;

(以下新派)

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伯坚公后裔:(添)

孙;武日禹(彦)芳温;义礼智信高(世继宗光祚);良世继宗光祚(家声庆远长);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道);文章遵正道(事业佐明堂);

(以下新派)

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注》慈利伯坚一支在“孙武日彦芳”时与添坪本土排序一致,后续:“温义礼智信高良”七派后,再接入添坪本土“世继宗光祚”,对照之下,这一支的“家声庆远长”,与添坪本土的“章遵正道事”对应,其“文章遵正道”对应“事业佐明堂定”

石门县文家村覃氏祖祠

添秀公后裔:(添)《九如堂》

瑃;志义纪海明;大国正自以;勋宇宙调和;遇圣军念昔;开基多用武;

(以下新派)

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说明:以上是石门覃氏后裔的各派辈分,为让石门裔及慈利裔的覃氏后裔能够看得明白,我在各房祖先后注明了其辈份派别。原覃氏四修族谱(光裕堂)定国忠谋显后面的安人厚泽扬;熙廷常懋绩;奕代普联芳;志学希贤圣;征庸步寿康不再使用。(九如堂)及其他覃氏后裔原派别均以百花堂的五修谱为对应。(石门裔、慈利裔、津市裔、澧县裔的覃氏后裔)

《覃氏宗训》添顺公“武德家风”

走入石门县乡村的覃姓家中,大多可见堂屋中间的墙上悬挂有一块“武德家风”的牌匾。问及,他们会告诉你这是覃氏家族的精神图腾。凡是覃氏族人无不以此为荣,对此顶礼膜拜,世世代代尊崇。

探讨其中的秘密,人们发现覃氏家族数百年来,长期信奉和倡导的这种“武德家风”,格外崇尚“爱国,忠诚,勇毅,担当,仁义,谦逊”的道德风范,影响深远。他们在“武德家风”的熏陶和影响下,一直团结和睦,世代昌盛,家族不断壮大。

据考究,石门覃氏,是石门县人口最多的大宗姓氏。石门覃氏“武德家风”缘自覃氏古老的“有竺家风”。

土家覃氏的“武德”二字,“武德”,顾名思义,首尚勇毅、敢于担当。这两个字不仅仅是用以形容覃氏先祖覃添顺、覃添秀两兄弟的伟大战绩,更是体现在后世子孙一辈又一辈的精神传承之上——近代的抗法民族英雄、“雄边玉帅”覃远琎,就是武德家风的优秀继承人之一。

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九年,覃远琎奉旨挂帅阅边,督办中越边防。同治十三年,法军入侵我国,覃远琎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结成犄角之势,共同抵抗法国侵略者。同年四月,覃远琎因为父亲去世,解任归里。作为正三品的官员,却无任何财物可带,官船空空,只能用一对石雕狮子镇船。到了光绪十五年,覃远琎服孝期满,再次奉旨阅边,年近古稀的他依旧亲自巡视边防,训练将士,治军不懈。桂、越两境疆域交错,年迈的覃远琎更是率军沿着边境线,修复了三关百隘七十二哨卡及各塘防,重建募府兵制,一时之间,广西边关如同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覃远琎也因此而获得了“雄边玉帅”的美称。后来,覃远琎的后人将那对镇船的石狮子捐赠给了石门文庙博物馆,现展览于文庙正门,作为覃远琎为官清廉的历史见证。

“武德”二字,勇武与德行不分家,至今土家族老一辈人传唱下来的歌谣里,都还有“积德有德先,耕田有谷卖”、“树要根好,人要心好”、“山上石多难寻玉,世上人多君子稀”、“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娇儿不孝,娇狗上灶”等等内容,就是用来教育族人后代要积德行善、知祖庆余。

土家覃氏比任何姓氏族群都重视道德教育。当时皇帝诏令:凡是世袭各土官必用汉言汉语,家中不入学者不准承袭官位。于是为普及汉学文化,方便覃氏土官子弟能够就近上学,年,覃氏族内创建有竺书院,其历史比石门县第一所官办学院——秀峰书院还要早年。足见土家覃氏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

除了读书识字,添平土司还十分重视仁孝、敬老等道德培养,所有土家覃氏后人,都牢记祖训,遵循“武德”家风。

相传石门覃氏的先祖来源于殷商分封的诸侯“孤竹国”。孤竹君生有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孤竹君临死时留下遗嘱,命次子叔齐继承王位。等到孤竹君驾崩,叔齐认为继位的传统是立长子,伯夷是长兄,应该立他为王。伯夷却说:“这是父王的命令,怎么可以违背?”叔齐说:“立君以长,这是继位传统,怎么好打破呢?”兄弟俩推来推去,谁也不肯继位。不久,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建了礼仪之邦,敬重老人,乐意供养老迈之人,就去投奔他。到了周国,恰巧西伯侯姬昌死了,儿子姬发即位,并追赠西伯侯姬昌为周文王,自己封为周武王。周武王不但不安葬父皇。反而载着父亲的灵位,以文王作号召,于公元前年会合四方诸侯,领着大军讨伐东边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兄弟俩拉着周武王的马头,扣马而谏:“父亲死了不安葬,反而兴兵打仗,可以算孝吗?做臣子的去讨伐国君(因周国为商朝的封国),以下犯上,可以算仁吗?”可是周武王不听诤谏,一意孤行,不久商纣王灭亡了。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不仁不义不孝,不愿意接受周朝奉禄,隐居首阳山,饿死了。而孤竹国民从此沦为周朝农奴。在被迫迁往洛阳途中,孤竹国民仍以国为姓,称孤竹氏,竹氏或有竹氏,后人读为“有竺氏”,暗喻孤竹国仍然存在。中华覃氏是伯夷、叔齐的后裔,长期把伯夷、叔齐的谦逊、仁孝、勇义精神作为道德风范,称作“有竺家风”。

据石门《光裕堂.覃氏族谱》记载,到唐天宝年间,“有竺氏”后裔、瞿塘关总兵覃汝先因“安禄山倡乱”对唐明皇救驾有功,被授予光禄大夫,奉命驻守施州。汝先生伯圭,伯圭生仕魁,仕魁生友仁。覃友仁于宋末元初,从施州中建追寇至麻寮,驻防到今长阳、、五峰、宜都等地。元末明初起,辖地南移到石门西北部。初驻金鸡关,即今维新镇覃家山;再移富石堡台,即今磨市镇邓坪村;后移添平所,即今所街乡留驾坪,成为石门覃氏的始迁祖。友仁生绪祖,绪祖生添顺。

覃添顺,就是石门历史上著名的诰封武德将军、添平守御千户所土司政权的首领,元文宗天历二年(年)生于磨市镇邓坪富石堡。胡元末年,中原鼎沸,湖广各属大乱,澧州民无所主,众以添顺英勇仁义,推为台宜寨主。添顺在澧州帮助明洪武帝朱元璋打败元军和陈友谅,征服了湘鄂西诸土司广大地区。明洪武二年(年),朱元璋颁布诰命,受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任添平守御千户所正千户,世袭其职。覃添顺管理添平千户所后,全力继承并不断发扬覃氏“谦逊、仁孝、勇义”的“有竺家风”,结合对添平所军民统治需要,更加具体地提出了《覃氏宗训十条》,概括“爱国、忠诚,勇毅、担当,仁义、谦逊”的覃氏家风精髓,定义为“武德家风”。从此,石门覃氏又以“武德家风”传世,一代接一代口口相传下来,传承至今达年之久,不仅激励影响石门覃氏,而且流播整个武陵山地区的覃氏家族。

添秀祖墓

《覃氏宗训十条》

一是忠君上:

民生有三,君臣义通。

为子当孝,为臣当忠。

龙虎奢愿,犬马微躬。

无小无大,有初有终。

立功域外,正色朝中。

丹青万古,纯白此衷。

退视道屈,进视道隆。

家世贤良,莫玷旧风。

二是奉祖先:

山根泰岱,水脉昆仑。

明明我祖,贻厥子孙。

西秦非远,南楚实繁。

鹰扬武烈,鹊起文园。

永念宗本,勿忘国藩。

祭虔尝礿,荐洁频繁。

欲疏欲数,则怠则烦。

恪恭朝夕,事亡如存。

三是孝父母:

罔极之恩,侔于昊天。

鞠育顾复,恳挚緾绵。

冲龄授室,壮岁授田。

成才望切,败类情牵。

何以报德,何以象贤。

立身行道,裕后光前。

明发一什,蓼义三篇。

奚喜奚懼,父母之年。

四是宜兄弟:

同父同母,兄弟相随。

克友克恭,兄弟攸宜。

豆觞可乐,斧戕胡为。

壎箎可奏,参商胡离。

雁序试看,鸽原请思。

杖杜谁嘅,茑萝谁悲。

楼想花萼,树想荆枝。

及尓臭味,焉敢差池。

五是念族戚:

纷纷酬对,环视一身。

尓有九族,乃人之伦。

尓有三党,皆已之亲。

长幼礼秩,投报情真。

羔羊意美,酾酒德沁。

勿薄家谊,勿衰旧姻。

弔忧庆喜,扶困周贫。

旌门日义,表里为仁。

六是睦乡党:

我乡我党,聚处一方。

长幼礼接,弔贺情将。

相友出入,相助守望。

富则怜贫,勿涉炎凉。

强必扶弱,休较短长。

行仁讲让,恶隐善扬。

户无争讼,俗自淐良。

惟邻是卜,敬效勿忘。

七是亲塾师:

子孙虽愚,经书必读。

在国有学,在家有塾。

义路礼门,士行儒服。

冶无顽金,匠无弃木。

丽泽试资,瓣香试祝。

斗室尓居,云雷可卜。

茅庐尓游,公卿在目。

化雨其沾,春风其沐。

八是饬武备:

文事既备,我武维扬。

世勋不坠,国伐斯张。

惟明启运,载锡封章。

熊羆整肃,狐兔潜藏。

山川铁劵,社稷金汤。

诸蛮永御,奇绩聿彰。

充国慎重,子仪忠良。

世守勿替,庶迪前光。

九是安本业:

人世先务,莫重治生。

仰事系念,俯畜关情。

寒衣谁给,饥食谁营。

于此专攻,士读农耕。

于此慎择,贾良工精。

小则饱暖,大则功名。

游民曾罚,惰民曾征。

凡我宗族,毋忘责成。

十是守王法:

生今之世,为今之良。

理合守法,道在尊王。

尓奉国宪,尓懔朝常。

毋或干纪,缧絏难当。

毋或犯律,赫衣堪伤。

败度败礼,小人凶殃。

怀刑怀德,君子吉祥。

愿我家族,念此毋忘。

添平土司各支系字辈派歌

部公支系派辈举例摘录

四川重庆添顺公纶武房覃遴支系世系举例:1覃汝先→2伯::→7文孙→8纶武→9覃昂→10彦珊→11覃遴→12宗(迁涪陵)→1大→14登→15覃贤→16宏→17邦→18仕→19仁→20能→21志→22光→2正→24永→25元→26先→27德→28士→29義→0久→1荣→2昌(后续派)源远守安良,族声建树长。万传常辅治,家有谱联芳。育英学道理,治世尚清廉。子孙福禄绵,同享太平乐

覃汝先~覃遴支系(涪陵南坨):1覃:→2伯圭→仕魁→4友仁→5绪祖→6添顺→7文孙→8纶武→9覃昂→10彦珊→11覃遴→12宗(迁涪陵)→1大→14登→15初→16宏→17邦→18仕→19先→20能→21敬→22承→2继→24永→25建→26於→27中→28培→29仁→0修→1德→2振→兴→4忠→5功

湖南的字派:覃汝先→2伯圭→仕魁→4友仁→5绪祖→6添顺→7文孙→8纲武→9覃晟→10彦顼→11覃蓬→12善锦→1世泰→14继代→15宗→16光→17祚→18家→19声→20庆→21远→22长→2文→24章→25遵→26正→27道→28事→29业→0佐→1明→2堂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贵州宗亲字辈世系举例:覃汝先→2世祖伯坚→世祖(1仕觉2仕元)仕元→4世祖(1友礼2友信)友信→5世祖大本→6世祖(1啟明2啟善)啟善→7世祖绍舜→8世祖(1化成2化龍)化龍→9世祖(1名權2名炳)名炳→10世祖维亮→11世祖(1覃龙2覃凤覃虎4覃豹5覃彪6覃鳌7覃姣)覃豹→12世祖(1覃诰2覃资覃瑛)→1世祖(1時霖2時雨時霞)時霖→14世祖(1国賓2国輔)国賓→15世祖(1覃尭2覃舜)覃尭→16世祖(1顕朝2顕荣)顕荣→17世祖(1在金2在学在任)在任→18世祖(1覃锡2覃纯)覃纯→19世祖(1玉祥2玉堂)玉祥→20世祖(1應坤2應开應亨)應坤→21世祖(1登第2登甲登魁)→22代金→2代榜→24代仁→25代义→26代礼→27代智→28代信→29代绍→0代修→1代祥→2代光→代普

覃汝先~覃仕元~覃黑牌分支世系举例:覃汝先12世孙,即覃仕元10世孙覃黑牌,原籍湖广荆州府,因遇领旨招安,落籍贵州思南府务川县攸木水,已历年,繁衍24世,族人居务川、德江、贞丰、关岭、黄坪等地。1、覃汝先~覃仕元~覃黑牌分支先世世系:1汝先→2伯坚→仕元(回乡、宠)→4覃信(又名友信)→5大本→6启善→7绍舜(顺)→8化龙→9覃柄→10维亮→11覃龙→12覃黑牌→1万昌、万强、万盛2、覃汝先~覃黒牌→覃万昌支系世系举例(居攸木水等地):1汝先~12黑牌→1万昌→14桂永→15忠旻(居攸木水)→16彦俊→17覃魁→18宗富→19海潮→20覃资→21时魁→22应照→2覃遥→24启昌→25恭亮→26应华→27登贵→28朝凤→29榜槐→0永香→1远富→2正邦→江荣→4湖创→5延霖、覃汝先~覃黒牌→覃万强支系世系举例(居覃家坝等地):1汝先~12黑牌→1万强→14桂先→15忠信(由攸木水迁覃家坝)~18覃秀→19朝俊→20必荣、必富→21应贡、应选、应登、应元~27登文(居高阶檐)→28金华→29元齐→0兴禄→1茂宣→2辉齐→耀权→4覃猛→5奥成4、覃汝先~覃黒牌→覃万盛支系世系举例(居纸背口等地):1汝先~12黑牌→1万盛→14桂芝→15忠秀(居攸木水)→16覃旭→17明现(居纸背口)→18覃碧→19国宾→20登任→21天林→22覃秀→2启珍→24玉钦→25应美→26登福→27金榜→28榜元→29仁义→0义珍→1礼让→2智明→农林

石门添顺公纲武房支系:覃汝先→2伯圭→仕魁→4友仁→5绪祖→6添顺→7文孙→8纲武→9覃晟→10彦顼→11覃蓬→12善锦→1世泰→14继代→15宗衡→16光昭→17祚开→18家位→19声纯→20庆洪→21远勋→22长玉→2文财→24章元→25遵贤→26正硕→27道美→28事党→29业书→0左(恒毅)→1明→2堂定国忠谋显;仁爱乐寿康;百华盛吉祥;兰桂永荣芳

本支系后裔创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