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医生支招幽门螺杆菌阳性不要怕,四联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居在胃黏膜上皮表面的革兰氏阴性菌,电镜下观察有4-6条带鞘鞭毛,光镜下呈S型,其鞭毛首先和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发生亲和性吸附作用,然后再借助螺旋状结构的自由活动,最后通过表面的网状结构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密切结合。幽门螺杆菌可与胃黏膜上皮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之受到刺激而兴奋,钙离子由细胞膜外进入膜内,激发细胞内的微丝等结构,使黏液与细胞接近并融合,将分泌物排出,黏液颗粒遂排放并逐渐减少,使黏液屏障功能减弱。幽门螺杆菌能破坏黏液层而定居在胃上皮细胞表面,破坏胃上皮细胞而成为致病因子,从而引起各种急慢性胃炎。据调查显示:1、正常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50%以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与年龄、饮食及家族胃病史有关。2、18-25年龄阶段的成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低,而46-55岁中老年人的感染率较高;3、高盐饮食,喜吃腌制类食物,长期饮用不洁净水以及有胃炎及慢性胃炎家族史的人感染率较高。在胃黏膜病变组织中随病变的进展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抑制壁细胞的泌酸功能,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酸分泌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四联疗法(或三联疗法)西医常用到的根治方法就是采用联合医治法,即是我们常说的四联疗法(2种抗生素,1种抑酸剂,一种胃黏膜护理剂)来短期医治,通常7-10天可将幽门螺杆菌转为阴性。但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还需避免过敏现象,所以请遵循医嘱。对于胃炎舒缓期的病人,一旦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反复或加重的现象,则应当检查是不是胃黏膜的护卫免疫能力呈现了衰退,此时应当采取更为温和的抑菌杀菌方法,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人体造成耐药性,增加医治难度。2、中药西用,见菌治菌张老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和多年临床经验,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抗HP作用的中药,如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蒲公英、连翘、丹参、桂枝、乌药、白花蛇舌草、干姜、高良姜、仙鹤草败酱草、当归、延胡索等。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立了具有抗HP作用的三黄左金汤(黄连、黄芩、黄芪、大黄、吴茱萸)。此外,张老认为某些中成药也具有一定的抗HP作用,如胃复春片和荆花胃康等。(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告诉大家民间中草药山蒟
- 下一篇文章: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