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湿气无处不在别只知道祛湿,预防也重
芒种之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闷热潮湿成为主要的气候特点。 被湿气困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为了防止湿气伤人,不少朋友节制饮食,忌肥腻、忌冷饮……以防内湿生成,但仍收效甚微。 其实,这可能是我们忽视了湿气的另一个来源——外湿。 外湿来自于哪里?外湿由天地之气而产生。 南宋医家杨士瀛有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蒸,二气熏蒸,此即为湿。 外湿的来源主要有三,清代医家顾松园将其总结为:天之湿,雾露雨雪是也;地之湿,冰水泥泞是也;人之湿,汗出沾衣是也。 简单来说,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雾露、水湿均可成为外湿而侵袭人体,尤其是在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时,就可能出现正不胜邪而犯湿病的情况。 外湿致病,主要困遏阳气,先困遏肌表阳气,致经络肢节不畅,久则影响气血,内伤脏腑,从而导致咳、痿厥、著痹、腹满、身重、濡泻、腰股痛等多种病证。 生活中如何避外湿?外湿无处不在,但若想避免外湿伤人,则要牢记三个要点: 01改善居住环境居室环境不宜低矮潮湿; 高温晴朗天气,时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阴雨潮湿天气应少开窗,利用电扇、空调加强除湿; 若是“返潮”天气,应关闭门窗; “返潮”过后,多晒被褥,保持衣物干燥,免受湿气之害。 02避免外感寒湿雨天防雨淋,若是涉水雨淋,应及时换衣,煮喝姜糖水以驱寒湿; 汗出换衣防寒侵,若大汗衣湿,及时洗澡换衣; 莫汗出当风,直立空调寒风之下,更不可贪一时之快而用冷水浇头冲身,也不宜长时间游水浸泡; 避暑不宜过于贪凉,避免露宿室外或睡于风口处; 睡卧之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让电扇空调直吹身体; 睡眠时不可赤身露体,以免入睡后阳气潜于阴中,抗邪能力下降,遭受寒湿侵袭。 03护好肚脐脾主大腹,脾与腹部的关系密切,不论是贪凉阴冷湿从口入,还是顶风冒雨、夜卧露腹,湿从外受,都会损伤脾阳,导致大腹胀痛。 肚脐位居大腹中央,名曰神阙穴。神阙为胎儿先天气血的来源,是真神往来之门户,故神阙又是“神气之穴,保生之根”。 神阙内通五脏,外达四旁,属任脉、冲脉之会,向后正对命门,为人身气机之枢纽。防治湿邪困脾,必须重视护脐。 睡卧须盖腹天气炎热,很多人室内经常开着电扇或空调,晚上睡觉时也不停止。 如果睡觉不盖被子,室内气温过低,或外风直吹肚脐,很容易导致腹部受寒,引起胃肠痉挛,疼痛不已,甚至发热,上吐下泻。 所以建议每晚睡眠时,都要用一小毯或薄被覆盖腹部,不要使电扇风直吹腹部、头部,以免受寒。 另外要注意保持夏季床褥干燥,睡眠时不要俯卧位,以防湿从下受。 善用暖脐膏暑湿之际常用暖脐膏贴肚脐,常有散寒止痛,祛湿健脾之效。 平时,大家可以自己制作简易暖脐膏。 取艾叶、高良姜、丁香、肉桂各30克,共研细面,每取一撮,蜂蜜适量,丸成球状,贴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对素体脾虚胃弱之人,或余湿留滞的人,每日贴之,大能预防湿邪困脾和促进脾虚的康复。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区委常委会召开第84次会议普陀区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活动全行业参与,实操上手,只为紧绷这根“弦”→这些有关竞业限制的问题,你都了解吗?夏天遇上过敏性结膜炎怎么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12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菜是高血压高血脂克星,还特通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