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亦称糜,我们家称为稀饭,可以吃早餐,也可以宵夜,生病时吃不下饭就喝粥。

北宋诗词大家苏轼贴中曾云:“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圪益胃。粥既快美,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一碗白粥所以推陈致新的妙效。

煮粥,越大越深的锅最好,熬煮几个小时,那种软绵的稀饭是最好喝。尤其是上面那层米汤,舀出来煮任何东西都特备好,例如煮麦片,会有一种不浓烈但稠软的口感。

稀饭要趁热喝,我很怕喝到温冷的稀饭,有一种凄凉的感觉。热粥里有软软的米粒,喝下肚子后比热汤更有完满的饱足感。

清朝著名诗人袁枚有云:“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袁枚出生于杭州,也是著名美食家,所著《随园食单》流传至今,照他的法则煮粥,一定能煮出一碗上善之物,好喝的白粥。

广东人称白粥为“明火白粥”,那四个字好像水与米在火光里不急不缓地相偎着,好不传神。而袁枚没有看到广东人把这妙不可言的上善之物,最后变成了充满动词与联想的名字。

此次我们从十大南药中(广藿香、阳春砂仁、广地龙、广巴戟、沉香、化州橘红、肇庆佛手、新会陈皮、高良姜、广金钱草),选取了五味中药,作为粥品食材,其中有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下气定喘、补阳补气及祛湿的作用,推荐给大家

温中散寒食方

高良姜粥

(点击图片可了解高良姜知识哦)

食材:高良姜10克,大枣10克,大米80~克(3人量)

方法:高良姜切碎入锅,加清水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捞出姜渣,放入大米,煮熟烂,调味即可

tips:冬日膳食佳品,搭配养胃和胃的大米熬煮,特别适合平时腹部冰冷、食冷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健脾利湿,疏散外寒

荷藿薏仁粥

(点击图片可了解藿香知识哦)

食材:荷叶g,藿香30g,薏仁g

方法:荷叶藿香放入毫克的清水内,煮沸后在小火熬煮20分钟,虑渣取汁,在将此汁与薏仁煮成粥

tips:荷藿薏仁粥对于适应力差而出现类似风寒感冒的人,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下气定喘,健脾消食

化橘红粳米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橘红知识哦~)

食材:化橘红花5克,粳米50克。

方法:化橘红花水研滤过,取汁约ml,加入粳米,再加水ml左右的水,熬制为粥

tips:此食方可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特别是痰多气急,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的病人

疏肝养胃食方

佛手粳米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佛手知识哦~)

食材:佛手15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新鲜佛手切成片,装入洁净纱布袋中,扎紧口,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粥,至粥八成熟时,放入纱布袋,再煮约15分钟,下冰糖溶化调匀,拣去纱布袋。

tips:适用于慢性胃炎及腹胀者,粥内也可加入陈皮。

补气补阳

巴戟核桃粥

食材: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步骤:将各食材洗净。在锅里加入适量开水,放入食材,煮成粥

疏肝养胃食方

佛手粳米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佛手知识哦~)

食材:佛手15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新鲜佛手切成片,装入洁净纱布袋中,扎紧口,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粥,至粥八成熟时,放入纱布袋,再煮约15分钟,下冰糖溶化调匀,拣去纱布袋。

tips:适用于慢性胃炎及腹胀者,粥内也可加入陈皮。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

「传家」

「每日一膳」

如果你也爱食疗,

可以参加我们12月最后一次活动

八珍膏(膏方)制作

熬出真滋味

助力冬季进补

扫码即可报名

来吧,一起来过暖冬,不让自己手脚冰凉!

请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