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分布范围广,喜潮湿环境,在林间或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草原、倒伏松树的皮下宽松的空间、腐败的水果、绽放的花朵、腐烂的树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里的植物、粪便、腐肉、脊椎动物的巢穴等地方都能见到隐翅虫的身影。

隐翅虫对人导致的疾病,突出的为隐翅虫皮炎。毒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

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不管用哪一部分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不管哪种形式的感染途径,都有一个搓揉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促成皮炎形状多样、受损面积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

隐翅虫皮炎发病特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0月份减少。

(2)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的季节。

(3)患病年龄多集中于0~40岁之间。

(4)发病与职业:好发者多为夜间在强光源下作业的人群,大中学校学生、建筑工地电焊工、教师患病多于农民、城市居民、机关干部。发病对象群体为主,散在病例极少。

(5)患病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患病区的灯光强于周围的灯光。光线越强,患病人数越多,以用日光灯者的发病率最高。

(6)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颈部、唇周和前臂内侧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

(7)隐翅虫皮炎与人体暴露与否无明显关系,仅有病情轻重之别。

(8)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常伴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重者剧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昏、头痛等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灼痛(占67.97%)、烧灼感(占63.67%)、痒(轻痒占50.4%,奇痒占28.52%)、面部浮肿(27.34%)、头昏(3.28%)。有诊断价值的是灼痛和痒。

(9)隐翅虫皮炎的损害类型:以点条状为主(占45.3%),次为点状(占8.70%)、条状(占3.63%)、点片状(3.28%)。此为确诊隐翅虫皮炎的主要依据。

(0)病程变化:烧灼感---灼痛---皮肤发红---渐至紫红色---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脓泡---扩展成片或条状脓泡---泡破、结痂---愈后受损部位皮肤留下难以消退的褐色斑痕。

治疗原则

及时彻底地清洗掉受害部位的毒液,减轻对皮肤的损害。其方法:

()用肥皂反复清洗受损皮肤;

(2)用4%苏打溶液或0%的氨水反复擦抹受损皮肤,中和毒素。

出现疱疹后,镇静止痒,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抗菌素,必要时加用激素类药物提高疗效。

外用药物可选0.%雷夫努尔、3%硼酸水、的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擦肤氢松软膏、皮炎净、蛇伤急救散或用南通蛇药白酒溶液擦抹。有疱疹时禁用龙胆紫液。一般认为油剂会加重病情;可的松、抗组织胺、青霉素不起作用,但抗生素可防次级感染。

预防措施

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废料、杂草,捣毁隐翅虫的栖息地和滋生场所。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阻止夜间活动的昆虫(包括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隐翅虫的机会。

夏季到来时,在室内用凯素灵或奋斗呐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滞留喷洒,在2~3个月内能有效杀灭飞入室内的隐翅虫。

发现有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盛夏时节,避免开窗开灯睡觉,可有效防止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乱爬乱窜伤及人体,引起皮炎。

在国庆期间,学校会组织人员对周边环境及室内进行喷药消毒,请同学们将贵重物品带离。同时,希望同学无论在校还是在外面,能加强预防,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碰到隐翅虫怎么办?请详细阅读







































治白癫疯办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