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经方巧养五脏
养心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现在的生活好了,吃的肉食也多了!肉吃得多了,胃肠负担就会相应加重,吃进来的食物如果没能被及时消耗,就会生成痰湿和脂肪聚在体内。 而痰和瘀几乎又都是同时出现的,血淤在体内,会在血管内产生斑块,时间长了会堵塞血管,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够或心肌梗死。 因此身材偏胖的心脏病患者需要痰瘀同治。 痰瘀互结的常见特征: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胸痛胸闷、大便粘腻。 竹茹10克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作用;枳壳10克能够理气,化痰,消腹胀;云苓10克(云南道地的茯苓),有淡渗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陈皮10克取它理气和胃,祛痰利湿的功效,生莱菔子10克能够祛痰降气,通便,而且它还能降血压;丹参30克在方剂中主要是养心,有活血止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建议服用剂量为:心脏不适初期的病人连吃7天,胸疼、胸闷的感觉就会消失,之后连服2-3个月,症状可以完全消除;做过心脏搭桥术的患者,建议服用3-6个月来调养心脏。 需要注意得是这个方剂适合的是身材偏胖的心脏病患者,对于气虚阴虚,阴阳失调的人并不适用! 长期的压力大、熬夜,脾气急躁,做了心脏搭桥术后或者长期的心绞痛、胸闷、憋气的患者,更年期的女性或男性容易气阴两虚!而气阴两虚需要养心脏。 气阴两虚的常见特征:胸闷气短、五心烦热、大便干燥。 西洋参3克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三七3克能够养血活血,祛瘀止痛;赤灵芝3克可以补益心气,散胸中之结。但是出现上火症状时不宜用西洋参。 养胃 中医认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绝。如果胃气不好,就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变差、免疫力下降。 消食开胃专家推荐沈氏女科山楂开胃散(焦山楂、焦谷芽、焦麦芽、焦神曲各3克)。中医认为焦山楂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尤其适合消除吃肉导致的积食;焦麦芽、焦谷芽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作用;焦神曲有助于消化面食。 建议12岁以下小儿、老年人、肿瘤病人可以将开胃散打成粉,一次冲3克,一日2次。可以起到很好的开胃、健脾、和胃、消食积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妇女不宜吃炒麦芽。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当胃的功能降低时,蠕动会减慢。胃受损伤后,其分泌的消化液会减少,人就会觉得胃干、胃痛、口鼻干燥。所以需要养胃阴来达到止痛的目的。 缓解胃隐痛专家推荐沈氏女科白芍止痛汤(白芍、百合、芦根、乌梅各10克)。白芍可以缓中止痛;百合可以养阴润燥、补脾健胃;乌梅可以生津止渴、缓解呕吐;芦根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加减药量,胃痛特别明显时白芍可以加量到30克;口干、鼻子干、口腔溃疡、便秘时,百合可以加量到30克;患有消渴症、口干时,芦根可加量到30-60克。 中医认为脾主统血,脾胃功能弱时,导致气血不足,表现出的症状为易犯困、累、肌肉易松弛。需要服用散寒止呕、健脾和胃的中成药。 缓解脾胃虚寒专家推荐沈氏女科温胃散(高良姜5克、白豆蔻10克、香附5克、白芨5克)。高良姜可以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白豆蔻可以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香附可以温气解郁、温中止痛;白芨可以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它们用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量,脾胃大寒时高良姜可以加量到10克,胃痛厉害时香附可以加到10克,胃痛、出血较明显时白芨可以加到10克。 养肝 女人有更年期,男人也有更年期!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气机。肝推动气血运行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来发挥它的滋养作用。如果肝部不适,易引发多种疾病。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肝气郁结,易导致全身经络不畅,容易长囊肿,结节。由于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因此妇女疾病多与肝有关,如果肝不畅,女子容易得抑郁症,尤其是更年期前后。 肝气郁结的常见特征:情绪低落、郁闷伤感、胸肋胀满、肝区胀痛、纳谷不香、失眠多梦。常表现为面部有瘀斑,脸色发青。 想要调理肝气郁结专家推荐沈氏女科小柴胡汤(柴胡、白芍、黄芩、佛手各10克):柴胡疏肝理气,解郁和胃;白芍能够柔肝解郁,理气止痛,有缓解胁痛的作用;黄芩能够清肝泻热;佛手有疏肝理气,化痰和胃的作用。将4味药,放在凉水中浸泡一个钟头,然后开火煮20分钟,煎出来的水到-毫升为止。一副药可以吃两次;空腹吃,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作用更好! 肝阳上亢的人容易暴脾气,长此以往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比较大,甚至有突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肝阳上亢的常见特征:颜面潮红、头晕烦躁、失眠多梦、口苦尿黄。肝阳上亢的人脸色多呈暗红,情绪容易紧张,容易暴躁! 想要调理肝阳上亢专家推荐沈氏女科珍决汤(生决明子10-3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30克):生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泻热通便的作用;白菊花可以养肝明目,润喉生津;珍珠母能够镇静安神,明目去翳。这三味药合在一起有清肝泻热、润肠通便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乃将军之官。肝主经脉,主四肢,肝不柔顺的时候,四肢会拘挛,专家推荐沈氏女科柔肝散(当归、白芍、生地各10克、桑枝20克):当归养血活血,润肠通便;白芍能柔肝解郁,平抑肝阳,还能补充肝血;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桑枝能够舒经活络,养血柔肝。 养肾 肾精亏虚又有肾精不足、肾精气亏虚,肾精亏损的说法,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减退,早衰,耳鸣,发脱,牙齿松动,健忘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指肾精空虚,不能充养脑髓的病症。肾所藏之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精的主要功能是主人体的生长繁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肾精能调节脏腑之精,供其活动需要;能生髓、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体能力。 肾精亏虚多数是由于老年体衰,肾的精气亏损,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其病理表现为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期,可能导致早衰、性功能减退而见滑泄、阳痿等。肾精亏虚通常表现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男子精少,女子“天癸”早竭,过早衰老,神疲健忘,舌淡苔少,脉沉细等多种病状。 肾精不足 沈氏女科调肾益精汤 用料:鹿角霜10克,鳖甲10克,肉苁蓉10克,当归10克。 鹿角霜具有补肾助阳、温经散寒的功效;鳖甲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的效果;肉苁蓉具有补阳益精、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四味药配合起到很好的补肾精、壮筋骨、强腰膝的作用。 调和阴阳补肾 沈氏女科调肾阴阳方 生地黄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而且补而不腻;黄精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生杜仲具有温润肾阳、强壮腰膝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四味药一半补阴、一半补阳,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加减药量。 护肾功法 此功法具有补肾、强腰膝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无力等症状。 养肺 肺不好的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咳嗽。肺不仅掌管人体的呼吸,还管理全身气机、血液、津液的运行,并且促进尿液和大便的排泄。 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肺气不足的时候,气机不能宣散,推动力就会减弱。上面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或咳不出来,下面容易出现便秘。 肺热的症状表现:咳嗽伴有黄痰,口干口黏,咽喉肿痛,尿赤便干。肺热的手部症状:手掌大小鱼际发红、手掌暗红、小拇指根部发红。 枇杷叶有清肺泻热,和胃利尿的功效;桑白皮清泻肺热化痰止咳,两药合用药,清泻肺热的作用加强;桔梗能够祛痰利咽,宣肺止咳;生莱菔子有消食除胀,降气祛痰的作用。 将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生莱菔子各10克放入凉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煮10-15分钟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枇杷清肺饮只适合痰湿化热的肺热病人。拿不准的还是需要中医师辨证论治。 肺气亏虚的人容易反复感冒,伴有咳嗽、咽干的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的人容易长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问题。易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等过敏性疾病,还会经常觉得后背大椎穴附近发凉。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生白术能够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非常不错;白芍有柔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沈氏女科玉屏风散配伍:防风、生白术、桂枝、生白芍各10克。 久咳不愈的人容易肺阴亏虚,出现咽干口干等症状。肺阴亏虚的症状表现为久咳久喘,动则加重,口鼻干燥,口渴不欲饮,汗出恶风。 手诊肺阴亏虚的掌部往往是大小鱼际发红,小拇指根部发红。 肺阴亏虚的患者专家推荐沈氏女科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白扁豆各10克):沙参的功效是养阴润燥,益胃生津;麦冬能够养肺胃之阴,有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玉竹可以益气养胃,生津止渴;白扁豆可以健脾化湿,清肝明目。 分享内容不代表本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尊医嘱。 孙克贞整理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2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痛胃酸胃胀中医古方,立减疗效
- 下一篇文章: 你不了解的小柴胡汤人参只是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