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方,把握健康。

全民爱中医,人人懂健康。

让中医走进生活,让中医更美更有趣。

香附辛甘微苦,香而能窜,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气分主药,兼通十二经气分。

生用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用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

炒黑则止血;得童便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得盐水浸炒则入气分而润燥;得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

配参、芪,则补气;配归、芍,则补血。

配木香,则行气和中;配檀香,则理气醒脾;配沉香,则升降诸气。

配川芎、苍术,则解诸郁;配栀子、黄连,则降火热;配茯神,则交济心肾;配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

配厚朴、半夏,则宽肠理气,决壅消胀;配苏叶、葱白,则解散表邪;配三棱、莪术,则消散积块;配艾叶,则行气血,暖子宫。

乃气病之总司,为妇科血气痛之要药。

1

用制香附克,黄连克,研末蜜丸,每丸重6克,成人早晚各服一丸,温开水送下。主治气热上攻,头目昏眩及偏正头痛。

又炒香附克,炮乌药克,研为细末,水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早晚各服一次。主治血分气分多种痛证,随证加用引药。

如头痛,用茶下;痰气痛,用姜汤下;血分痛,用酒下。

2

又用炒香附克,茯神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早晚各服一丸。

主治中年人精耗神衰,心血少,火不下潜,肾气惫,水不上济,致心肾失交,荣卫不和,上则多惊,中则痞塞,饮食欠佳,下则虚冷遗精。

3

又炒香附、高良姜各研为细末,主治胃脘滞痛。

因寒痛者,用香附末0.3克,高良姜末0.6克;因气痛者,用香附末0.6克,高良姜末0.3克;因气与寒兼而有之作痛者,各等分,和匀以热米汤入生姜汁一汤匙,盐一捻调下。

此二味亦可为丸,各等分为丸即《良方集腋》之良附丸。

又制香附克,艾叶克,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3次。主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

免责声明:本文选自《龚志贤论杂病》,朱世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年1月。转载请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学习交流目的之用,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如需用药请遵医嘱)

喜欢扫描二维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致力公益事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