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你知多少二

年终大事记

年终岁末,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挑战又在眼前。沉思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团队不断从困难与挫折之中,寻求解决办法,获得新的知识......

鸿茅药酒

常用中药有余味,下面我们一起了解除补气补血的28味中药。

当归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其补血,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当归含有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能够显著的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当归的吃法有很多,首先可以直接服用。另外可以用食疗的方法,比如当归炖鸡,对人体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人参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人参主要含有多种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黄酮类,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抗休克作用;具有增强学习记忆力的功能;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心律失常的功能;具有改善贫血的作用;具有升白细胞的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等。

黄芪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气生血、扶助正气。

制何首乌

制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归肝、心、肾经,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有效治疗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熟地

熟地: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滋阴补肾,养血补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面色萎黄,胸闷,失眠,心悸,头晕,目眩,多梦,健忘,心慌,四肢无力,腰膝酸软,气短,甲状腺疾病等。

白术

白术:性味:苦、甘、温,无毒。归经:归脾、胃经。适用于脾虚湿阻引起的腹胀、食少、大便稀溏、气虚自汗者,有补脾、养胃、燥湿、利尿、安胎、补虚的功效。

功效主治:一、补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证;二、燥湿利水,治疗水肿、痰饮证;三、止汗,治疗气虚自汗证;四、安胎,治疗胎动不安证。配伍应用:一、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常致气短倦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或泄泻等证,具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精。具有平补脾胃,脾阳亏和胃阴虚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还有泄泻的一些症状。炒山药能够提高消化功能,对于一些胃肠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缓解脾虚,胃虚以及其他一些脾胃系统疾病引起的腹泻、便溏或者是便秘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炒山药还能够滋肾益精,因为炒山药直接可以入肾,所以对于肾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肉桂

肉桂:性,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治疗肾阳不足、宫寒所导致的一些疾病、虚阳上浮所导致的面浮红、虚喘、心悸、失眠、出汗等疾病。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降血糖、增强免疫。

山奈

山奈:性温;辛;归胃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化湿的功效,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也叫做沙姜,可做食材香料。

远志

远志:微温苦辛,归心肾肺经,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健忘。

茯神

茯神:性平和,有宁心安神,治疗各种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茯神是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那部分,外面的部分就是茯苓,包含的松根单独取出称为茯神木。

菖蒲

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其芳香走窜,不但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并有化湿、豁痰、辟秽的功效,擅长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菖蒲能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可以用来治关节疼痛、风湿痹阻、跌打损伤等瘀肿疼痛症状有非常显着的疗效。

菖蒲含有挥发油,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及抑制胃肠异常的发酵,因此有醒脾和帮助胃消化的作用,用于治湿困脾胃症效果非常明显。    菖蒲的气味芳香,能够辟秽化浊,具有解毒驱邪的功效,端午节的时候用新鲜的菖蒲和新鲜的艾叶绑在一起挂在门窗上的习俗,是作为预防瘟疫用。

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微涩,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络的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属于药食两用的食材,功效作用有:清热降火、清心安神。

经常吃莲子能够有效的镇静安神,促进入睡,提高睡眠质量。莲子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特别是钾元素相对较多,能有效的帮助降低血压。莲子有利于精子的形成,提高男性生育能力,特别适合像失眠多梦、遗精、高血压的患者食用

栀子

栀子:性寒、味、,归心经、肺经和三焦经。栀子具有清心清肺、利小便、清热除烦、凉血、解毒,通过不同的炮制可以分为生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栀子可以清肝胆湿热,可以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郁蒸的黄疸。栀子清下焦湿热,清热凉血止血,可以用于治疗尿血、热淋证。可以治疗肝胆火热上攻的目赤肿痛,还可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以治疗火毒,疮疡,红肿热痛等。

麦冬

麦冬:性寒、味甘苦、微苦、微寒、入肺经,所以善于养阴润肺兼能清热,即可以治燥、伤肺阴,又可用于阴虚肺热。一般治疗燥热、咳嗽、咳喘,出现这个痰黏、痰少都用麦冬这味药来润燥。麦冬具有益胃生津的作用,主要治疗胃阴不足的、口干的、咽干的。麦冬还可以清心除烦,治疗心烦、心悸、失眠。

桃仁

桃仁: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它的功效与作用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等。山桃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而得。

白芷

白芷:性温、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具有:解热镇痛、美白皮肤、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

白术

白术:性味:苦、甘、温,无毒。归经:归脾、胃经。功效主治:一、补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证;二、燥湿利水,治疗水肿、痰饮证;三、止汗,治疗气虚自汗证;四、安胎,治疗胎动不安证。配伍应用:一、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常致气短倦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或泄泻等证,具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

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甘草可以泻心火,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的作用,可以补脾益气,甘草色黄味甘,气温益气,是补脾益气的常用药物,甘草独具甘味,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的作用,所以常用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其他药物性味的功能,在各类药方中甘草能使各种药物互相和谐,所以前人认为甘草能调和百药,是不同性质的药物协调一致发挥作用。

羌活

羌活:性温、味甘、辛、苦,归于膀胱、肾经。羌活能够解表散寒,也能够祛风除湿,还能够利关节止痛,羌活解表散寒,可用于伤寒无汗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需要配伍独活、荆芥、防风、陈皮等煮水煎内服;羌活能止痛,特别是对于神经性的头痛,治疗效果作用比较明显;羌活还有一定的毒性,不能够过量或者长期的使用。

附子

附子: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它的功效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它的功效散寒止痛。附子,能温经通络,驱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风寒湿痹周身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其是寒痹疼痛剧烈的。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有毒。

配伍肉桂、山茱萸、熟地等,可治肾阳不足、夜尿频多等症。配伍党参、白术、干姜等,可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导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如附子理中汤。配伍茯苓、白术等,可治疗脾肾阳虚。

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以下疾病:一是咳嗽痰多、胸闷不畅;二是咽喉肿痛、失音;三是肺痈吐脓、性散上行;四是癃闭、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气机上逆、呕吐、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勿用,过量使用导致恶心呕吐。

沉香

沉香:性温祛寒、有味辛行散、温散胸腹阴寒、行气止痛、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的功效,还有苦降下气、温肾纳气、降逆平喘的功效,可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胀痛,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呕吐清水、还可治疗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沉香可以配合附子、干姜同用。夏季贪食冷饮,会导致胃寒呕吐,可用沉香配合陈皮、高良姜。脾胃虚寒呕吐,久治不愈,沉香可以配合白豆蔻、丁香同用。

砂仁

砂仁:性辛温、芳香、归于脾胃肾经,砂仁具有促进消化,增强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去湿气、行气化滞、理气安胎、调中止呕,调节免疫系统的功效与作用,对有腹泻的病人有止泻的作用。还具有开胃和温脾的功效,可以在腹胀、脾胃不和、湿气重、没有食欲的时候就可以用砂仁来化湿、开胃、行气温中。

陈皮

陈皮:性温、气香、味苦、归肺脾经就是陈年的橘皮,功效就是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包括化痰等,主要治疗由于脾胃不调、脾胃气滞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包括胃痛、胸闷、腹胀这些症状。是助消化、助运化的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