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瑞康一分钟了解国家卫计委权威公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药食同源”指具有传统食用价值,又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既是药材同时又是食材。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据卫计委网站,年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征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年版的《食品卫生法(试行)》规定了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的除外。原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试行)》制定出台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按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名称修改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起草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名单显示,此前,共有86种药品被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此次新增加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等。其中,《原卫生部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此次也被列为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列入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二者被药店认定为不同产品后,此次也被新增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 药食同源食品目录(一)
一、丁香/丁香 丁香,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产地:主产于广东、海南。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花蕾。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相关配伍:1.《证因脉治》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生姜。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2.《上海市中成药制剂规范》丁桂散:丁香、肉桂。治胃脘疼痛、脐腹冷痛、腹泻,以及外科疮肿,损伤肿痛等证候。3.《朱氏集验方》喘痰气:苦丁香三个,为末。水调服,吐痰即止。用法用量:1~3g,内服或研末外敷。禁忌:不宜与郁金同用。相关论述:1.《别录》:风水毒肿,霍乱心痛,去恶气。2.《开宝》: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能发诸香。3.《本草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二、八角茴香/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法:生用或盐水炒用。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主治: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相关配伍:1.《仁斋直指方》治小肠气坠: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钱,乳香少许。水(煎)服取汗。2.《卫生杂兴》治疝气偏坠:大茴香末一两,小茴香末一两。用猪尿胞一个,连尿入二末于内,系定罐内,以酒煮烂,连胞捣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3.《仁斋直指方》治腰重刺胀:八角茴香,炒,为末,食前酒服二钱。4.《简便单方》治腰病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热,袋盛,拴于痛处。5.《永类钤方》治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大麻子(炒,去壳)半两,八角茴香七个。上作末,生葱白三七个,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服。6.《脚气治法总要》茴香丸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舶上茴香(炒)、地龙(去土,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乌药(锉)、牵牛(炒)各一两。研杵匀细,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盐汤下十五丸,日二。7.《得配本草》治胁下刺痛:配枳壳,麸炒研末,盐、酒调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相关论述:1.《本草求真》:大茴香,据书所载,功专入肝燥肾,凡一切沉寒痼冷而见霍乱。寒疝、阴肿、腰痛,及干、湿脚气,并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服皆有效。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属厥阴燥药,但萸则走肠胃,桂则能入肝肾,此则体轻能入经络也。必得盐引入肾,发出阴邪,故能治疝有效。余细嚼审八角茴味,其香虽有,其味甚甘,其性温而不烈,较之吴茱萸、艾叶等味,更属不同,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而谓能除沉寒痼冷,似于理属有碍。盐水炒用,得酒良。2.《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痛。3.《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4.《医学入门》:专主腰痛。5.《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6.《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三、刀豆/刀豆 刀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刀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本品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cm,宽1~2cm,厚0.5~1.2cm。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2cm,上有白色细纹3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2,黄白色,油润。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产地:主产于江苏、湖北、安徽。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性味:味甘,性温。归经:归胃、肾经。功能:温中,下气,止呃。主治:虚寒呃逆,呕吐。相关配伍:1.《重庆草药》治肾虚腰痛:刀豆子二粒,包于猪腰子内,外裹叶,烧熟食。2.《年希尧集验良方》治鼻渊: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三钱。3.《湖南药物志》治小儿疝气:刀豆子研粉,每次一钱半,开水冲服。用法用量:6~9g。禁忌:胃热患者禁服。相关论述:1.《纲目》: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2.《滇南本草》:治风寒湿气,利肠胃,烧灰,酒送下。子,能健脾。四、小茴香/茴香 小茴香,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戏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产地:主产于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区。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法:1.小茴香:除去杂质。2.盐小茴香:取净小茴香,照盐水炙法炒至微黄色。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肝、肾、脾、胃经。功能: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相关配伍:1.《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常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用治寒疝腹痛。2.《本草汇言》: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用法用量:3~6g。禁忌:阴虚火旺者慎用。相关论述:《本草汇言》:温中快气之药也。五、小蓟/刺儿菜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本品茎呈圆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长5~30cm,直径0.2~0.5cm;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及白色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2cm,宽0.5~3cm;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尖具针刺;土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具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总苞钟状,苞片5~8层,黄绿色;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炮制方法:1.小蓟: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2.小蓟炭:取净小蓟段,照炒炭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种操作工艺。)炒至黑褐色。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归心、肝经。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主治: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相关配伍:1.《普济方》妇人阴痒:小蓟煮汤,日洗三次。2.《外台秘要方》鼻塞不通:小蓟一把,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3.《食疗本草》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4.《圣济总录》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5.《千金方》:小蓟茎叶洗切,研汁一盏,入生地黄汁一盏,白术半两,煎减半,温服。用法用量:5~12g。禁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相关论述:1.《别录》:养精保血。2.《本草纲目》: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疮出血,呕血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藏器)。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并大明)。注: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交流学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得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7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反馈对脾胃差的效果第个病例反馈
- 下一篇文章: 市场快讯全国各大药市最新资讯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