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脏位于胸部的左侧,小肠位于下腹,人的小肠位于心脏的下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病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可能最初出现在小肠经络。

经脉循行

1.手少阴心经

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手少阴心经

2.手太阳小肠经

上接手少阴心经于小指,下接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经脉分布于手小指的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后及肩胛部、颈部、面颊、目外眦、耳中、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

心与小肠的关系

1.心与小肠相表里

表里者,内外也。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他们的能量,频率,病气,都可直接进行传递。

2.心与小肠的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之经脉别论曰:“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润,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使水谷在小肠内充分分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和糟粕;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

3.心与小肠相互影响

1)心经实火,可移热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等,小肠实热的症状。

饮食建议

马蹄、梨子汁

2)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

饮食建议

栀子茶、维生素C

3)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

饮食建议

猪肚克,党参15克,田七9克、高良姜20克,砂仁5克,生姜20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