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考点方剂学18理气剂上
一轮复习考点 中 综 01 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 ▼点击此处查看解析▼ 答: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功能,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主要适用于气滞和气逆的证候。 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 02 理气剂的配伍规律。 ▼点击此处查看解析▼ 答: 行气剂以脾胃气滞证和肝郁气滞证多见,常以行气药为主;降气药中肺气上逆以咳喘为主症,常选用降气平喘药;胃气上逆以呃逆、呕吐、嗳气等为主症,常选用降逆下气药。 03 理气剂的注意事项。 ▼点击此处查看解析▼ 答: a.辨清虚实→气滞实证:行气;气虚之证:补法; b.辨清有无兼证,分清主次; c.理气药多芳香温燥之品→慎勿过剂,或配伍益气滋阴之品; d.年老体弱、阴虚火旺,或有出血倾向,或孕妇及正值经期的妇女,慎用。 04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苑于上。 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芍药枳壳炙甘草。 水煎服。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君:柴胡—条达肝气而疏郁结; *臣:香附—舒肝行气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 *佐:陈皮—醋炒以入肝行气; 枳壳—行气止痛以疏理肝脾; 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与白芍相合,增缓急止痛之功。 *本方以四逆散易枳实为枳壳,加川芎、香附、陈皮而成。 *本方药性芳香辛燥,不宜久煎;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且孕妇慎用。 *疏肝药与养血柔肝药相配,既养肝之体,又利肝之用,但以疏解肝郁为主。 05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水煎服。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细或弦滑。 *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臣:厚朴—下气除满; *佐使:茯苓—健脾渗湿,湿去则痰无由生; 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 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以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气郁较甚者→+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 *胁肋疼痛者→+川楝子、玄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咽痛者→+玄参、桔梗→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本品药物多为苦辛温燥之品,易于伤阴助热,故阴虚津亏或火旺者不宜使用。 *辛苦合用[辛→行气散结;苦→燥湿降逆]→郁气得疏,痰涎得化。 痰+气—交结[本方会与温胆汤相混淆,症状极其相似,最简单的区别是,温胆汤有胆经郁热,故而有口苦之类跟胆热一致的症状]。 06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 喘息短气时咳喘,难卧再加半夏良。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瓜蒌实薤白白酒。 用适量酒,加水煎服。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胸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证。 *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君:瓜蒌—涤痰散结,理气宽中; *臣: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佐使:白酒—行气活血,增行气通阳之力。 *痰浊较甚者→+半夏、菖蒲、厚朴等→增强燥湿化痰; *阳虚寒阻→+干姜、肉桂、附子→助温阳散寒; *气滞较著,见胸满而胀,或兼逆气上冲者→+厚朴、枳实、桂枝→下气除满; *兼血瘀,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丹参、红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 *阳虚气弱之胸痹,不宜单用本方。 *行气与祛痰并行,宽胸与通阳相协,寓散寒化痰活血于理气之中。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名既是组成{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痰阻气滞之胸痹]。 胸阳不振+气滞+痰阻。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痢。 *蔻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方名即组成。 07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 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 先煎枳实、厚朴,去滓内诸药。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 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宽胸;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 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佐:桂枝—通阳散结,降逆平冲。 *寒重→+干姜、附子→助通阳散寒; *气滞重→加重厚朴、枳实→助理气行滞; *痰浊重→+半夏、茯苓→助消痰。 *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恢复气机之升降。 *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注意君药! 08 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榔姜; 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妇人瘕聚带下,皆任脉所主阴经也。乃肾肝受病,治法同归于一。 乌药木香茴香青橘皮高良姜槟榔楝实巴豆。 a.[现代用法]→为散,食前温服或水煎服。 b.[古代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3g,温酒送下。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寒凝气滞证。 *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君:乌药—入肝经,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臣:青皮、木香—助君药疏肝行气; 小茴香、高良姜—助君药散寒止痛; *佐使:槟榔—下气导滞,直达下焦而破坚; 川楝子、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巴豆既可制其苦寒之性,又能增其行气散结之力。 *偏坠肿胀→+荔枝核、橘核→增强行气止痛; *寒甚→+肉桂、吴茱萸→加强散寒止痛。 *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 *集众多辛温行气疏肝,散寒通滞之品于一方,重在行气破滞,使气滞得消,寒凝得散。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川楝子[XD]: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清热燥湿;疗癣]。 09 暖肝煎-《景岳全书》 暖肝煎中桂茴香,归杞乌沉茯生姜; 温补肝肾散寒气,肝肾虚寒疝痛康。 *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症。 *疝之暴痛,或痛甚者,必以气逆,宜先用荔香散。气实多滞者,宜宝鉴川楝散或天台乌药散。非有实邪而寒胜者,宜暖肝煎主之。 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生姜。 水煎服。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肝肾虚寒证。 *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君:肉桂—温肾暖肝,祛寒止痛; 小茴香—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臣:当归—养血补肝; 枸杞子—补益肝肾; 乌药、沉香—辛温散寒,行气止痛,以祛阴寒冷痛之标; *佐使:茯苓—甘淡渗湿健脾; 生姜—辛温散寒和胃,扶脾暖胃,顾护后天。 *如寒甚者→+吴茱萸、干姜;再甚者→+附子; *若腹痛甚者→+香附→行气止痛; *睾丸痛甚者→+青皮、橘核→疏肝理气。 *若因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切不可误用。 *补养、散寒、行气并重。 10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兰室秘藏》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丸剂或水煎服。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君:枳实—行气消痞; *臣:厚朴—下气除满; 黄连—苦寒降泄,清热燥湿而开痞; *佐使:半夏—散结和胃; 干姜—温中散寒,二者与黄连相伍辛开苦降以除痞; 麦芽曲—消食和胃;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中健脾。 *脾虚甚→重用人参、白术→增强益气健脾; *偏寒→-黄连,加重干姜用量,+高良姜、肉桂→温中散寒; *胀满重→+陈皮、木香→加强行气消胀。 *痞满而虚多实少者慎用。 *有消有补,有寒有热→消补兼施[消大于补],辛开苦降。 脾气虚+气滞[枳实]+寒+热[体现于舌苔微黄,为食积化热而来]。 11 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越鞠丸,解诸郁。 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行气解郁。 →六郁证。 *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 *行气、活血、除湿、清热、消食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五药治六郁→气[香附]/血[川芎]/痰/火[栀子]/湿[苍术]/食[神曲]郁。 12 金铃子散-《袖珍方》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 疏肝泄热活血痛,肝郁化火诸痛蠲。 *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金铃子延胡索。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肝郁化火证。 *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两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 肝郁化火[可以简单理解为肝郁+热]+气血不畅[气郁而致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金铃子=川楝子。 *延胡索[苦温]:活血;行气;止痛。 *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清热燥湿;疗癣]。 13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脘腹胀满用皆灵。 *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厚朴橘皮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干姜生姜。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脾胃寒湿气滞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行气为主,兼以温中燥湿→寒湿气滞之胀满自除。 中焦虚寒+湿+气滞[厚朴能下气除满,所以在一般都有气滞而满的症状]。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痢。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4 橘核丸-《济生方》 橘核丸是济生方,楝桃木通索桂香; 再添昆布藻海带,朴实寒疝顽痛尝。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延胡索桂心木香。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寒湿疝气[颓疝]。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重者成脓溃烂。 *气血同治。 气滞+寒+湿+疝气。 *川楝子,延胡索同用=金铃子散。 *海藻,昆布,海带同用。 *枳实,厚朴同用。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真题演练 点击正确选项 01 肝郁有热,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食热益甚,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丹参饮 C.越鞠丸 D.金铃子散 解析 D 本题考查金铃子散。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点击查看解析 02 枳实薤白桂枝汤中桂枝的配伍用意识 A.助阳化气 B.通阳散寒 C.温阳化痰 D.降逆平冲 解析 BD 本题考查方剂配伍。佐:桂枝—通阳散结,降逆平冲。 点击查看解析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排版 小金院长咩~ 来源 青竹医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22考研QQ交流群●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竹大白●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橘佩奇●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竹小跳●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考研客服:官方客服● ←滑动解锁更多客服小可爱→ 投稿邮箱:yk qingzhuzhongy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8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肯定不知道这和生姜干姜不一样的姜,对
- 下一篇文章: 三叉神经痛的针刺及中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