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延胡索
白癜风土方治疗 http://m.39.net/news/a_5639550.html 中药小课堂之延胡索 相传,唐末年间,在浙江东阳有座青山叫作西门岩。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翻落山下,昏迷不醒。儿孙们闻讯赶到,只见他鼻青眼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样子怪吓人的。儿孙们不知道老人究竟伤得怎样,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在旁边守着。不久,老人苏醒了过来,自觉遍身疼痛,动弹不得。他吩咐后辈们挖出身旁野草的球茎,然后将他抬回家。回去后,他不断嚼食在山上所挖的野草球茎,并煎水服。几天后,疼痛竟然消失了,红肿亦消退,行动也能自如了。儿孙们见此药的功效如此神速,便问老人叫什么药,老人答:“延胡索。”从此,延胡索就在这一带应用开来,并逐渐传至其他地方。 注:本品为罂粟科多年生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本品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又名元胡。主产于浙江。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炙用。 药性辛、苦,温。归肝、脾、心经。主要功效为活血,行气,止痛。 气血瘀滞,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李时珍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临床可广泛用于血瘀气滞所致身体各部位的疼痛。治寒滞胃痛,常配伍桂枝、高良姜等,如安中散(《和剂局方》);治肝郁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者,常配伍川楝子,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薤白、瓜蒌等药同用;治经闭癥瘕,产后瘀阻,常配伍当归、蒲黄、赤芍等,如玄胡索散(《济阴纲目》);治寒疝腹痛,睾丸肿胀,常配伍橘核、川楝子、海藻等,如橘核丸(《济生方》);治风湿痹痛,常配伍秦艽、桂枝等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单用本品为末,以酒调服。 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醋制可加强止痛之功。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徐闻县重金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创新发展
- 下一篇文章: 案例分析央视所谓名老中医非法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