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大家好,有时候投广告就是一件又辛苦又甜蜜的事情,每天都会让你的心情七上八下的,有订单时你笑,没有的时候,你患得患失,我们都中了「广告投手病」,真的是令人心疼。哈哈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如果我们怎么去测试广告都没有用就是没有转单,该怎么办呢?一个令广告投手最痛最痛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只要投放广告,订单就会来,其实真的真的不是这样的。因为广告并不是万能的,除了广告本身以外,整体的营销策略是更为重要的。广告在整体里面其实更只是扮演,把我们的策略曝光的一环。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你的广告错了,而是整体规划环节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可以思考换个方向,再搭配广告,说不定就会更有效果!

  因为会有太多不同的场景,我这边举一些实际操作过的案例给大家分享。

第一种状况:商品或服务价格偏高时,直接购买有难度

  我遇过一个客户客户,他卖的是几万块高单价课程,但之前他们的做法却是把广告直接导入销售页。

  但其实,要别人立刻就在网路上购买一个3万块的课程,还真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经过修改后,广告导入免费讲座的报名页面,然后我们在讲座上面再推荐课程。

  这个其实很多人在用的,例如卖房子,一定是搜集名单,再让你来看屋,绝对不会直接在上面卖房,美语试听课程,汽车试驾,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

直接销售太难时,就需要设计可以接触到客户的方法

  就像是小朋友不敢吃花椰菜,你却直接端一盘菜到他面前,他一定吓哭,但如果你先换个方式,例如把花椰菜切得细细的,做花椰菜煎蛋,让小朋友慢慢接触花椰菜,说不定他就有机会喜欢上花椰菜哇。

第二种状况:商品搜寻能量不够

  现在大家的购买习惯,看到一个商品,第一件事情是Google他的评价,看看网友说了什么。

  所以如果有时候你的商品完全搜寻不到的话,信任度是会降低的。

  很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是什么?

  你打了一个空气清净机的广告,让他想购买了,他就去查了你的商品,结果找不到评价。

  这时因为他在搜寻空气清净机,他就开始被别人广告吸引,最终比较后购买了别人的商品。

  因此,我会建议如果你的商品是会容易让人去做比较跟搜寻的话,(美妆、保养、3C等),可以找博客主去累积搜寻声量,让别人在搜寻你的时候,可以找到推荐的文章。

第三种状况:广告渠道选择错误

  我有一个修电脑的客户,之前也使用FB广告。但其实他最好的方法是用Google关键字广告才对。

  FB广告及Google广告两者最大的差别,一个是主动接触用户,而另一个是用户做搜寻时触发的。

  假设不论你有没有想买相机,但FB广告还是会可以对你投放广告,Google关键字则会在你搜寻相机购买比较时才会出现广告。

  修电脑这件事情,如果你电脑没坏掉,就算你被FB广告打到,也绝对不会去修。

  但如果你电脑坏掉,你会去搜寻哪里可以修电脑吧?所以像是他的服务性质就不适合用FB广告,因此就算他再怎么FB优化广告都是没有用的。

  我明明就不需要修电脑,还一直推广告给我!我需要修的时候就会去搜寻了!

第四种状况:卖的东西跟别人一样

  如果你卖的商品是那种一堆平台上搜寻,很多人都在卖的商品的话,其实是有难度的。

  这种状况,很容易就变成「价格战」了,他极有可能看了你的广告,对你的商品有兴趣,但最后去别的平台买了价格更便宜的同样商品。

  所以,你的广告,就变成在帮别人打广告了,真心让人觉得难过,新娘出嫁,新郎却不是我…

  通常这类商品,我也会觉得满头痛的。真心话,我会满建议可以不要进入这种市场,但如果还是很想尝试的话,有几个点可以参考:

证明你是正版,其他的可能不是正版

累积比别人更多的评论数,增加信任(如果你是在虾皮等那种平台卖的话)

提供别人没有的附加价值,例如购买保健食品,附加营养师健检一次之类的

第五种状况:广告切入点不对

  我有一个客户,他是卖意大利零食的,起初他广告的切入点,会说:

这是很独特的口味,全台有这边才吃得到的义式口味。

  但他这样跑了一年了,广告成效一直很不好,后来我们帮他重新设计贴文及广告的切入点,改成分享他在意大利观察到的文化跟意大利零食的结合。

  例如,分享意大利人在酒吧喝酒时,会搭配这款土豆片一起吃,让人对这款土豆片,产生了更多的想像空间,转换切入点后,销量就有逐渐好转。

  所以,真的很有可能就只是切入点不对,方式不对,需要花时间再多思考跟尝试。

  我其实觉得这并不简单,是真的满辛苦的,但到最后成功时,会非常的有成就感。

总结

  电商的世界你以为有必胜法则,其实真的没有,唯有不断的尝试跟努力,才会有丰收的果实。

  没有订单的话,不要苦熬着,我们试试别种方法吧!

  有任何问题,欢迎找我讨论!下次见!

我是小斐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