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news/a_5206959.html 樗白皮(《药性论》),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椿根皮、椿白皮、椿樗皮(《中药手册》),椿根白皮。 椿皮,始载于《新修本草》,附于“椿木叶”项下。为苦木科落叶乔木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北等省。野生与栽培均有。 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切段,生用或麸炒用。 商品有椿根皮与椿干皮之分,均为统货。以肉厚、块大、黄白色、不带外皮者为佳。习惯认为根皮比干皮质优。 苦、涩,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燥湿,收涩止泻,止带止血。 1.湿热泻痢,久泻久痢 本品苦涩性寒,既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泻痢;又能收敛固涩而治久泻久痢。用于湿热泻痢,常与地榆同用,如《鲁府禁方》椿根散;或与枳壳、甘草配用,如《苏沈良方》樗根散。用于久泻久痢,可与诃子、母丁香配伍,如《脾胃论》诃黎勒丸;或与人参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樗白皮散。 2.赤白带下 本品清热燥湿,收涩止带。用于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经浊淋漓,常与苦参、黄柏、栀子等同用,如《仁术便览》樗白皮丸;或与黄柏、高良姜、芍药配伍,如《摄生众妙方》樗树根丸;若痰湿下注,带下脉滑者,多与苍术、陈皮、半夏等配用,如《女科指掌》樗皮丸。 3.崩漏经多,便血痔血 本品清热燥湿,收敛止血。用于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常与黄柏、白芍药、龟甲等同用,如《医学入门》固经丸。若用于便血痔血,可单用为丸,如《圣济总录》如神丸;或与侧柏叶、升麻、芍药等同用,如《丹溪心法》椿皮丸;或与苍术、枳壳配伍,如《普济本事方》椿皮丸。 煎服,3~10g。外用适量。 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1.《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 2.《本草通玄》:“樗白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早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3.《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臭椿的根皮含苦楝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东茛菪内酯、山柰酚、鞣质、赭朴吩等。树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内酯、乙酰臭椿苦内酯、苦木素、新苦木素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龢壹堂一日一味小茴香
- 下一篇文章: 老中医14个公开实用验方,专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