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血管就堵,一张方子补心气温心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心绞痛。 心气充足,心脏蓬勃有力。生命不息,跳动不止,血液就这样被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滋养全身,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生命活力的体现。 但是——心,并不是无敌的,它也会“生病”,撂挑子,不干了,我们的生命可就危险了。 为什么这么说?花个几分钟你就明白了。 之前有一个50多的男患者,也是心绞痛,痛的每天都怀疑人生。 在47岁那年,心梗发作了,但后续控制的不错,就是偶尔会出现胸骨后疼痛的毛病,不过他每次通过药物得到了缓解。 眼看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跟人因为琐事吵了一架,旧疾直接复发,心绞痛一天能犯个5-7次,最长有次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痛的时候连带着左侧肩膀和左侧胳膊一起疼,有出汗、乏力、头晕的不适感。 刻诊:脉象细缓,舌苔较薄、发白,舌边有齿痕,质淡、舌头上有瘀斑,自述畏寒怕冷、睡眠质量不好。 见方:党参、桂枝、丹参、川芎、赤芍药、荜茇、细辛、高良姜、陈皮、香附子、红花。 用药半月后,心绞痛复发减少,睡眠、畏寒情况均有改善。后对方加减运用,巩固调治。 大家觉得上面这位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其实证属:心气、心阳不足、心血瘀滞。 一个人的心气、心阳不够了,拿什么推动心血的运行流动啊,慢慢地就形成了瘀血,导致心脏疼痛。 心气亏虚,不能够推动血液运行,原本正常的一条河流现在变得跟小溪一样,脉象自然细缓。 气血亏虚了,无法濡养到舌头,就会出现齿痕、舌苔白薄的情况。 人只要一气虚,就会出现头晕、乏力的问题,因为没能量了,就跟手机一样,电量不足了,另外这气一虚,津液控摄也出了问题,就爱出汗。 时间久了,气虚就会伤阳,人就会出现怕冷的毛病。 再看看他的过往病史,心气虚的毛病已经是比较清晰了。 气不足,没动力,就会血瘀,这人能不疼么,舌头上就会出现瘀斑。 源头就在于气不足,衍生出了一堆问题,所以这会儿就要补心气、温心阳、活心血。 回过头看方子: 君药:党参,能补充心血,补脾肺之气,脾胃为水谷之海,血气生化之源,肺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补脾肺,增强心气的化源。 接下来温通心阳,取桂枝、荜茇、细辛、高良姜,能够温通散寒,鼓舞心脉。 活血化瘀取红花、丹参、川芎、赤芍解决血瘀问题。 陈皮、香附子行气理气,让心血运转起来,促进心气的运行。 天气如果很冷的化(深冬寒冷节气)我们很多朋友就会出现心气亏虚、心阳不振的局面。 心气就是心脏的动力,多一份心气,患上心病的风险就少一分,如果在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补一下心气,鼓舞一下心阳。 大家记得千万不要盲目套用,像有些朋友说自己也天冷了不舒服,结果自己是痰湿上蒙,用党参补气,这明显不搭杠。要是心阴不足,用这桂枝、附子,这不是在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么?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这样才能达到调治的目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11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草热点清除幽门螺杆菌,中医药有金处方
- 下一篇文章: 快点医聊因疫情焦虑紧张睡不着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