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作用机制就是增加脑内多巴胺或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而早中期是帕金森患者治疗的“蜜月期”,如果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较好的依从性,在“蜜月期”内患者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是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COMT抑制剂六大类、中药调理。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常反馈应用药物后效果不好,那么你是不是用对药了?看看下面错误的用药方法,你有没有?

1、不敢服药。由于患者过分恐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为服药后这些不良反应都会出现,就会自作主张减少医生建议的服药剂量,导致疾病控制不佳。其实早期规律用药,可以尽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延长寿命。

2、未规则服药。很多患者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不知道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认为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控制后,疾病已治愈,就不再持续治疗,导致症状持续加重。

3、随意增加剂量。一些患者在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为追求更理想的效果,就随意增加药物剂量,结果适得其反,出现了药物过量导致的副作用,如头晕、异动症、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

4、吃过多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阻碍左旋多巴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药物疗效。因此日常饮食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肉类、奶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建议服药1小时后进餐,可以减少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5、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会降低抗帕金森药物疗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维生素B6能加速左旋多巴的脱羧过程,从而导致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量减少,降低抗帕金森药物疗效。

帕金森病患者应根据症状调整药物,正规治疗,才能使抗帕金森药物药效发挥到最佳,使药物在“蜜月期”内真正成为帕友的“蜜月期”。

运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用药总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病程越长越易出现运动并发症。目前最新研究认为,只要每天服用左旋多巴总剂量不超过mg,不会使药物运动障碍并发症提早出现。

不同运动并发症类型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相同,明确其类型是采取合理治疗的前提。目前,国内外根据不同运动并发症类型制定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具体应用时,建议充分考虑患者当时情况,强调个体化药物治疗。

长期服用西药身体会产生抗药性,会发现症状逐步的控制不是太好,可以配合上中药五龙震颤汤,逐步改善患者的症状,让其恢复正常。

客服电话

联系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