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及
现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而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可能与你的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凉食)、贪凉等等有关。
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这五种症状,是体内湿气过重的最典型表现。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3、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有湿,就要除湿、祛湿、化湿、利湿。特别是夏天更要祛湿。为什么呢? 因为夏天是湿邪泛滥的时候,是最困扰湿邪者的季节,为了解除痛苦,当然要在夏天治疗。 其次,夏天治湿,也有个有利条件。那就是夏天阳气最旺。因为湿属阴邪,需要温阳,夏季固然湿重,但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利用好这一特性,祛湿就变得简单了。 祛寒除湿:每天坚持口服痹痛药酒10-20ml,会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还可外用痹痛药酒、泡脚。 四知堂痹通药酒是由草乌(制)、当归、高良姜、丁香四味药物组成,其组方有草乌(制)、当归,当归味甘而辛,性温,药性较为柔润。川草乌味辛苦性温,药性刚燥而烈。二药相伍能养血活血与逐风寒湿邪并用,相补相成,温而不燥,养而能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二药相伍共奏养血活血,逐寒湿止痹痛之功。草乌温经散寒之力甚著,得当归温而能润则不燥,当归得草乌,则活血止痛之力愈著,确为其独到配对之奥妙。二药乃为君臣也;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气芳香偏重于温胃散寒而止痛。与当归相须配对,能润良姜之大热,则发挥协同作用,则又各取所长,发挥补脾胃兼治之效,增强温脾散寒和暖胃止痛之功。丁香味辛性温,即能降浊气之上逆,与良姜合用,能辛散温通,则又温中健脾,顺气降逆又宽中。溶白酒之温经活血,而走而散则不守,则散寒止痛,又能扩张血管,改变微循环,以助温经止痛,活血祛风,以达通络除湿之功。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物健吃了没效果,原来都是服用方法不对
- 下一篇文章: 如何护理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