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丨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高良姜 又名: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来源 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功效作用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厘米,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镇痛、抗胃溃疡、止泻、利胆作用;可延迟血栓的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 使用禁忌 阴虚有热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心脾痛: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米饮调下3克。(《十全方》) ②治胃寒,饮食不化及呕吐翻胃:高良姜、陈皮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下一丸。(《卫生易简方》) ③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高良姜、木香各捣罗为末。每服高良姜末3克,木香末1.5克。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放温和渣徐呷。服不计时,勿用铁器煎。(《圣济总录》) ④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克,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⑤治风寒湿气,腰脚疼痛:高良姜、防己等分为末,捣大蒜和为饼。按痛处,铺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度。(《外科大成》) 来源:中药查询网 图片:慧聪网 版权声明 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5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挥发油自身成分的透皮吸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