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心悟第十一章中药与方剂第四节
第十一章中药与方剂 第四节行气方药 凡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为主要功效的方药叫做行气药或行气方。行气药大多辛香而温,故长于疏通气机,消除气滞。主要用于气机郁滞所致的病症;如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或噫气呕逆,便秘或泻而不畅;肝郁气滞,胁肋胀痛,月经不调;以及肺气壅滞,胸闷咳嗽等症。 本类药物如用麸炒在于缓和烈性,用醋制在于追求行气疏肝(止痛)的功效。应用本类药物,应针对不同的病情,并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作适当的选择和配伍。如脾胃气滞而挟湿浊者,常与化湿药配伍;肝郁气滞所致的证候,应分别情况,酌情配伍柔肝、健脾,或活血调经等药。饮食停积,气滞胀满者,与消食或泻下药同用;而脾虚气滞,则应与健脾消食药配伍。至于痰饮、瘀血而兼有气滞者,则应分别与祛痰药或活血祛痰药配伍。本类药物易于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亏的病人慎用。 一、行气药 青皮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树的未成熟果实或青色果皮。5-6月采集洗净,晒干。生用或醋炒用。 苦、辛,温。归肝、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病证。常配伍其它药物应用。如胁肋胀痛,配柴胡、香附;乳房肿痛,配瓜蒌、香附、橘叶;疝气肿痛,配乌药、橘核。 2、用于食积气滞,胃脘胀痛。常与草果、山楂等同用,如青皮丸(青皮、草果、山楂、六曲、麦芽)。气滞血瘀的疼痛,常与三棱、莪术,郁金等活血化瘀药同用。 3-9克。 含橙皮甙、苦味质、挥发油、维生素C。 附:橘叶为橘树的叶片,随时采取,鲜用。性味辛苦平。能行气疏肝,散结消肿。应用主要用于胁肋胀痛或乳痈肿痛。前者,可与香附、青皮配伍;后者,可与瓜萎、蒲公英等配伍。用量5-12克。 陈皮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树的成熟果实的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干燥生用或麸炒用。以陈久的为佳。橘子之子称橘核仁。 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胃,燥湿化痰(陈久者燥烈的性质稍弱)。 1、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或呕吐哕逆。常与木香、砂仁等行气健胃药同用。如为脾虚气滞之证,常与党参、白术配伍,如五味异功散(陈皮、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胃寒气逆、呕吐哕逆,常与生姜配用,如橘皮汤(橘皮、生姜)。 2、用于痰湿壅滞,胸膈满闷。喘咳痰多或痰饮呕吐。常与半夏、茯苓等配用,如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灸甘草)。 此外,用于乳痈初起,可配甘草内服,能促使消散。 ①青皮、陈皮同为一物,未成熟的为青皮,形小性猛,主入肝经,偏于破肝气而定痛;已成熟的为陈皮(或称橘皮,陈久者故称陈皮),形大而性缓,主入脾胃,偏于理脾气而化痰。②陈皮虽为理脾气之药,但有和百药之功,如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各因所配而有补、泻、升、降之力,故有统五脏而治百病之称。 3-9克。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柠檬烯、枸橼醛;并合橙皮甙、川陈皮素、维生素B1等。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出肠内积气。挥发油有刺激祛痰作用,能舒张支气管而有平喘作用。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但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维生素P样作用。对子宫有抑制作用。 枳实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酸橙、香橼和枳的未成熟果实。7-8月采收晒干,切片。生用或麸炒用。 辛、苦,微温。归脾、胃经。破气、行痰、消痞(为破浊气,消积宽肠的主药)。 1、用于饮食不消,脘腹胀满。常与神曲、麦芽、陈皮、木香等消食、行气药配伍。脾胃虚弱,脘腹痞满者,常与白术配伍,以健脾消痞,如枳术丸(枳实、白术、荷叶);痰饮停滞,心下痞坚者,重用枳实,并改用汤剂。 2、用于大便秘结而腹满胀痛者。常与泻下行气药大黄、厚朴配伍,如小承气汤(枳实、厚朴、大黄)。湿热积滞而见泻痢后重者,常与黄连、大黄、神曲等配伍,以清热燥湿、泻下消积,如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神曲、白术、茯苓、泽泻、黄连、黄芩)。 3、用于痰湿停滞胸中所致的胸痞不舒。常与薤白、瓜蒌等同用。 此外,还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予宫脱垂、脱肛等。常与益气补中的黄芪、党参、白术配伍。 3-9克。治子宫脱垂、脱肛等可至15克。 孕妇慎用。 酸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d柠檬烯、柠檬醛、芳香醇等;又含橙皮甙、柚甙、黄酮甙和苦橙酸、柠檬酸;以及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香橼含一种生物碱。 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升压的同时冠状动脉、脑、肾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下降;肌肉、皮肤血管则阻力增加。 附:枳壳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酸橙、香橼接近成熟的果实。9-10月采收,去瓤,压扁,切片。生用或麸炒用。 性能与枳实相似,但功效不如枳实强。主要用于行气宽中,消除胀满。此外,亦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脱肛等。有关应用同枳实。用量6-12克。治子宫脱垂、脱肛的用量可稍大。 厚朴 为木兰科落叶乔木厚朴的树皮。立夏至夏至采收,阴干,蒸热再卷成简,或推开压平后晒干。蒸透,乘热切片:或与生姜、苏叶同煮过,切片,阴干(制厚朴)用。 苦、辛,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燥湿,降逆平喘(为行中焦脾胃之气的主药)。 1、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闷,腹胀、腹痛或呕逆。常与苍术、陈皮配伍,如平胃散(厚朴、苍术、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腹胀痛而便秘者,常与枳实、大黄配伍,如厚朴三物汤(厚朴、枳实、大黄)。 2、用于喘咳上气。素有喘咳,因感风寒而发者,可与紫苏、杏仁等配伍;痰湿壅肺,胸闷气喘、咳嗽者,常与苏子、半夏等同用。 3-9克。 含挥发油,油主要为β-桉叶醇、厚朴酚、异厚朴酚等。又含厚朴箭毒碱,厚朴碱、鞣质等。 所含生物碱有较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又有降压作用,并使呼吸、心率加快。煎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及常见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煎剂尚能杀死猪蛔虫。 木香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根(云木香产于云南省丽江、川木香产于四川省安县、阿坝、凉山)。9-10月采挖,去掉须根,晒干。生用或煨用。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煅用性缓,利于止泻)。 1、用于胃肠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呕逆少食等。如《简便方》治一切走注气痛不和,用温水磨浓汁,以热酒调服。院腹胀满、呕逆者,与白豆蔻、藿香等配伍。若为脾虚气滞,呕逆少食,脘腹胀满,便溏腹泻之证,则常与党参、白术、砂仁等补气健脾药配用。 2、用于湿热痢疾或腹泻而见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连配伍,如香连丸(木香、黄连)。现代又用于胆绞痛,常与清利肝胆湿热的茵陈嵩、金钱草等同用。 3-9克。胆绞痛可用至15克。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云木香烯、a和B-木香烃、木香内脂、木香醇;并含木香碱、豆甾醇等。川木香含挥发油,油中为川木香内脂等。 对支气管和小肠平滑肌有较明显的解痉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凿、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香附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9-10月挖取,洗净、晒干,烧去须根。生用或醋炒用。以酒、盐、醋、童便炒,叫四制香附。 辛、微苦,平。归肝、胃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1、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闷胁痛,脘腹疼痛或乳房肿痛,疝气疼痛。如青囊丸(香附、乌药)治一切气痛;寒凝气滞的脘腹痛,常与温中止痛的高良姜配伍,如良附丸(香附、高良姜);乳房肿痛,可与橘叶,青皮等配伍;寒疝腹痛,常配吴茱萸,乌药,共奏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2、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经痛或月经后期。前者,常与散寒止痛的艾叶配伍,如艾附丸(香附、艾叶);后者,常与当归、川芎等补血活血药同用。 6-12克。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香附酮、香附烯、香附醇等。 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痛阈。流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有抑制收缩,驰缓肌紧张的作用。 乌药 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乌药(天台乌药)的根。8月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薄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辛,温。归脾、胃、肝、膀胱经。行气、散寒、止痛。 1、用于寒郁气滞所致的胸腹疼痛等证。如胸腹疼痛,可与香附、木香等配伍;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等配伍,如天台乌药散(乌药、金铃子、青皮、木香、小茴香、高良姜、槟榔、巴豆)。亦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经行腹痛,常与香附、延胡索等行气止痛药配伍,如加味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延胡索、砂仁、甘草)。 2、可用于虚寒性的小便频数、遗尿。常与温肾缩尿的益智仁配伍,如缩泉丸(乌药、益智仁、山药)。 3-12克。 含生物碱、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为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乌药内脂等。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肠蠕动加速、收缩加强,又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缓解其痉挛。还能增加消化液分泌。挥发油能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发汗。外涂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缓解肌肉痉挛疼痛。外用有止血作用;体外试验,其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免血浆钙化时间,促进血液凝固。 沉香 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沉香和白木香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产于广东、广西、台湾。采取含有树脂的木部和根部,阴干用。 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暖肾,降逆。 1、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胀闷疼痛。常与乌药、木香等同用,如沉香四磨汤(沉香、乌药、木香、槟榔)。 2、用于气逆痰喘的实证或肾虚气喘。前者,可与白芥子、苏子、厚朴配用;后者,可与附子、山茱萸、五味子等配伍,以补肾敛肺。现代用本品与侧柏叶研末服,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3、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可与白豆蔻、丁香、柿蒂等散寒降逆药配伍。 1-3克。研末服,每次服0.5克至1.0克。 含挥发油、萜烯醇类、桂皮酸等。 佛手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佛手柑的果实。秋季果实开始变黄时采摘,切片晒干用。 辛、苦,温、归肝、脾、肺经。行气舒肝,健胃,化痰。 1、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健所致的胁肋或脘腹胀痛,胸脘痞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等。可与青皮、香橼、陈皮等同用。 2、用于湿痰停聚的喘咳痰多,胸闷。可与半夏、茯苓、苏子等配伍,以燥湿化痰、降气。 3-9克。 含挥发油、黄酮甙。 附:香橼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枸橼和香橼的果实。8-10月采摘成熟果实,除去种子和瓤,切片。晒干用。性味功用与佛手相近。用量5-9克。 薤白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薤(也叫蕌头)的地下鳞茎。5月掘取,洗净晒干,生用或蒸熟用。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1、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胀闷或泻痢后重。前者,单用或与陈皮、枳壳、神曲等配用;后者可与黄连、马尾连等配伍。 2、用于痰浊停滞胸中,阳气不得流通所致的胸闷、疼痛,或兼见喘咳多唾之证,常与瓜蒌、半夏同用。现代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常与瓜蒌、丹参、红花等宽胸、活血药配伍。 9-15克。 含大蒜氨酸、大蒜糖等。 柿蒂 为柿树科落叶乔木柿树的宿存花萼。8-9月采收,取下花萼,晒干用 苦,平。归胃经。降逆止呃。 用于胃寒所致的胸满呃逆。常与丁香、生姜同用,如柿蒂散(柿蒂、丁香、生姜);胃热呃逆,则与芦根、竹茹等配伍。 3-9克。 含糖、鞣质、乌苏酸、齐墩果酸等。 二、行气方 木香槟榔丸出《儒门事亲》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香附莪术黄连黄柏牵牛大黄 行气导滞,泄热通便。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及痢疾里急后重。 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陈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行气,大黄软坚通便。故适于外表证,内有积滞肚腹胀满作痛之症。 木香导滞丸出《松崖医经》 木香枳实大黄黄苓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槟榔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食物停滞而发生的肚腹胀满,食积作泻等。 本方为枳实导滞丸加木香、槟榔而成,概可消积导滞,又能荡涤肠胃,故多用于积滞作泻、肚腹胀满较重的患者(见消食方枳实导滞丸)。 旋复代赭汤出《伤寒论》 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大枣灸甘草 扶正益胃、降气祛痰。 脾胃气虚、痰浊内阻,嗳气频作,胃院痞硬,或反胃呕吐,或吐涎沫。 本方主症为胃虚不能受纳而发生胃呆纳少,胃气上逆。故方中以旋复花、代赭石降胃镇逆、半夏、生姜化痰浊;又以党参、甘草培补脾土,扶正驱邪,大枣调和脾胃。临用时如热重可加石膏、黄芩、麦冬等清热之品:胃寒可加陈皮、丁香、干姜等温降之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5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个名录公布,利
- 下一篇文章: 武汉重启,楚香能为您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