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管理学报》年第9期

摘要: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融合探讨了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中用户乘数的内涵、理论渊源和计量方法,并分析了用户乘数与货币乘数的联系与区别、用户乘数的微观价值来源,以及用户乘数的经济学背景和用户乘数的会计计量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乘数理论尝试从用户需求端发展契合物联网经济的价值管理理论,顺应了新时代个性化、多样化、体验性的市场特征对创新企业管理理论的需要。

1研究背景

中国的管理研究需要吸纳企业家对管理理论创新的探索智慧,以解决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的两难困境。由于特定历史原因,中国的管理研究始于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借鉴和学习。当中国的领先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时,管理学界不应仍将西方理论与方法视为唯一标准,削足适履地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从西方管理理论的经典文献出发来验证西方理论的普适性,而应从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出发,来发展中国的管理理论。当管理学者在试图通过方法的科学化来增强学科合法性的同时,往往会面临着实践相关性不足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方。这种研究取向,一方面导致自身理论建树不足,难以建构令人信服的管理理论;另一方面,导致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两张皮”,使管理理论研究对中国企业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效力十分不足,并倾向于轻易否定中国企业家实践创新的理论价值。

事实上,管理研究者(学者)总是设法从现实中归纳或总结规律,而管理实践者(企业家)却在以经营智慧利用规律和改变现实;管理实践过程的复杂性超越了管理研究者的认知能力,甚至超越了实践家自身的理性范围。此外,从学科属性来看,管理学是管理哲学、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知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综合交叉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管理科学性的深层次依据与管理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以其理性认知能力对动态的管理实践规律的发掘和抽象淬炼。鉴于此,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亟待搭建管理研究者与管理实践者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重视企业实践界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研究界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实践的“跨界交叉融合”现象。同到管理的实践中去研究企业的管理过程和变革逻辑,进而提炼到抽象层面予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不是将史多的注意力聚焦于表面的变量关系的测量之中。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国管理研究摆脱对西方管理理论的过度依赖,建构具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实践效用的中国管理理论。一切理论都需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直面市场环境的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史为敏锐。目前,管理学界尤其需要倾听来自企业界的声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