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饭局多,经不起人劝酒怎么办?现在,最好的“挡酒牌”来了。

年伊始,国际顶尖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破坏干细胞DNA,引起突变,甚至导致癌症。对喝酒上脸的人来说,风险更大。饮酒伤身,显然添了“实锤”,有关该研究的论文这几天在朋友圈里刷屏了。但也有声音弱弱在问,不是说“上脸的人更能喝吗”、“小酌怡情,喝点红酒还能软化心血管吗”?别凌乱了,今天咱们来仔细说说喝酒这事。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

直接破坏干细胞DNA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乙醇→乙醛→乙酸。其中,乙醇和乙酸都相对安全,麻烦的是这个中间产物:乙醛。

乙醛对人体不是个好东西,如果分解不够快,不仅让人反胃、呕吐,还会造成毛细血管扩张,也就是喝酒脸红,更严重的是,它会杀死肝脏细胞,如果长期被乙醛刺激,还容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过去有研究指出,乙醛会损伤细胞的DNA。世界卫生组织呢,也早早给乙醛盖了戳:一级致癌物。

当然,人体不会轻易对乙醛妥协,我们身上有一种名为醛脱氢酶(ALDH2)的保护性酶,它能够防止乙醛的毒性积累,加快它代谢为相对安全的乙酸。

那么,没有ALDH2会怎么样?这次,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KetanPatel教授与他的课题组,就在几只喝了酒的小老鼠上做了实验。他们敲掉了小鼠身上的ALDH2,无法及时被降解的乙醛让小鼠的DNA变得不稳定。接着,研究人员再敲掉负责DNA修复的FANCD2基因,DNA不稳定性明显上升。在受损DNA的影响下,造血干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对喝酒上脸的人来说

DNA突变风险更大

造血干细胞有什么作用?浙医二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梁赟解释,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的种子,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一旦受损伤突变,形成恶性克隆的话,会成为癌变前兆。

直接点说,干细胞损伤了,会增加患癌风险。“这次《自然》发表的研究论文,除了表明喝酒的确伤身之外,对喝酒上脸的人来说,警示性更高。”梁赟医生表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英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小鼠喝酒后,DNA突变数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

据统计,亚洲约有5.4亿人携带ALDH2基因突变,存在突变的人群,自身不能合成足够的ALDH2来降解乙醛,这种人往往有个特征——喝酒容易上脸。科学家曾做过研究,发现约1/3的东亚人(日本人、中国人和韩国人)身体中缺乏ALDH2,他们比不缺乏ALDH2的人,有更高的患食道癌的风险。对他们来说,喝的是酒,拼的可是命啊。

还有个知识点普及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马丽萍指出,对于普遍ALDH2这个基因有突变的人来说,患上冠心病后,使用硝酸甘油这种救心药的药效只有这个基因不突变人的十分之一。

有研究指出

至少7种癌症与酒精有关

一些酒鬼可能要问,如果我没有ALDH2和FANCD2缺失,不耽误喝吧。

对此,英国剑桥大学的KetanPatel教授也表态了,人体清除酒精和DNA修复系统并不完美,酒精仍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导致癌症,甚至在防御机制完好的人群中也是如此。

年,新西兰科学家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与酒精有明确的联系: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表过一项声明,全世界每年5.5%的新增癌症和5.8%的癌症死亡都是由喝酒引起的。

数据怪吓人的,但从临床上来说,这也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医院腹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兼东病区主任王新保医生强调,体内积累的乙醛会损害肝脏,对乙肝和丙肝患者来说,喝酒更会增加肝癌风险,“临床上越来越多病例说明,肝癌、肝硬化发病年龄提前和肝炎(乙肝、丙肝)患者爱喝酒有关”。

他认为,相比过往酒精危害健康的研究,这次英国团队主要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给出了“实锤”,“找到了酒精致癌的分子机制,这为酒精所致癌症的治疗可能找到了具体的靶点,但临床上真正要应用,仍然有很长的路程。”

红酒能软化血管是真的吗

酒量能越练越好是真的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一种说法:每天喝点红酒,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毛病。对此,记者专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丁亚辉。

他指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它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但脱离剂量来谈效果是不靠谱的,如果想软化血管,白藜芦醇得摄入很大的剂量,有调查指出每天得喝十几瓶红酒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实际上,业界并不认同红酒可软化血管,任何喝酒具有保健作用的说法,也都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丁亚辉医生说,近来有研究发现,长期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一些人会以“过来人”的姿态说,酒量能练的,喝着喝着,脸也就不那么容易红了,这话吧,有点道理的。

浙江大学医院急诊科医生戴均儒说,ALDH2属于诱导酶,人体内往往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含量低,喝酒喝多了、时间长了,它也能慢慢多起来,可理解为对酒精的耐受力增加。

但这种“升级打怪兽”的过程还是算了吧,训练期间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已形成,即便耐受力增加,对身体的损伤可是一个都没有少。

戴均儒医生见多了喝酒造成为肝、胃粘膜损伤的病人,关于喝酒,他代表了广大医生的普遍态度:无论喝哪种酒,无论喝多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这样喝酒太伤身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我国都有超过10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在这份“死亡名单”上,不仅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老人。

医院消化科杨晶医生说,喝酒太频、太多会导致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不要空腹饮酒,空腹状态下酒精对胃黏膜损害很大,对大脑的损害尤为严重。”

另外,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酒精进入身体,会在肝脏分解,酒精伤害肝脏,造成肝脏细胞对脂肪酸代谢、分解形成障碍。肝内脂肪沉积,形成酒精脂肪肝。喝酒越多,会引起酒精性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会引起肝癌。

除了不同种类酒不要混着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期使用头孢类以及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等咪唑衍生物类药物的人一周内千万不能饮酒,因为有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血压下降危及生命。

医院急诊护士长姜爱华说,醉酒者的临床症状也是因人而异、各不一样。有人安静到不行,低头蹲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你甚至会怀疑他究竟是在有意识地思考还是只是在睡觉;有的人会异常亢奋,从迈进急诊大门开始就大喊大叫,叫完就吐,吐完就开始哭,止也止不住;甚至还有人医院大院里怎么也不肯下来,醉得一塌糊涂,平衡力却比谁都厉害。

因此,医生建议大家在喝酒的时候一定不要逞能,特别是烈酒,必须量力而行。另外,如果发现身边的朋友出现醉酒、人事不省的症状一定要赶紧送医,千万别想着等酒醒了就没事了,往往就延误了治疗。

中医教你如何解酒

1、酒前可吃油腻食物或糖牛奶。

酒前进行干预,可有效防止酒醉和缓解醉酒后不良反应。酒前吃油腻食物是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腻食物,如肥肉、蹄髈等是明智的选择,而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容易喝醉。而酒前半小时喝牛奶可以保护胃黏膜,预防酒醉性胃炎。另外,喝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可以使人更不易醉。

喝酒后,由于人的基础代谢值上升,相应地会消耗更多水分,加上酒后多出汗,人们可能会出现脱水症。酒前喝牛奶可以预防脱水症,而喝淡盐水或补液盐可补充身体因出汗流失的盐分。

2、酒中可喝酸奶或多吃蔬菜、豆制品。

喝酒的间隙喝杯酸奶也可以帮助解酒。这是因为酸奶中的乳酸会和乙醇反应产生水。此外,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利用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保护肝脏。另外,豆制品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喝酒时也可以吃一些。

3、酒后应立即吃甜点心或水果。

与酒前喝加了砂糖或蜂蜜的牛奶同样道理,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饮酒后,尽量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也有解酒效果。

除了吃特定的食物,现在喝酒后老百姓比较相信的解酒方法就是喝一些含中药成分的解酒方。它能有效解酒醒酒,适合长期喝酒应酬的人饮用。常用解酒中药如葛花、灵芝、高良姜、桑葚、人参、枳椇子,都有一定的解酒和缓解酒后不舒服的症状的作用。但这些中药的使用需中医师根据个人的体质来用药。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浓茶不能解酒还伤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酒醉后亟需护肝,可吃橙子。从中医的角度讲,酸味入肝。因此,喝酒后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像橙子,都可以护肝。

赞赏

长按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zz/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