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真实惨痛的经历与教训,get这些保
实验(室)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均是网友真实案例分享,虽然比较杂乱,但都是日常实验中容易忽视的小细节。这些事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也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句话实验室无小事。 小则费钱,大则生命。 1手套、防护眼镜佩戴好了吗?实验室佩戴防护手套的重要性 1.化学物质以及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剂在开启和使用时易对手部造成伤害。如强酸、强碱落到皮肤上即产生烧伤,且有强烈的疼痛。接触氢、氟酸气,可出现皮肤发痒、疼痛、湿疹和各种皮炎,石油烃类如汽油对皮肤有脂溶性和刺激性,使皮肤干燥、龟裂,个别人会起红斑、水疱。 2.高温物体在取用时会对手部造成烫伤。 3在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出现破损会对手部造成割伤。 手套选择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够的防护作用; 2.使用前,尤其是一次性手套,要检查手套有无小孔或破损、磨蚀的地方,尤其是指缝; 3.使用中不要将污染的手套任意丢放; 4.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防止将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质接触到皮肤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 5.不要共用手套,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6.戴手套前要洗净双手,摘掉手套后要洗净双手,并擦点护手霜以补充天然的保护油脂;7.戴手套前要治愈或罩住伤口,阻止细菌和化学物质进人血液; 8.不要忽略任何皮肤红斑或痛痒、皮炎等皮肤病,如果手部出现干燥、刺痒、气泡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实验室佩戴防护眼镜的重要性 在所有进行化学实验或有化学物质溅出风险的场所。安全眼镜是对眼部最基本的保障,进入实验室至少须佩戴安全眼镜。安全眼镜可以有效地防止固体(粉尘和飞物)进入眼中,但不能有效的阻止飞溅向脸部的化学试剂进入眼中。使用高反应活性物质,进行加压反应,或使用大量的腐蚀性、有毒或高温化学试剂时,必须使用带防护面罩的护目镜。 案例1 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前些天我们实验室楼上一个兄弟做的叠氮化物,那时是夏天,他一直在室温下做,也没什么问题,可是不知道那天怎么了,只是轻轻晃一下就炸的血肉模糊了还幸好他带了护目镜,镜子都碎了,但还好没有伤到眼睛。 案例2 我做实验总是嫌麻烦,不喜欢戴胶皮手套。因为经常使用浓硝酸和双氧水,已弄到皮肤上就很痛,皮肤不是变白就是变黄。尤其最近关于巨能钙双氧水的报道,我真的好害怕那天也因为双氧水……希望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爱护自己。 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 还有在使用高锰酸钾的时候也要注意类似问题。在医院的皮肤外科经常会开一些高锰酸钾作为外用洗涤用药,医学名叫pp粉。由此一个PPMM托男朋友从化学系弄了一点回去洗……结果弄到全部变黄了而且很痛,主要是她把浓度配的太大了。引以为戒啊!! 几个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马虎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2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 B、废溶剂的处理 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PCl5,PCl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3蒸馏与分馏这么简单?减压蒸馏个人心得 a)在蒸馏结束时,不要立即打开放空口。而是用医用止血钳(没有的话回型夹也可以)夹住冷阱与氯化钙干燥塔之间,再缓慢地打开放空口。这样的目的是:A不要空气进油泵太多,保护油泵;B直接打开,而不夹住,由于进气速度太快,容易洗气瓶和冷阱中的液体冲到下一个瓶中。待前面部分平稳了,不要动止血钳,直接从氯化钙干燥塔那个位置拔开(这个位置也可以接一个三通,就更易操作了),通大气,立即关油泵。 b)如果你蒸馏的产物不稳定,比如酰氯怕水,其它需要用氮气保护的物质,在蒸馏结束时,同上操作,只是在打开放空口之前,将放空口的进气口接一个装有高纯氮的气袋(我使用的是医用氧气袋,若直接用高纯氮的钢瓶,气体的压力不好控制,容易把玻塞和温度计冲开,用氮气袋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用氮气代替空气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止血钳(或回型夹),就必不可少,而且应该尽量夹紧些,以免浪费氮气。这样操作的话,就起到了冷却和氮气保护的作用。 c)如果易被油泵抽走的低沸点较多,可以装2-3个冷阱;要使冷却效果好,通常冷阱采用冰盐冷却,如果是高真空泵,需要好好保护的,也可以考虑用,干冰-丙酮(或液氮)冷却。 d)油泵的冷却系统的冷阱可以用冷冻机冷却,经济而且还实惠。也没有用冰盐浴或干冰+丙酮等那样的麻烦。我实验室旁边的兄弟就经常用DMSO、DMF等高沸点的溶剂,就采用冷冻机冷却冷阱。一般温度设在-30度就可以了。效果很好的!! )记得冷阱要及时的清理。最好每次用完都看看。如果有液体在里面要及时的清理,防止溶剂进入油泵和影响蒸馏效果。 f)油泵也要经常的换油,要是在实验中发现同样的温度,同样是使用同一个油泵,要是蒸馏效果不好,很可能就是油泵的油不好用了。及时的换油才不会影响你的实验。 g)用油泵时,也要注意油泵的保养,不要一抽就是半天。中间也得让它休息休息,人总干活都受不了呢,她也一样 h)要对你所蒸馏的东西性质十分了解。物质在某一压力下的沸点是固定的。压力越小,一般沸点降低。故减压是为了降低所要处理物质的沸点,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沸腾,蒸出。 蒸东西时其温度首先要考察其压力,压力确定后查出其相应的沸点,然后根据你蒸馏的速度以及要蒸出的物质的纯度等方面考虑选择低于其沸点的温度,另外,有些混合物会形成共沸,最好有相图可查阅。 i)蒸东西的时候主要考虑你要蒸的东西的沸点和你要留下的东西的热稳定性。首先要保证要留下的东西稳定,然后因为是减压蒸,温度一般比要蒸掉的东西的沸点低,这个可以根据你具体的设备和需要的速度进行调整,当心不要冲出来啊。 案例 偶师兄经常用减压蒸馏的方法纯化丙烯酸(主要目的是除去丙烯酸中的阻聚剂)可由于经常做的缘故,就不太注意以为没有危险。可有一次为了省事就多做了一些(超过了瓶子的三分之二)结果当偶师兄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时,就凑到瓶子旁看了看,点子是真背啊,瓶子中的丙烯酸因为聚合并放出大量的热发生炸裂,崩到师兄的眼睛里,师兄马上用大量的水医院,所幸没造成什么影响。可是仍给我们这些后辈们吓坏了。 因此,提请大家在进行减压蒸馏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减压蒸馏过程中不要离开~!要时刻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zz/1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产地当归党参黄芪生地菟丝子
- 下一篇文章: 图读高凉岭冼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