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广药明明有好货,却偏偏靠艺术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从《本草中国》中,小编看到了一件中药艺术品——广陈皮! 广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从原材料的选取上,他们只用本地产的新会大红柑,其果皮油亮、酸甜适中;为了保证果皮完整,更是独创“正三刀法”“对称二刀法”。他们在陈皮炮制的每道工序,堪称完美! 为什么“广陈皮”会吸引小编呢?因为这里有小编最喜欢的广药。“广药”指产于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岛的地道药材。广药产区总的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土壤强酸性,植被覆盖良好,适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土壤,形成了地地道道的广药文化。那么这里有哪些大宗地道药材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广藿香 广藿香,又名藿香、海藿香、排香草等,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主产于广东广州市郊石牌、肇庆、高要、徐闻、吴川、海康、廉江、电白及海南万宁、屯昌、琼山、琼海等。产于广州市郊石牌、棠下等地的广藿香,加工十分考究,产品在形、色、气、味等方面一直保持优质,为地道药材。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阳春砂仁 砂仁,又名壳砂、西砂仁、阳春砂、缩砂仁等,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主产于广东阳春、高州、信宜、广宁、封开、新兴、云浮、丰顺、佛冈;广西防城、武鸣、隆安、百色、扶绥、灵山、钦州;福建长泰、同安、永春等地。广东阳春、信宜、高州的砂仁,产量大、质量好,以阳春蟠龙金花坑产品为地道药材。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油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巴戟天 巴戟天,又名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等,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市场年需求量:吨左右。亩产量:一般亩产干品-公斤。 主要分布于广东高要、高良、肇庆,德庆、五华、新丰、广宁、郁南、紫金、封开也有少量分布;广西凭祥、钦州、上思,福建南靖、平和、永定、武平等产地已逐渐萎缩。 性味归经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广豆根 广豆根,又名山豆根、小黄连等,为豆科柔枝槐的根。秋季挖根,除去地上茎叶,晒干。 主产广西。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化橘红 化橘红,又名化皮、化州橘红、柚皮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等,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10-11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晒干或阴干。 分布于广东化州、廉江、遂溪、徐闻,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消食。主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 肉桂 肉桂,又名大桂、筒桂、辣桂、玉桂等,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枝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性味归经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槟榔 槟榔,又名青仔、大白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主产于海南琼海、万宁、屯昌、琼中、陵水、保亭、三亚。此外海南琼山、定安、澄迈、临高、儋县、文昌、昌江、白沙、乐东;广东电白、海康、徐闻;福建厦门、沼安;广西博白等地也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建泽泻 泽泻,又名水泻、耳泽、天鹅蛋等,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年需求量:约吨。亩产量:一般亩产干品-公斤。 主产于福建建瓯、建阳、浦城、顺昌、南安、同安、龙海、漳浦。此外江西广昌、于都、宁都,广东东莞、海丰、电白、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增城;广西北流、博白也产。福建建瓯、建阳、浦城的泽泻,产量大、质量好,素有“建泽泻”之称,为地道药材。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鸡血藤 鸡血藤,又名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红藤、活血藤等,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本品主产于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温。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 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功效。治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 广金钱草 广金钱草,又名落地金钱、铜钱草、假花生、马蹄草、山地豆等,为蝶形花科植物金钱草的干燥全草。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广东省的东莞、宝安、增城、博罗等地分布较多。 性味归经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高良姜 高良姜,又名膏凉姜、良姜、蛮姜、佛手根、小良姜、海良姜等,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野生主产于海南陵水、屯昌、儋县、琼海、定安,广西兴安、苍梧、崇左、凤山、大新、钦川、靖西等地。家种主产于广东徐闻和海康,遂溪、廉江和海南的陵水、琼海、屯昌也有少量栽培。其中以广东徐闻县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为地道药材。 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益智仁 益智仁,又名益智子、摘艼子等,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主产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也有少量分布,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益智仁分布于海南省中部的琼中、屯昌一带。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 蛤蚧 蛤蚧,又名大壁虎、仙蟾、蛤蟹等,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蛤蚧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广东、云南亦有分布。主产于广西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天等、隆安、凭祥、宁明、马山、武鸣、平果、田东、田阳、德保、靖西、都安。 性味归经 咸,平。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石斛 石斛,又名林兰、禁生、度兰、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等,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产于海南白沙,广西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等地。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钩藤 钩藤,又名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等,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年需求量:约1吨。 毛钩藤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主产于广东韶关、花县、从化;浙江临安、淳安、江山;福建宁化、沙县、龙西;广西凌云、昭平、上恩、兴安、三江、田林、龙州等地。 性味归经 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优质的品种遗传,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术,再加上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中医实践等,酷爱中草药的广药地区逐渐形成了凉茶文化、药膳文化,而奠定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我国特色药材之一——广药! 药材买卖网——全球领先的药材交易平台,为产业链当中的客户提供简单真实的一站式交易,致力于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提供永续的服务。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zz/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中草药高良姜
- 下一篇文章: 鹿胎膏的主要功效和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