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会计人联合发起会计领域NO.1高端自媒体

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因缘分相聚,因互助成长,因智慧光华

会计论文写作超值体验|萌庆活动

余所大学加入"全球高校会计院长/系主任群"

会计学术联盟第九期Seminar(西安,接受旁听报名)

审计师地理距离与内部控制质量——兼论时间距离与审计师特征的调节效应作者简介

郭阳生(—),男,湖南郴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资本市场与内部控制研究;

沈烈(—),男,湖北英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内部控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企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汪平平(—),女,湖北监利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从事资本市场与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审计师的地理距离是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考察时间距离、审计师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师地理距离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时间距离的缩短有助于提高与审计师距离较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四大”特征的审计师亦能减弱地理距离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内控鉴证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内控建设、评价及监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高铁对企业经济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关键词]地理距离;时间距离;内部控制;审计师特征;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审计质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距离被无限拉近,双方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但各经济主体之间互动成本以及信息沟通的广度与深度依然取决于地理特征。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空间存在异质性,它不仅来自于自然界,社会经济系统也可以自生差异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触发了人们对资本市场主体所处空间维度的思考,而地理距离在企业行为、财务活动中依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了人们的投融资决策,也深刻作用于资本市场各个领域。

地理距离对企业微观行为产生作用的根源在于它是影响信息传播的天然因素,衡量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当存在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时,应当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同样,委托代理与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存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两者所滋生的“沟通摩擦”和“契约摩擦”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Kedia和Rajgopal提出“约束警察假说”(ConstrainedCop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如果公司远离SEC办公室,由于客观环境限制,公司对各项政策执行的力度就会相对减弱。类似地,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审计师的距离又会如何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约束警察假说”是否同样适合于我国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旨在为这方面问题提供微观证据,兼论时间距离与审计师特征的调节效应。

本文的贡献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组织边界理论考察审计师地理距离与内部控制质量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第二,近年来我国高铁的大规模投资以及快速发展对经济拉动以及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探讨高铁修建对审计师地理距离与内部控制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验证了高铁的正外部效应;第三,本文结论为政府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启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互动成本增加,尤其要加强偏远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规范。

二、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Cooper和Kaplanis发现投资者购买股票行为存在本土偏好(HomeBias),由于信息优势以及熟悉程度,表现出对本地股票具有相对强烈的投资意愿。本土偏好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地理距离以及经济后果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cd/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