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西吃茶养生记赏析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荣西禅师介绍荣西禅师(—)年被尊为日本的“茶祖”,也是日本临济禅宗的“祖师”。荣西,字明庵,号千光、叶上房,俗姓贺阳。他出生于日本备中(今冈山县)的一个神官家庭,自幼学习佛法,造诣深厚,曾两次入宋,学得中国的禅修法与茶道,传给日本大众。年(日本建保二年),七十四岁的荣西禅师编辑出版《吃茶养生记》(《吃茶记》),并将这部书献给幕府(当时日本的武士政权)。这是日本的第一部茶书,也是继中国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以后世界上的第二部茶书。序言“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也;人伦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亦嗜爱矣。古今奇特仙药也。不可不摘乎?谓刧初人与天人同,今人渐下渐弱,四大、五脏如朽。然者针灸并伤,汤治又不应乎。若如此治方者渐弱渐竭,不可不怕者欤。昔医方不添削而治,今人斟酌寡者欤。伏惟天造万像,造人以为贵也。人保一期,守命以为贤也。其保一期之源,在于养生。其示养生之术,可安五脏。五脏中,心脏为主乎。建立心脏之方,吃茶是妙术也。厥心脏弱,则五脏皆生病。实印土耆(qí)婆而二千余年,末世之血脉谁诊乎?汉家神农隐而三千余岁,近代之药味讵理乎?然则无人于询病相,徒患徒危也。有误于请治方,空灸空损也。偷闻今世之医术,则含药而损心地。病与药乖故也。带灸而夭身命,脉与灸战故也。不如访大国之风,示近代治方乎。仍立二门,示末世病相。留赐后昆,共利群生矣。于时建保二甲戌春正月日。谨叙。”支持译文:茶能称得上养生的“仙药”,而且喝茶也可以延年益寿。人们的体质日益衰弱,他提出了五脏之中,心脏最为要紧,保健心脏的方法,就是吃茶。而错误的治疗方法会破坏身体,所以还不如去寻访中国的做法,展示他们近代好的治疗方法。于是建立两个门类,以昭示来世的病状,留赠后人,造福于众生。卷上——五脏和合门“第一,五脏和合门者,首引《尊圣陀罗尼破地狱法秘钞》云:一肝脏好酸味,二肺脏好辛味,三心脏好苦味,四脾脏好甘味,五肾脏好咸味。又以五脏充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又充五方(东西南北中也):肝,东也,春也,木也,魂也,眼也。肺,西也,秋也,金也,魄也,鼻也。心,南也,夏也,火也,神也,舌也。脾,中也,四季末也,土也,黄也,志也,口也。肾,北也,冬也,水也,黑也,相也,耳也。此五脏受味不同。好味多入,则其脏强,克旁脏,互生病。其辛酸甘咸之四味恒有而食之,苦味恒无,故不食之。是故四脏恒弱,故生病。若心脏病时,一切味皆违。食则吐之,动不食。今吃茶则心脏强,而无病也。可知心脏有病时,人之皮肉之色恶,运命依此减也。日本国不食苦味乎。但大国独吃茶,故心脏无病,亦长命也。我国多有病瘦人,是不吃茶之所致也。若人心神不快,必可吃茶,调心脏,而除愈万病矣。心脏快之时而诸脏虽有病,不强痛也。”支持此章节开头引用了《尊圣陀罗尼破地狱法秘钞》中说的,肝、肺、心、脾、肾,这五个人体器官分别喜欢的味道作为开始。再用五脏配五行进行茶与五脏之间的解析。为什么要用这五脏配五行,其实五脏配五行是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说明五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又因为前面我们就提过荣西禅师,他是僧人,所以阐述的养生理念时,自然离不开宗教。就连中国的“茶圣”陆羽,也是从小在寺院长大。译文:人体的五脏接受的味道不同,喜欢什么味道,哪种味道接受得多了,哪个脏器就强壮,同时会影响和克制别的脏器。辛、酸、甘、咸是常见的味道,人们能经常吃到,但苦味很难吃到,心脏没有苦味供给所以变得衰弱,从而生病。日本不吃苦味,可是中国却吃茶,吃茶心脏便无病,还能延年益寿,以此调适心脏,解除万病。余下章节多数是引用中国古籍中有关茶的记载,以考述茶的名称、树形花叶、功能等,这也是《吃茶记》被视为世界第二部茶经的原因。上卷是荣西禅师在中国所见所闻来劝导提醒日本国人要多喝茶。荣西禅师对《茶经》的深入研究,影响了《吃茶养生记》的写作,书中饮用了不少中国古书对茶的记载和诗歌对茶的描述,都是很好的证明。卷下——遣除鬼魅门如果说上卷是围绕“茶、心、预防”来展开的话,下卷就是关于“茶、桑、治病”来做延伸。卷下中提到了五种疾病:“(1)饮水病:此病起于冷气,若服桑粥则三五日必有验。……鬼病相加,故他方无验矣。(2)中风手足不从心病:此病今年以来众矣。又起于冷气等。以针灸出血、汤治流汗,为厄害。……漫漫服桑粥、桑汤,渐渐平复,无百一厄。若欲沐浴时,煎桑一桶可浴。(3)不食病:此病复起于冷气,好浴流汗,向火为厄。夏冬同以凉身为妙术,。又服桑粥汤渐渐平愈。若欲急差,灸治、汤治,弥弱无平复矣。以上三种病皆发于冷气,故同桑治。是末代多鬼魅所著,故以桑治之。桑下鬼类不来,又仙药上首也。勿疑矣。(4)疮病:今年来此病发于水气等杂热也。非疔非痈,然人不识而多悮矣。……依灸弥肿,依寒弥增。……服桑粥、桑汤、五香煎。(5)脚气病:此病发于夕之食饱满,入夜而饱酒食为厄。……又服桑粥、桑汤、高良姜茶,奇特养生妙治也。”支持五种疾病解释:饮水病——即现代的消渴病、糖尿病中风手足不从心病——即现代所说的脑血管病,包括出血和栓塞两种情况。不食病——属现代所云精神性厌食症疮病——荣西已然指出此处所云疮病“非疔非痈”,即不是一般的外科疮痈。故较有可能是指麻风或梅毒之类的疾病。脚气病——不同于现代说的脚气(足藓),《肘后备急方》中有记载,脚气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支持列举完五种病后,荣西禅师做了归纳总结,他认为这五种病都是末世鬼魅所致,而都是用桑来治疗。多是源于中国医学口传秘诀。这里说的桑树,据后代学者考证,很有可能是菩提树。接下来的内容则是讲述各种以桑为治疗药物的具体用法,包括:桑粥法、服桑木法、桑煎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桑叶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姜、五香煎和吃茶法。下篇以治病为主,只有一小节提到饮茶。值得一说的是,在荣西禅师的影响下,日本茶文化蓬勃发展,直至现代。 延伸阅读 从荣西否定了当时所使用的医疗技艺——“针灸并伤,汤治又不应”等,面对种种疾病的困苦,荣西指出:1.五藏中,心藏为主;万病起于心;2.五味入五藏,心藏好苦味。但饮食中恒有辛、酸、甘、咸四味,独缺苦味;3.故心藏弱,则五藏皆生病;4.治心藏之病需要苦味,而茶是苦味之上首,所以应该喝茶;从荣西的“吃茶养生”的逻辑,不难看出,荣西在自己的思想与论说中,强调的是万病起于心的观点。《吃茶养生记》一书中养生的内容,到了医学发达的今天,已然不能全部实用,只能当作古人对茶的一种看法与观点。点击上图小程序购书及查阅详情书名:《荣西吃茶养生记研究》作者:关剑平,(日)中村修也编《吃茶养生记》是部日本茶的专著,可以说相当于中国的陆羽《茶经》。不仅有茶的功效,还介绍了制茶法和中国的茶叶文献,在被广泛阅读的同时,很多读者对于荣西的执笔动机、对象,以及影响并不清楚。《荣西吃茶养生记研究/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丛书》对于《吃茶养生记》与荣西所见所闻的中国宋代茶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后附关剑平点校的《吃茶养生记》(再治本)。下面这些文章都还不错,直接点击进入阅读:《话说茯茶》(中国茯茶问)目录茶事服务工作手册禅与饮茶的艺术,且看且吃茶怎么读《茶之书》,这篇文章是个正确入口!两宋茶诗词与茶道对茶道的批判和改革论提到日本茶,你会想到什么?从日本视角看茶道是怎么回事?由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物哀文化看中日茶文化分野静中成友,尘里偷闲,《中国香事》中国香事的演变茶中有医道中国茶道养生践行探索这儿有本好茶书,类似于茶类书top榜单吧,都是精心筛选过的,估计你会感兴趣,又上新了,切记先领券再下单,点击左下“阅读原文”提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gx/10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珠海人,多人吹空调吹成这种病最近特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