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生姜,是常用的调味品,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对于生姜,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生姜药性偏温,有的人胃寒,做菜时会放一些姜丝;秋天吃螃蟹,也一般都会蘸姜汁。再如,生姜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淋雨后有轻微外感,会喝一点姜汤。

最近治疗一位肝气犯胃导致时常想呕吐的患者,开了七天的药,结果才过两天患者就说药喝完了。笔者疑惑,七天的药怎么这么快喝完了,结果是,患者把医嘱“七服,一天一付,一服分三次喝”看成了一天喝三服药。

这下,呕吐反而加重了,患者向笔者咨询解决方案。生姜号称“呕家圣药”于是,笔者建议患者煮生姜水服用,结果一碗下去就好了大半,患者备受震撼。

事实上,生姜的作用有很多,以上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生姜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一、风寒感冒

生姜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

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所以在很多辛温解表的方当中,最后都有生姜,比如说桂枝汤。

对于其解表作用,后人认为配伍大枣以后,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但单用生姜不能说其调和营卫。生姜走表,大枣和营,同用可以达到调和营卫的作用。

二、脾胃寒证

生姜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三、胃寒呕吐

生姜不仅能温胃散寒,还能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无论寒热虚实所致呕吐均可以选用。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

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居家也可以通过生姜食疗来治疗和预防呕吐,尤其对于胃寒证效果良好。

若晕车、晕船的人外出旅游,在出发之前口嚼生姜服下,或在肚脐上贴一片姜,或在乘坐车船时常把姜放在鼻下嗅闻,均能消除或减轻晕车、晕船的症状。此外,也可以将生姜切片后敷在内关穴上,一般是男左女右,故素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安康”的说法。

四、寒痰咳嗽

生姜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五、鱼蟹中毒

生姜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李时珍讲“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生姜在解毒方面,并不限于鱼蟹、半夏之毒。根据古代本草记载,其还能解禽兽、虫、草木诸毒,《本草纲目》在记载生姜时,“附方”中就有解多种毒的认知。

《本草纲目·卷48·竹鸡》中记载:“崔魏公暴亡。太医梁新诊之,曰:中食毒也。仆曰:好食竹鸡。新曰:竹鸡多食半夏苗,盖其毒也。命捣姜汁折齿灌之,遂苏。则吴廷绍、杨吉老之治鹧毒,盖祖乎此。”这是讲用生姜来解半夏之毒。

《本草纲目·卷48·鹧鸪》记载一例用生姜解半夏之毒的案例:“杨立之通判广州,归楚州。因多食鹧鸪,遂病咽喉间生痈,溃而脓血不止,寝食俱废。医者束手。适杨吉老赴郡,邀诊之,曰:但先啖生姜一斤,乃可投药。初食觉甘香,至半斤觉稍宽,尽一斤始觉辛辣,粥食入口,了无滞碍。此鸟好啖半夏,久而毒发耳,故以姜制之也。”这是讲鹧鸪喜食半夏,而杨立之又喜食鹧鸪,以至于其间接中毒,导致咽喉间生痈,而生姜长于解半夏之毒,故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间接致病,又间接用药的方法是很有特点的。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的典型案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生姜入药还有生姜皮和生姜汁。

生姜皮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切下的外表皮,用时煎服,3-10g。性味辛、凉。功能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比如说利水退肿的五皮散里面就有生姜皮。

生姜汁系用生姜捣汁入药,用量3-10滴,冲服。功同生姜,但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ls/1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