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别名:菌桂、大桂、玉桂。牡桂、筒桂、桂皮等

植物识别

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幼枝有四棱,被灰黄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先端短尖,基产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离基三出脉;具叶柄。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能育雄蕊9,3轮,内轮花丝基部有腺体2,子房卵形。浆果紫黑色,椭圆形,具浅杯状果托。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

中药识别

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气香浓烈,味甜、辣。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

采集加工:当树龄10年以上,韧皮部已积成油层时可采剥,春秋季节均可剥皮,以秋季8-9月采剥的品质为优。环剥皮按商品规格的长度稍长(41cm),将桂皮剥下,再按规格宽度略宽(8-12cm)截成条状。条产太剥皮即在树上按商品规格的长宽稍大的尺寸划好线,逐条地从树上剥下来,用地坑焖油法或箩筐外罩薄焖制法进行加工。4-5月剥的称春桂,品质差,9月剥的称秋桂,品质佳。树皮晒干后称桂皮,加工产品有桂通、板桂、企边桂和油桂。

选购贮藏:以皮厚、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用药禁忌: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常用附方

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虛寒胃痛:肉桂研细粉,每次服3g,日服2~3次,开水送服。

②老年人小便不利,腰膝冷痛:肉桂3g,山药15g,熟地黄12g,山莱萸6g,熟附子3g。水煎服。

③胃、十二指肠溃疡:肉桂10g,木香10g,高良姜10g,荜茇10g,佛手10g,苏打g,研末每次服1.5~3g,每日服3次,开水送服。

④治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桂心一两,高良姜一两(锉),当归一两(锉,微炒),草豆蔻一两半(去皮),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桂心散)

(本







































白癜风治疗医师
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