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中药为您的肝保驾护航
有人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胃痛的时候,总是能清晰感觉到,但肝不舒服的时候,却未必能察觉出来。肝被称之为“人体的化工厂”,解毒基本靠它搞定,比如饮酒后,肝就有分解酒精的作用。但若肝出现不适,如何是好?名医胡永盛,三味中药来搞定!“肝”紧看起来! 胡老师门自创应用百年之方。 葛花15g,枳椇子20g,土茯苓25g。 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中葛花一药,味甘性凉,可解酒醒脾,治饮酒积热,毒伤脾胃,为方中君药;枳椇子味甘而平,入心脾二经,可以解酒毒,除烦渴,利二便,使湿热毒邪从下焦而出。《本草拾遗》曰:“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土茯苓甘淡而平,归肝胃二经,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本草正义》云:“土茯苓,利湿祛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二者共为臣药。诸药合用,肝脾同治,使湿浊得化,酒毒得除。 肝胆郁热,湿毒内蕴证。症见: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头目眩晕,口干口苦,身体疲乏,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护肝汤”主要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肝脾不和、邪毒内蕴者。临床常用于胁痛、胃痛、腰痛、痞满、腹泻、黄疸等病证。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等属于肝胆郁热、湿毒内蕴者。 临床加减化裁:若气机阻滞较甚,胀满明显者,可加砂仁、白蔻仁以化湿行气;热入血分,皮肤有颜色改变者,可加黄芩、赤芍、丹皮以凉血活血;湿邪较重,纳呆便溏甚者,可加薏苡仁、大腹皮以渗利湿热;肺胃热毒较甚,口中异味明显者,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浊。 泄泻,湿热内阻证,治以护肝汤清化湿热、护肝理脾。 王某,男,37岁。年4月6日初诊。腹泻5天。腹泻,便前腹痛,气短、乏力,易汗,尿黄,舌红隐青、苔白,脉濡。平素应酬较多,多饮酒。中医诊为泄泻,证属湿热内阻。此患者饮酒过度,损及肝脾,肝失条达,气郁乘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下注肠道,故腹泻;湿邪阻滞肠道气机,气机不畅,故腹痛;脾主四肢肌肉,脾虚故乏力;脾为肺之母,脾虚则肺气不足,出纳失常,卫表不固,故气短、易汗;湿郁化热,故尿黄、舌红隐青,脉濡。治宜清化湿热、护肝理脾。以护肝汤加减治之:葛花15g,枳椇子20g,土茯苓25g,砂仁15g,高良姜15g,香附15g,山药40g,山茱萸25g,连翘20g,木香15g,竹茹20g。方中以护肝汤清热利湿、解毒化浊以护肝;加山茱萸养阴柔肝;山药健脾止泻;砂仁芳香化浊,且可健脾和胃;高良姜温运而止腹痛,为防助热而以连翘、竹茹佐之;香附、木香理气疏肝、和胃止痛。水煎服,1日半1剂,早晚2次温服,连服6剂。 二诊(年4月15日):药后腹痛、腹泻消失,易汗减轻,仍乏力。药已中的,仍用前法,上方去高良姜、香附、木香,易以白蔻仁15g,乌药20g,化湿理气;去连翘,易以桑叶20g,清肝且可止汗。水煎服,1日半1剂,早晚2次温服,连服6剂。 药后诸症皆消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请输入二级标题本方为肝胆郁热、湿毒内蕴证者而设,本类患者多有饮酒史,故无酒毒及肝胆湿热者慎用,亦不宜用于脾胃虚寒、阴虚阳亢者。因本方证的产生多与饮食有关,故在应用时应嘱咐患者清淡饮食,控制饮酒。 胡老用“护肝汤”的临床诊疗经验显示,本方主治的中医病种共有8种,其中使用频度较高的疾病有泄泻、腹胀、胃脘痛、淋证等。主治证候为肝胆湿热的中医证候有4种,这一结果说明了本方的应用情况。 本方乃胡老师门自创应用百年之方,由葛花、枳椇子、土茯苓相合而成。三药相配,有很好的解酒毒、清湿热作用,尤其是重用土茯苓(习用量为25g),以收护肝兼清阳明湿热之功。本方不仅应用于酒客的治疗,还可广泛应用于一切有肝胆湿热的病患。 【本文摘自《老医秘验:米寿名家胡永盛六十载临证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粟栗,苏鑫主编),来源于悦读中医(白癜风哪里能治好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2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临床相须用法
- 下一篇文章: 香料三种姜应用大不同香料三种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