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健康每天煮饭加点它,补虚助眠
顿顿都吃白米饭,是不是觉得有点单调? 煮饭的时候,顺手撒点“料”,不仅能让普普通通的白米饭更加美味,好处还特别多! 究竟都是啥“料”呢,今个儿就给大家说说! 1加把谷物,补虚助眠,远离便秘和三高 谷物可是个大家族,随便说几个效果都是杠杠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吃的~ 1燕麦燕麦可以说是谷物家族中的鼎鼎有名的“养生明星”~ 燕麦中的醣类主要是淀粉,而蛋白质是以谷蛋白为主。除此之外,燕麦的脂肪含量可是麦类中最多的。 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控制血糖、改善便秘等食疗功效。 2小米小米是传统健康食品,可单独焖饭和熬粥。 小米营养丰富,但是和其它谷物一样蛋白质中赖氨酸过低,可以在粥中搭配红薯、藜麦、豆类、枣、南瓜、龙眼、桂圆等各类食材,既增加营养又增加口感。 小贴士: 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3糙米糙米,其实就是咱们常吃大米的前身—— 把带壳的稻米碾磨,去除粗糠外壳,保留胚芽和内皮,就会看到带点浅黄色的米。 和精白米相比,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概率。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效。 小窍门: 将大米和糙米按1∶1比例煮饭,对健康非常有利,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 4玉米据史料记载,明正德皇帝有一次外出游玩时,饥肠辘辘,进一户农家讨食吃。农夫给他端来一碗玉米饭,他吃得十分香甜。饭后,他问农夫,此饭为何米所做?农夫说,这是“珍珠米”。 金灿灿的玉米粒,较之珍珠也不遑多让。论食疗功效,玉米也不一般。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经、肾经、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作用。 此外,玉米的开胃作用尤其显著,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儿童、久病在床的人,平时适合多吃点玉米。 2加点豆,降火明目、调更年期,还养颜 俗话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这场养生盛宴,自然少不了各种豆啦~ 1黑豆说起黑豆的作用,很多人会想到“补肾”。其实,除了补肾,吃黑豆还能活血明目,用于视物昏花,很适合常用电脑的人。 此外,黑豆还是美容的好食材,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黑豆能让人“长肌肤,益颜色”,也就是使人肤色好。 养生提醒: 黑豆不宜多吃,会引起腹胀。肠胃不好、容易胃胀的人不宜吃黑豆;老人和小孩的消化能力较差,更不宜过多食用。 2黄豆黄豆在味道上并没有过人之处,却是名副其实的“豆中之王”,能补脾胃、调更年期,让人越吃越美呢! 养生提醒: 常吃不代表多多益善,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克。因为如果一次吃太多,不仅不易消化,反而令它本身产生的气体,给人造成脘腹胀满之感。 此外,胃炎、肾结石和痛风患者都不宜吃黄豆。 3绿豆李时珍称,绿豆是“济世之良谷”,可不是吹的。 绿豆“管得比较宽”,除了夏季的暑热,只要是身体里有“实火”,都可用绿豆,四季皆宜。 比如吃得太荤太辣时,我们就会“上火”,出现目赤肿痛、牙龈咽喉痛或鼻出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火情太猛,津液蒸发过度所致,而性寒凉、入胃经的绿豆,能把“火情”降下来。 养生提醒: 在服用温补药期间,不要吃绿豆,以免冲淡了药物的温性,降低药效。比如人参、黄芪、丁香、高良姜肉桂、附子等。 因为杂豆一般较难熟,建议大家加入豆子时,先把豆类提前浸泡几小时再加入米饭中。当然啦,如果你嫌豆子饭口感不好,可以多加水煮成豆子粥也不错~ 3加薯类,益气养阴、滋补脾胃 1红薯中医认为,红薯入脾、肾二经,既能滋补脾胃,开胃消食,又能够滋补肾阴,使人身强体壮。 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吸收肠道内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便秘。相传乾隆帝曾靠吃红薯,治好了便秘~ 此外,常吃红薯还有助于促进体内有害物质排出,这能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预防大肠癌。 需要提醒的是,胃部不适、烧心时尽量别吃红薯。 2芋头碱性食物,常吃增强抵抗力。芋头富含多种矿物质,特别是氟的含量较高,能很好地保护牙齿。它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产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土豆土豆富含维生素c,且不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损失。常食用可以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 4山药山药素有“平民参”的美誉,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 不过,山药养阴,能助湿,一些湿盛中满及有积滞者是不宜服用的。比如消化不良、腹胀、嗝气的患者。 现在正是吃山药的季节,喜欢吃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2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好脾脏才能身体内外都漂亮
- 下一篇文章: 护肤为何你看起来不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