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险被高锰酸钾毒毙,当然了这个人
医院探望生病的大学同学。他刚刚做完手术,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除了眼睛和嘴巴之外几乎都不能动。我点了一杯奶茶外卖,热的,半糖,坐在他的旁边殷勤询问他的身体情况。而他看了一眼我的奶茶,又看了一眼我的奶茶,虚弱地张开干裂的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终究只是对我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很快就到了午饭时候,我点了一份梅菜扣肉,一份蒜蓉西蓝花,一份蒸蛋,一份小肉肠,一份酸辣脆藕片,一份粢饭团。我顺手把他床头上的水壶和鲜花都放到地上,挪出了点地方放我的午餐外卖。我吃了一会儿,扭过头来问病床上的同学:“你饿不饿?”他身上插着输液管,看了看我桌上的菜,又看了看我桌上的菜,再次微微张开干裂的嘴唇,似乎想要对我说些什么,但是最终这是喉头滚动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下午时分,穷极无聊。我点了椰汁外卖,但是因为下雨外卖迟迟没有送到,我站起又坐下,一会看看输液吊瓶上写着什么,一会玩弄一下桌上摆放的药盒。我发现一排小药丸非常有趣,已经被拆开了几颗,小小的,紫色的,圆溜溜的。我正要伸手去拨弄拨弄,病床上的同学终于开口了,他用撕裂的声音喊了一声——有剧毒!啊????????我把小药丸的药盒翻过来看了一下,上面写着四个字:高锰酸钾霎时间,电光石火、雷霆万钧、风驰电掣——我的脑海中卷起了一阵时光穿梭般的走马灯。初三的化学课堂上,化学老师在讲桌上摆放了很多瓶瓶罐罐,给我们演示加热高锰酸钾。他神色严峻,青筋凸起的手捏着试管,一边强调重点,一边把口水星沫喷到坐在第一排的我的课本上。我是一个纯文科生,高考既不考化学,心里也压根就不喜欢化学。我对于“化学”的所有印象都止步于制造氧气的这场课堂实验。就像时隔18年后,当我再次听到“高锰酸钾”这个词的时候,就像是前世的熟人,来扣我家的门。我的脑海中“啪”地打出了这张图:虽然我的沙雕化学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用手捏灭酒精灯的灯芯、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的狂野操作,常常危及坐在第一排的我和我的同桌的生命安全,但是那一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这是我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深深感恩。我长大后常常会想,如果不是祖国强制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我的爹妈会怎么安排我的学习?有人能为我制定一段系统化、长达数年的教育规划,还建立校园、培养老师(当然有很多老师简直一言难尽),编纂教材,强制实施……这一切一切都令都我深感恩惠。如果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我哪里有机会知道什么是高锰酸钾,什么是并联串联,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环太平洋地震版块。如果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通道,没有重点高中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开放,我根本不能成为一个今天这样的社会人。我就是超级感谢祖国给我做的教育规划,虽然很多课程都很扯,虽然考试根本就不公平,但这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在我的自身条件下,这是我能够得到的最好、最现实的教育。我特别不喜欢应试教育,特别不喜欢刷题,尤其痛恨在政治试卷上写很多违心的瞎话……但是这些判断正是我因为受到了教育、获得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才能产生。我虽然很感谢祖国给我做的教育规划,但是不想让祖国给我的孩子继续规划。因为时代变化了,经济和文化都跟上了,教育没跟得上。群众们都已经过河了,但是教育部仍然还在假装摸石头,让人好尴尬。我的孩子已经四岁半了,怎样能给孩子做一个最优的教育规划,这件事简直每日都折磨着我的内心,我这两天做噩梦都能做到“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这两个词。我实名反对以下两个观点:学习好不好还是看孩子个人,在什么学校其实都一样。我们小时候不就是天天玩,根本没上什么补习班,后来不也考上了XX大学。第一个观点错在,“成绩”好不好是看孩子个人,学习不是这样。学习是学习,考试是考试。第二个观点错在,时代是变化的。我认为教育是“滋养”。(这是个最基本的常识吧,根本就不高深吧???!)不管我考试的时候能不能填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将来能不能为化学事业做贡献,这个物什都滋养了我的认知;我的同学卧在病床上,也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冲我大喊这个东西有剧毒,叫我不要瞎玩。而现在的教育呢,只专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选拔”。可是教育的本质根本就不是“选拔”,你选或不选,你被选得上或选不上,都该得到适合的教育。芸芸众生,想要鲤鱼跃龙门者,肯定得要通过重重“选拔”,只有上了好的幼儿园才有机会通过选拔进入好的小学,上了好的小学才有机会通过选拔进入更好的中学……我又不是反社会者,我干嘛要不同意这条金科玉律呢。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哪怕他是智障,我也希望他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更何况他智商还挺正常,甚至性格还很可爱。我绝对不会因为他不能通过某个考试,就觉得他“不配”接受某种教育。我并不拒绝参与竞争,但我认为,孩子们应该在各自都接受了适合自己的好的教育之后,互相竞争各自的能力,而不是以“学习”这件事情本身来竞争——虽然我自己二十年多年的学习生涯都是这样度过的。我也知道,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去参加工作的,无论学得多好,也就只有那么些个工作。那清代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人家还不用工作呢,干嘛还要“一门绝学,两代宗师”???现在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极端匮乏,除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别无他法。可是在我的眼里,“好的教育”和“好的衣服”、“好的点心”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吃的好不好,其实在哪个餐厅都一样。”“我们小时候不就粗茶淡饭,也没吃过什么美味,后来不也没饿死。”这两个观点我都不同意!我们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上班,每天都在违背内心做许多需要output的事情,并且因此疲惫不堪。只有这个时候成年人才会知道,input型的“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快乐学习”这个名词之所以很扯,是因为现在很多教育机构的做法都是:用“快乐”的方法,让孩子去“学习”(比如唱唱跳跳的方式,做游戏的方式,多鼓励多夸奖的方式);可是“快乐学习”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因为学习而感到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到快乐。学习,如同食色,本来就是“人之大欲”。欲望不可阻止,只能疏导。小小的孩子有小小的欲望,成年人有成年的欲望。吃喝玩乐、学习读书皆是欲望。古人都知道“痛饮酒,大块吃肉,熟读离骚”,我们家的伙食要比这好多了。天下父母心,我盼我儿,想吃什么好吃的就能吃什么好吃的,想学什么就能去学什么。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liangjianga.com/gljtx/4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一味中药,高良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